分享

《仙剑奇侠传》:为了复活林月如绞尽脑汁,这劲头用在学习上多好

 方糖文库 2020-11-27

措不及防的江湖梦

当我将《仙剑奇侠传》初代的拷贝装入电脑的时,完全料想不到,电子游戏竟然还能给我带来如此的感受。

小小的年纪,面对林月如的死,甚至还有些难以接受,也为此耿耿于怀了很久。

唯一可惜的是,李逍遥的江湖之旅,在当时的校园里,却并没有得到什么共鸣。毕竟那个时候,老师对于大家的要求,还是学习,带个课外书,都会被痛批。

这对于喜欢读书和电子游戏的我,无异于灭顶之灾,只要和某位同学有矛盾,就会被举报带课外书……简直无情。

那么,本期我们就继续来怀旧一下,聊聊1995年夏天,那个奇迹般的《仙剑奇侠传》吧。

仙剑之父姚壮宪设想的结局,竟也遭到抵制?

提起大宇资讯,他们的游戏我并不陌生,起先在邻居家,几个小伙伴就围着电脑玩《大富翁2》。

在自己有了电脑之后,记得还去了一家卖电脑的小店,拷贝了这款游戏,印象中是两张5寸软盘……至于为什么没去邻居家拷贝,原因是那位小伙伴已经出国了。

在那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年代,软盘的作用,可谓十分巨大,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光驱在使用不久之后,就读盘能力骤降。

我们还是说回到《仙剑奇侠传》,据说其总策划兼编剧姚壮宪,在其1991年开发《大富翁2》时,就已经开始思考关于《仙剑奇侠传》的内容。

在这之后,他就和谢崇辉沟通, 并让其编写剧本。到了真正进入实际制作阶段的时候,已经是1993年的事情了。

姚壮宪其实深深知道,在制作游戏的技术层面,我们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他将重点放在了剧情与人物刻画上。

一开始,《仙剑奇侠传》的设定是历史武侠,并且以安史之乱作为年代背景,不过在改动数次之后,发现历史背景反而成了枷锁,便一并去掉了。

至于在结局上面,姚壮宪提出的方案是让灵儿与水魔兽同归于尽,肉身不在的情况下,灵魂寄付于林月如的躯体之上。这一设想,却遭到了谢崇辉和美术林珈汶的一致反对。

后来,在结局画面里,林月如抱着李忆如的画面,则显得比较开放,这也算是几个人讨论之后的互相妥协吧。

不过,也正是这个妥协,在民间带来了一个传说,便是林月如可以通过达成某些条件不死,这也是当时很多玩家,包括我,进行多周目的一个主要精神支柱,这点我们稍后再聊。

不得不说,《仙剑奇侠传》不管是从玩家的评价,还是商业上,都是成功的,尤其是在那个盗版横行的年代,这点更为难能可贵。

据说在台湾,《仙剑奇侠传》发售的当天,大宇资讯准备的一万份拷贝就被销售一空。

或许用横空出世来形容《仙剑奇侠传》也并不为过,毕竟这款游戏,的的确确的创造了辉煌,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在《大众软件》上,只要翻到最后一页,《仙剑奇侠传》总在第一的那段岁月。

为了林月如,甚至中考还差了3分……

对于我来说,也非常荣幸,在那个懵懂的年纪,体验到了《仙剑奇侠传》的美好。

很多读者朋友都知道,我家算是买电脑比较早的那波,在我自己都没印象的时候,母亲回忆说,应该是在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买的第一台电脑。

那台联想的486,父母花了12000多元,也几乎花完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再后来,父亲还带着我去了趟中关村,买了四张盗版光盘,花了100块钱。

记得买了个系列,三张光盘,类似101,102,103的开头,也就是说一张光盘上有101个游戏,102个游戏……还有一张,是一个大游戏,我忘记名字了,总之没法玩。

回家之后,就开始了从101那张光盘里拷贝游戏到电脑上,然后能玩就玩,不能玩就拷下一个的目录。

直到有一天,我心血来潮的把那张102的光盘塞入光驱,结果发现不能读……而103的光盘,时而能读时而不能读。

后来的某一天,我的光驱,就牺牲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悲惨的故事,直到后来,父亲带着我去了电脑市场,加了内存条,系统也由DOS+win31变成了DOS+Win32,当然这机器的配置,肯定是无缘华丽的Windows95了。

