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使爷与五营将帅

 紫微星211 2020-11-27

马使爷与五营将帅

  五营将帅为:

  中营李元帅统帅,其色黄,统帅三千军马及三万兵员,号称三秦军;

  东营张公圣者都督,其色绿,统九千军马及九万兵员,号称九夷军;

  南营萧公圣者都率,其色红,统八千军马及八万兵员,号称八蛮军;

  西营刘公圣者统领,其色白,统六千军马及六万兵员,号称六戎军;

  北营连公圣者掌理,其色黑,统五千军马及五万兵员,号称五狄军之合称。

  据《南瀛五营志》记载:五营神兵的信仰,引学者李丰楙的研究,最迟在汉晋以前即已形成,并在汉晋之间的道经文献记载:从有「社」开始,就逐渐有「五营」的概念,此观念流传很久之后才被世人所记载,因此可能在汉朝或更早就已形成。

  五营,即以庙为中心,依五行方位而设的「兵营」,其用色与方位的配置,来自道教的五行观念,即:东方属木色青为春,南方属火色红为夏,西方属金色白为秋,北方属水色黑为冬,中方属土色黄,形成循环的空间,并象征宇宙生生不息的运转。

  五营将帅之军号采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秦之说,乃反映汉人本位主义的一统观念,应系「建都关中」以后所衍生的思想。从先秦到两汉,确定了关中、 三秦的关系,早期道经形成期正是关中已失而遗存历史记忆的时代,故法箓中所保存的三秦为关中、长安为定都所在的中央象征。因此关中即为三秦军将的戍守、屯驻。至于四境、四周边防所环列的东夷军、南蛮军、西戎军、北狄军,即是中央边缘的对照,其重要性乃是防卫于外。

  五营有内五营和外五营之分。依神论,凡曾受帝王敕封的正神,如关帝、妈祖、保生大帝与诸府王爷等等,皆设外五营;一般非命厉神,如万善爷、大众爷等等,则只设内营或皆不设。

  内五营可谓主祀神明的近卫军,负责庙坛本部的安全防务,通常以神位、令牌、五营旗和五营首为象征物,多置于外殿供桌左方或右方,亦有安设于内殿或侧殿者。

  令牌:是一支三角尖顶的长方木牌,上绘蟒龙图,或套上刺绣龙图外套,上书主神尊称,有如王令,象征主神,一般都插立于斗座之中央。

  五营旗:亦称五方旗或营首旗,是依五营五色而设的三角旗帜,各旗皆载明该营的元帅之称号、军马和兵员数目,通常依方位插于斗座四方。

  五营首:亦是依五营五色而设的小木偶头像,一般都是人首针身,也有着布袋戏装。其配置各庙不一,有四种齐备者,亦有两种或三种安奉者,亦有单一种安奉者。

  另有五宝:七星剑、鲨角剑、铜棍、月斧和刺球等五样法器,亦与内五营四种象征物结合,其中以七星剑最多见;五宝用于内五营,主要是法师或乩生用以调营遣将之象征。五营旗不仅是内五营的主要象征物,也表示五营兵马在此,同时也是法师或乩生调营遣将的神物,通常与「五宝」搭配使用。

  外五营是以庙为中心,分布于庙的五方之营座,为庙的防卫部队。其营座位置,多选择五方要道的出入口、交叉口、转弯处或制高点安设,互为犄角,避免邪魔恶煞入侵。而中营通常安奉在庙前后或中方,亦有安奉于庙内,若不设者可由内五营为主。外五营在外形建筑方面,可分成:

  一、露天式——完全没有硬体建筑物,只在营座上插放令旗或竹符,或以铁皮、涵管或砌水泥做简易基座圈围保护,也有以天然高地或人工土丘做为营垒,兼有外围砖墙花台者,以防泥土流失。

  二、神龛式——形如小神龛,小者不过膝,最高也不到胸部,台湾民间的五营造形,以这类样式的最多。

  三、小祠式——以砖瓦营建,如同盖小庙一样,不但高度都在成人以上,而且造形、建材也较讲究。

  四、宝塔式——最多有九层,塔顶通常会加祀石雕老虎镇守。

  而外五营象征物大致有:

