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一定要这样做

 沙漠水滴李娜 2020-11-27

前几天,弟媳妇打电话过来,在电话里聊起了孩子。弟媳妇的女儿给自己报了绘画班、书法班,还在学校社团报了合唱和舞蹈班,如果不是时间冲突,她还想再报几个班。

晚上,儿子放学回来。水滴对儿子说:“宝贝,你和姐姐真是两极分化呀!姐姐什么都想学,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班占满,你呢?什么班都不报,整天钻进书堆里自得其乐。”儿子听完嘿嘿笑。

水滴不反对给孩子报班,如果孩子喜欢,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都可以报,如果不喜欢家长硬要给孩子报,那就是自己花钱给孩子找罪受了。

有人会说,孩子懂什么?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吗?父母一定要替孩子做决定。水滴听了,只能呵呵。

尤今说,她做班主任时,班里转来一个女孩。很规矩,就是眼睛里没光,很焦灼。女孩的母亲早已去世,是父亲把她养大的。

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分组活动时,大家都把她当瘟疫,刻意避开她除了高度不合群之外,没其他问题。作业准时交,虽然表现不佳,她已经尽力了。

有一天家政课的老师说:她搓面粉的劲道、包水饺的手艺,可媲美于任何专业厨师她的味蕾,敏锐得不得了。水饺煮好后,她水饺缺了一种调味品,原来我忘了在馅料里洒麻油!又有一次,我在家里卤了茶叶蛋,带去请学生吃。她尝过之后,对我说,如果能在煮卤汁时加入一点点当归,茶叶蛋就能活起来。我依她的话去做,果然发现茶叶蛋有了一种过去没有的深邃滋味。事后回想,我不由得不啧啧称奇,她居然能在我所用的十多种卤料当中品尝出我没放当归!你说,奇不奇呀?

听了家政老师的话,她觉得很新鲜。女孩上课时很少说话,迫不得已时,也是问一句,答一句;没想到,在家政课,她居然是个主动向老师提出看法和意见的学生、一个备受老师重视与赞誉的学生。觉得这是一个接近女孩的突破点。

第二天,下课后,偷偷观察女孩。当其他学生都一窝蜂地涌向食堂时,女孩却拿着一个塑料盒子,安静地坐在树下的石椅上。女孩旁边坐了下来,微笑地问她为什么没有去食堂。女孩说自己做了三文治。自己也喜欢三文治,常做,不过,通常只会做最简单的鸡蛋三文治。

女孩看了一眼,里开始有了一点亮光,主动掀开盒子,问她要不要发现女孩做的是多层三文治,五彩缤纷,像艺术品。她女孩用了什么馅料。女孩第一层,煮熟的鸡蛋掺入盐和牛油;第二层,熏肉以薄油煎过,配上切片的黄瓜;第三层,火腿切碎,拌蛋黄酱和芒果粒。之后,再层层相叠地嵌入面包里。每一层的用料都不相同,看起来很不和谐,可是,合起来,滋味却非常丰富。

暗暗吃惊。女孩的话,条理分明,说这些话时,眉飞色舞的样子,和平时判若两人。取了一个三文治。吃三文治的感觉,犹如乐队在味蕾上奏着多重交响乐,口感繁丽。家政老师的话转告了女孩女孩很开心。

女孩不想念书,觉得读书很辛苦。喜欢厨艺,希望能当个厨师。她劝女孩先把书读好,考到文凭后,才考虑以后的去向。

小考来临前的一周,她发现女孩像狗一样,舌头舔语文练习上的字!女孩说字,很苦。

英文老师告诉,上课时,女孩突然将课本高举过头,不断地以课本摩挲自己的头;文学老师说,不时以拳头击打自己的脸;数学老师说,在班上喃喃自语,有一回,莫名其妙地泪流满……

她带着女孩去做心理辅导。辅导员说女孩精神状况失常,是因为她无法承受过于沉重的考试压力。建议让她暂时休息几个星期,等精神状况平稳了,再回来上课。在这期间,由家长带她找精神科医生诊治。

女孩的父亲却不允许女孩休息。他说,一定要供女孩念大学,这是女孩母亲的遗愿!女孩的母亲在女孩六岁那年患上绝症,走了。一个人把女孩大,不容易。现在社会,文凭至上,不读书,过上好日子。女孩上大学的费用,都已经准备好了。在小考期间,会亲自带女孩来学校。

小考那天,女孩没来女孩的父亲说,早上送女孩到学校时,女孩小心从电单车的后座跌落了,受了伤,在医院呢。

她对女孩的父亲说,这场意外的发生,不关你的事,是她自己想要寻死的。女孩的父亲听了她的话,脸色大变,喊:你是老师,怎么竟然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

后,女孩出院返校。大家都在备战中考,女孩又出状况了。像个无主孤魂般漫游于校园有时,蹲在草地上拔草,将拔出来的草砌成一个小小圆圆的绿色蛋糕,还摘些花卉当作是糖霜点缀其上;有时,坐在草地上,将一大叠剪成方形的白纸折成一只只元宝的样子,再仔细一看,一只一只,分明就是等待下锅的饺子

女孩的父亲再度请来学校。这一回,校长、心理辅导员、所有科任老师都出席了会议,大家一律劝他让女孩退学。然而,女孩的父亲反反复复就一句话我要她上大学。家政老师说,女孩在烹饪上很有天分,或者,你可以考虑让她转到烹饪训练学校去……

话还没有说完,女孩的父亲就怒了拍着桌子喊:你们怎么啦?一个劲儿要她退学,现在,还要劝她去当厨师!你们这样的态度,也配当老师吗?

大考的第一天,女孩又缺席了。女孩在当天凌晨五点跳楼身亡。

失去女儿后,父亲才明白,是自己的爱害了女儿。原本女儿可以做一个很卓越的厨师,现在一切都晚了。

家人们,父母们,我们有我们的想法,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我们的想法我们以为都是为了孩子好,因此,我们逼着孩子去执行,但是孩子的想法我们在意过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很多时候,孩子懂得比我们都多,只是,我们根本不去了解,不去聆听孩子的心声而已。

不要再说,孩子一定要这样做。而要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有个想法,觉得你这样做比较好,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我们一定要清楚一点,孩子要过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我们人生的延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