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要学会放风筝

 五月华语 2020-11-27

   照常的集体备课,我和王老师和书峰坐在一起。因为上周她和鲁蕊在区里进行了培训和考核,我想听听她的情况。她把执行案拿来,给我讲解:这是一节哲学思维方式课,课程环节有五部分,分别是教材、导入、扩张、收缩和演化。他们当时抽到的课题是冬天,讲课时天正好下着雪,所以学生想到的内容很多,也就是思维扩张得很顺利。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的思维向度达到了六十多个。接下来,在扩张得基础上,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收缩,并在此基础上演化。听到这里,我说,多数老师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张,但是很少能做好收缩,演化的更少,看来优秀的老师应该像放风筝一样,对我们的课堂能够放收

自如。

   细想这个观点,我认为很有道理。

   第一、课堂上有很多因素,有学习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也有稍微迟缓的学生;有进程流畅的课堂,有异常状况出现的环节,比如学生上课流鼻血了、学生吵架了、个别学生打盹儿了等等。风筝也有材质好,结实的;也有材质糟糕的,很脆弱的。天气也有风和日丽,适于放风筝;也有风驰电掣,暴风雨恶劣天气。

  第二、风筝飞得高不高,取决于天气状况和放风筝者的技术,更取决于风筝的材质;学生学得好不好,取决于班级学风和老师的教学水平,更取决于学生本身的潜质,以及开发的多少。

  第三、风筝飞得再高,总有一根线在放风筝者得手里;一节课学生生成的再多,主动权也都掌握在老师的手里。若他们技术娴熟,风筝就会飞得高,飞得顺利;学生就会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

  第四、风筝可能会遇上意外情况,折断脖子,挣脱枷锁,落到自以为自由的疆土,而最后被碾压、遗弃;学生也有逃学、违反学校纪律 ,最后辍学,走到自由的社会,结果最后一事无成。也的确有大有成就的辍学者,如韩寒,如乔布斯,这个比例或许是百万甚至分之一吧。

 第五、一个材质不好的风筝,若遇到一个技术娴熟的放风筝者,或许最后会比一个材质优良却遇到一个技术很烂的人飞得要高;同样,一个智商一般的学生若遇到一个教学技艺高超的老师也可能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第六、风筝材质再好,主人不喜欢,不好好照顾,也可能会早早被毁坏,根本不用谈飞得多高了;同样,一个学生天赋再高,老师不好好对待,经常被摧残,或许也会被糟蹋,更不用说成才了。

第七、风筝有不同材质,学生有不同个性。风筝是没有情感,人却是鲜活的个体。这些是他们最大的不同,但是,他们的相似处却更多。

    这么看来,老师就像一个放风筝的人,要技术娴熟,既会在风和日丽中放,也应该会在暴风雨中放;既要给学生技术指导,更要从内心里关爱学生;既要教的了天赋优异的学生,也给激发普通智商的孩子。课堂既要紧张,也要给学生自由;既要放得开,更有收的回来,更要让孩子们会自我拓展,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的老师,是不是核心素养要求下的老师的模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