  神位—以竹、木板书写营称、主帅,也有直接写于壁上。

  令旗—如内五营三角令旗。

  令牌—如内五营令牌。

  五营首—如内五营首。

  青竹符—通常为约两尺高的竹节,上书营称、主帅和兵马员数,或仅画符镇罡;竹头部位多以金纸符、红布或五色布包上。竹符是外五营最多配置的一种,有一营一支竹符,亦有五支共置,代表齐设五营。

  瓦符—于红瓦上画五营符咒,此以澎湖最多见。

  石符—在石头、石碑上书写或刻写五营符咒,亦多见于澎湖;另有结合「石敢当」安设者。

  犁头—即犁头符,用牛犁铁片上画符安设,多搭配其他象征物使用。

  金纸符—在金纸上书写五营符咒或敕令画符。

  画像—于营龛内彩绘五营元帅及兵马。

  塑像—有以竹架纸糊、木刻、石雕方式塑其神像。

  竹筛—即米筛,绘有太极八卦、七星等符咒,通常用于副营。

  壶碗烘炉—于营龛内或营位前增置壶、碗或烘炉,隐有祭煞、制煞之意。有些地区受限于地形,通常会把外五营集中安奉,地点以庙前为最多。另外,在五营之外,也有在其外围增设副营的,其象征物以竹符、黑令、竹筛和令旗最多见。

  各营主帅称元帅、将军或圣者。因地制宜,各有系统,至少有七种配置:

  一则:张基清、萧其明、刘武秀、连忠宫、李哪吒(嘉南一带)。

  二则:林、徐、马、庞、石(东石乡网寮村)。

  三则:赵、杜、李、周、刘(新营市大宏里)。

  四则:温、康、马、赵、李(盐水镇桥南里)。

  五则:康、张、赵、马、李(澎湖)。

  六则:辛、池、蒋、洪、李(澎湖)。

  七则:罗昆、文良、罗灿、招贤、哪吒。所有系统中,以张、萧、刘、连、李的组合最甚。

  五营须经一定仪式的安奉又称安营,始能发挥神威;其后也须定期「赏兵」(犒军)并择期收、放兵。一般都在庙落成或安座大典时举行,目的在开营放兵,敕令五营兵马镇守庙域五方,保佑境民。安营是一种透过灵媒或专业神职人员用置物、符箓、语言来施法的仪式。可分原始安营和岁时安营两种,前者(含迁移重设者)首度安奉,后者则是安奉后定期或不定期的安营。

  放营之后,严禁闲杂人等靠近,不可任意触摸或迁动,以免冒渎神兵神将。其后,每年于固定日期(亦有不固定者),更换各营的象征物,予以换新,赐予新的神灵与法力,此即所谓岁时安营。至于固定日期,各地亦不一,大致有:各庙主神诞辰日,此为最多的一种,也有以庙庆日为主。

  收营亦称收军、收兵,即将五营的象征物收起,表示五营兵将撤离。其仪式一如安营般,或简化为由庙祝处理,更有仅以口头收营而已。外五营的象征物,亦要暂时收回庙内保管,而营龛用红布盖上。至于马草水,则亦要同时撤离,不再摆放和上香。

  收营有一年一收,亦有一年两收的,也有不收营的。一年一收者均在农历七月,于六月底收兵。一年两收者为农历七月和过年;前者在六月底,后者在岁末「谢公愿」或过年前夕。七月收兵的目的,是让孤魂野鬼方便受人间供养,以避免受其惊吓;过年前收兵则是感谢五营兵将一年来的辛苦,为拟人化之风俗。通常都在该日期的午后进行

  五营兵将安营期间,庙埕前或庙廊下多会摆放马草水,晨昏上香,象征给予五营兵马粮草和饮水。有些宫庙仅于赏兵或公坛请示时才摆放,平时并无马草水的摆设。马草水分马草和马水两种,前者以牧草、牧草束、番薯叶、番薯韱、空心菜等等,马水即为清水。另有固定日期的赏兵(犒军),其举行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大致有:固定于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或为主神诞辰日。不固定者,由庙方决定;偏远山村多此俗。赏兵时间多在午后两点至傍晚间进行,根据神灵「未」时以后才出现的说法而来。