开头我也提到了,在初中,大家都是一门心思学习,而我还被分到我们学校的所谓重点培养班。

不过一个班,总有几个特殊分子,其中一个酷爱电子游戏的已经退学,后来又有一个同学,涌了上来……正是他,给我带来了《笑傲江湖》。

那时候,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大盒子里,竟然有一张密码表,我以前玩盗版,都是乱按就行,这次竟然要老老实实输入。

不过这部游戏,可并不好玩,一个是难度比较高,另一个就是场景做的太枯燥了,就野外树林和迷宫,新鲜感完全丧失。

所以呢,没过几天,我就把盘还给了他,当然也没有打通关。

结果,他跟我的感受类似,后来我们经常聊聊游戏,直到有一天,他给我带来了《仙剑奇侠传》,印象中盘数不少。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十来张三寸软盘……不过印象实在太模糊了。

我俩经常讨论剧情,甚至还都想着趁周末多打一些,毕竟被剧透可不好受。

就这样,我俩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打通了这款游戏,并且都对这次的体验赞叹不已。

本来《仙剑奇侠传》的故事,在我们这里,应该告于段落了,结果忽然有一天,他跑来告诉我,林月如是可以救活的!

这一下子,激起了我的极大好奇心,毕竟当时的盗版,并没有任何的过场动画,对剧情的理解也并不完整。

他说有位比他大几岁的哥哥,是他的邻居,已经打了出来,救活了林月如,只要在圣姑那里,集齐九十九只傀儡虫。

本来我俩当时就对圣姑的含糊其辞,感觉有问题,这个消息一来,明显是破了案!可惜我并没有那个阶段的存档,同学甚至都删了游戏。

我俩为了林月如的复活,开启了二周目的旅程。

自然我俩都失败了,不过那时候的传言却越来越多了。打败石长老,用紫金葫芦吸龙,用修改器等等,总之林月如的剧情,在我的电脑上没能改写。

毕竟我们当时并不知道《仙剑奇侠传2》里的复活剧情,所以还在乐此不疲的尝试。

后来感觉,又是一个《魂斗罗》水下八关的故事,只不过多周目打RPG所付出的代价,要大上许多。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有幸见到了结局CG,林月如抱着婴儿,撑伞站在雪中……

据一篇采访报道,这也只是一个开放式结局,至于这里的林月如,是复活,还是幻影,在当年并没有确切的说法。

后来,我的中考成绩,距离当年想要去的学校,差了三分……不知道这里面是不是有《仙剑奇侠传》的功劳(笑)。

那时候我妈总说,你要把玩游戏的劲头用在学习上,早就上清华北大了!反正这话我自己都不信……

大红大紫的《仙剑奇侠传》竟然被《Fami通》打了21分?

之前我也说了,《仙剑奇侠传》在大众软件最后一页的榜单里,霸榜多年。我特意查了查,这个由玩家投票决定的排行榜,《仙剑奇侠传》在前三位置上,呆了足足六年。

不得不说,我国大陆玩家对《仙剑奇侠传》的热爱,同样是非常浓厚了。

尽管从现在来看,从偷看洗澡开始,到生离死别,仗剑江湖,也并不是什么太过惊艳的设定,但《仙剑奇侠传》却在那个年代,真真正正的成功了。

至于林月如的复活,其实在2001年推出的《新仙剑奇侠传》(复刻版)当中,就加入了对应的隐藏结局,也算是对玩家呼声的回报吧。

后来《仙剑奇侠传》登陆到了世嘉的土星(Saturn)平台,让人颇为意外的是,《Fami通》在当年却只给出了21分的评价,和我国的玩家感受极为不符。要知道,这样一部受欢迎的作品,竟然连及格分都没捞到。

不过呢,这其实倒也可以原谅,毕竟1995年的游戏,在1999年才登陆到了土星平台。这四年里,电子游戏的发展,又是突飞猛进,这样一款老游戏,老机制,也确实可能不太被编辑们喜欢。

即便是在当年的1995年,就连姚壮宪也承认,当年的大宇,在技术层面,是远落后于海外的。

但这也并不能抹煞掉《仙剑奇侠传》的地位,以及给玩家们带来的那份感动!这点毋容置疑。

那颗被埋藏的真心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初没有比武招亲,还会不会有后来的生离死别。

命运,即便在电子游戏里,也会莫名其妙的让人感伤。

那种特别难受的感觉,在当年真的刻骨铭心。

不过,到了如今,我依然还在玩游戏,但这种感觉,却褪色的太多。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过境迁,那颗被埋藏的真心,实在找不回来了……

那么,就让我再一次,向《仙剑奇侠传》道一声感谢吧。

爱你,我的江湖,以及那年的青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