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的管理思想(八):广开言路,正确决策!

 虹72 2020-11-27

转:孤岛的博客

   扬子《法言》:或问:“楚败垓下,方死,曰:‘天也!’谅乎?“曰:“汉屈群策,群策曲群力;楚潡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曷故焉!”

                                          —<资治通鉴汉纪三>

   扬雄《法言》说:有人问:“楚王兵败垓下,将要死的时候,说道:‘是上天要亡我!’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回答说“:“汉王刘邦尽量发挥、利用众人的智谋,这些智谋调动了众人的力量。楚王项羽憎恶采用众人的智谋,只发挥个人的作用。善于发挥、利用众人智谋和力量的人就能取得胜利,只凭一己智谋和力量的人就必定失败,这与上天有什么关系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短短八个字,所包含的道理却是极为深奥,要真正做到就更为不易。刘邦做到了虚怀若谷,广纳建议,终于成就帝业,项羽刚愎自用,最终自毁。

   其实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在这方面刘邦和项羽的差别,胜负、输赢其实是早已注定的,不是取决于天意,而是取决于用人、胸怀和决策!

   在群雄并起,秦朝天下大乱的时候,楚怀王曾和众将军商议说:“先进入关中者封王。”刘邦和项羽都愿西行入关。但怀王的诸位老将都认为项羽为人狡猾残酷,曾进攻襄城,将襄城人民全部活埋。凡是他所经过的城池,无不毁灭。秦国百姓久已痛恨暴君,应派有长者风范的人,仗义西行,告谕秦国百姓,不欺凌暴虐,方可攻下。项羽不可派遣,只有沛公平日是宽厚长者,应派他去。这一决定,直接造成了刘邦能先入关的结果,为后来与项羽的大决战赢得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基础与支持。刘邦的宽厚战胜了项羽的残酷。

   沛公刚进入咸阳时,想要留下秦国华丽的宫室、豪华的服装、名犬良马,贵重的珠宝和几千美女。但樊哙劝他说这些东西都是导致秦灭亡的原因,想要拥有天下,怎能要这些东西,张良也说不能刚进入秦国,就想享乐,而应该以伶悯安抚人民。刘邦听取了樊哙的意见,领兵回到霸上。并废除了秦国留下的严酷刑法。革命尚未最终成功就贪图享乐,因这而失败的例子很多,远的不说,近代的太平天国就是例子。难的刘邦能采纳樊哙意见,在成功之路上闯过了重要一关。

   这时候,项羽也进入了关中,且在兵力上拥有绝对的优势。项羽的谋士范增看出刘邦志向不小,让项羽要赶快乘势攻击,但项羽并没有采纳。待到刘邦到鸿门向项羽谢罪,在鸿门宴上,范增要项羽杀了刘邦,但项羽仍未采纳,错失了确立霸业的最佳时机。试想,如果项羽正确决策,采纳范增的策略,那么,我们今天读到的历史就会是另外一番情况了。

   在项羽把刘邦封为巴、蜀汉王时,非常生气,想进攻项羽,但周勃等都认为当时实力悬殊太大,没有胜算,而应暂时屈从,专心做汉王,再徐图天下,刘邦又采纳了这一重要而关乎生死的意见。

   韩信最开始是在项羽的手下做事,但并未见重用,待到了刘邦帐下,也仍未被重用,韩信便想开溜,结果萧何发现后把他追了回来。刘邦采纳了其意见,拜韩信为大将,这对于后来能够“王”天下,取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郦食其曾建议刘邦封六国后人为王,但张良认为不可,并详细分析了原因,刘邦马上打销了早先的主义。接下来,刘邦又采纳了陈平的计策,离间项羽与身边大臣的关系,直接造成了项羽不再信任钟离昧,范增等大臣,造成最重要的谋臣范增的生气出走及死亡。自剪羽翼。

   在决战最严酷的时候,刘邦听从纪信的意见而得以逃脱危险,又听取辕生的意见而在与楚的战争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听取了郦食其的建议占领了楚军的粮仓——敖仓!在韩信、彭越不听调遣时听从张良的意见果断封韩信、彭越为王,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而项羽呢,最后因不听乌江亭长的东渡乌江的建议而选择了自绝。

   刘邦的广纳建议,博采众长,用人不疑,正确决策战胜了项羽的刚愎自用,不能广听意见、群策群力,生性多疑和错误决策!

   详细了解楚汉相争的这一段历史,就会明白,作为管理者,广开言路,博采众长,群策群力,正确决策,拥有宽广的胸襟,在企业管理中是何其的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