  赏兵时,境民总会以担或挑或提菜碗、祭品到庙埕敬拜五营神将,三炷香后焚烧金银纸而结束。不过,澎湖和台湾府城部份地区的赏兵,就相当有独特风俗了, 在赏兵之时,还很正式的举行请神、召营、犒军和放营的科仪,澎湖地区由「小法仔」施法,成员都是国中小学生,台南府城一带则由成人组成的「小法团」下场操演。据《澎湖民间祭典仪式与应用文书》记载,犒军的程序如下:

  一、小法上香、净坛、开五营鞭如仪。

  二、举行召营,俟掷筊确认已召回兵马后(如无圣筊,就要念两种不同的召营咒,再无圣筊,就要开法鞭;再无效,便打手印;仍无圣筊,则要乩生上坛举行散法, 以鲜血辟邪,再进行犒军)。小法六人,除领令的小法未换外,其余五人(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营)轮流进场,以两人为一组作法,有时一人单独为之,余者在两旁唱咒语或动金鼓。此外,另有一人在长凳旁不时盛水于碗内,并挪动牧草,表演犒赏军马之喂水、喂草动作。

  三、小法念咒语,俗称喝营,然后进行犒军,唱犒军咒文。

  四、犒军完毕,就要放营,使神将神兵回到各营。

  放营时所唱之放营咒与召营相同,仅将其中召请改为放出,及将走马排兵到坛前改为走马排兵出坛前而已。

  有关调营神咒,由于各派、各地不尽相同,兹以《灵符神咒全书》为例,抄录如下:

  调东营神咒:

  一声法鼓闹纷纷,拜请东营军东营将,

  东营军马九夷军,九夷军九千九万人,

  人人头戴大帽身穿甲,手举金枪青令旗,

  火炎光,火炎明,请到座,军马到挑军,

  走马到坛来,到坛来,神兵火急如律令。

  调南营神咒:

  二声法鼓闹纷纷,拜请南营军南营将,

  南营军马八蛮军,八蛮军八千八万人,

  人人头戴大帽身穿甲,手举金枪红令旗,

  火炎光,火炎明,请到座,军马到挑军,

  走马到坛来,到坛来,神兵火急如律令。

  调西营神咒:

  三声法鼓闹纷纷,拜请西营军西营将,

  西营军马六戎军,六戎军六千六万人,

  人人头戴大帽身穿甲,手举金枪白令旗,

  火炎光,火炎明,请到座,军马到挑军,

  走马到坛来,到坛来,神兵火急如律令。

  调北营神咒

  四声法鼓闹纷纷,拜请北营军北营将,

  北营军马五狄军,五狄军五千五万人,

  人人头戴大帽身穿甲,手举金枪黑令旗,

  火炎光,火炎明,请到座,军马到挑军,

  走马到坛来,到坛来,神兵火急如律令。

  调中营神咒:

  五声法鼓闹纷纷,拜请中营军中营将,

  中营军马三秦军,三秦军三千三万人,

  人人头戴大帽身穿甲,手举金枪黄令旗,

  火炎光,火炎明,请到座,军马到挑军,

  走马到坛来,到坛来,神兵火急如律令(三称)。

  东营姓张将军,青面青令旗;

  南营姓萧将军,红面红令旗;

  西营姓刘将军,白面白令旗;

  北营姓连将军,黑面黑令旗;

  中营姓李将军,黄面黄令旗。

  调五营总咒:

  旗鼓香炉通三坛,一声法鼓闹纷纷,

  二声法鼓透地凤,吾带明锣天地动,

  焚香走马到坛前,调起东营军西营将,

  调起南营军北营将,中营军五营将,

  调起五营兵马,点兵共点将,

  飞云走马到坛前,挑兵走马到坛前,

  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三称)。

  发五营兵咒:

  谨请祖师急急发兵出,祖师急急发兵行,

  发兵并发符,发去东营军西营将,

  南营军北营将,中营军五营将,

  五营兵马点兵共点将,兵先发,马先催,

  扶随弟子脚踏五营房门草扇开,

  驱阴辟邪救良民,神兵火急如律令(三称)。

  马使爷

  马使爷手牵缚雪白马使,神威赫赫,乃为本庙镇殿护法神:玉钦大将军、震威大将军之坐骑神驹。据多位信众言:「曾经在梦中显见,玉钦大将军身着雪白战袍,骑着白驹来梦境警示凶危」。让他们身处险境多能化险为夷,农历五月十二日马使爷千秋日。而于玉皇四殿下圣寿日与五营将帅同享俎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