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气功的营养观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0-11-27

健身气功健身效果明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功法有着不同的动作结构、风格特点和运动量,并且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器械等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功法进行锻炼。因此,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气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和喜爱。然而目前在健身气功习练中也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就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养生指导,有些人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健身气功的习练方法和形式,片面地认为只要按照标准的动作习练,坚持下去就是养生,就能健康。也有的习练者抱怨,练得很辛苦,身体却没有很大改善。分析这一现象,其原因是在健身气功习练中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营养,而健身的效果与营养是密切联系的。

一、中国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从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养生文化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各个流派的养生家们对营养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饯、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的第四十一章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另外佛经记载粥的类别有胡麻、红豆、米的二辛粥、乳粥、酪粥、胡麻粥、油粥和清粥等。至于粥的效果,可以参照《十诵律》:“粥有五方面可以利益身体,一是除饥,二是解渴,三是下气(舒畅便通),四是除掉脚下冷,五是消除便秘。”《内经》的“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就是中医营养学的原生理念。金代《寿亲养老书》所说:“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下千百品,其五气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属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人

若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数千年来,在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食药同路、食药同理、食药同用已经成为民间常识。

中国的传统饮食原则是按照五行相互调和关系,并根据各种食物不同的属性气味,运用阴阳五行平衡的原理使饮食的甘苦、温寒相协调,以达到平衡人体内阴阳关系的养生效果。这些从养生学角度总结的经验之谈,已成为中国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二、健身气功对营养的基本要求

在体育健身中,不同的体育项目,机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不同,所需摄取的营养物质也不同。体育运动中不同的运动强度与运动量,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不同,所需补充的营养物质也将不同。不同人群的体内营养贮备不同,物质构成比例不同及对体育运动反应不同,因而不同的体育锻炼人群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所需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应有所差异。除此之外,体育运动还需要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来进行合理安排饮食及对营养补充给予指导,弥补健身所消耗的能量及营养素,以保持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

营养是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营养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关键,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将合理营养定为保证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因此,在健身气功习练中,要达到身体健康及养生的目的,膳食营养至关重要,一定要根据健身气功运动特点及不同的运动强度和量来给予相应的营养补充,结合健身气功调身、调息、调心的基本要素,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生命的成长、健康、长寿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的饮食养生文化。在饮食上,人们不仅要求营养的全面,而且要求营养素与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所提供的热能,一般以10%~15%、20%~25%、60%~70%的比例为合理。很多矿物质之间和维生素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才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偏食,那就很难保证营养平衡。概括起来,健身气功对营养的最基本要求是:1.供给热量和能量,使其能维持体温,满足生理活动和健身气功运动的需要。2.构成身体组织,供给生长、发育及组织自我更新所需要的材料。3.保护器官机能。调节代谢反应,使身体各个部分工作能正常进行。4.促进运动后体力的恢复和疲劳的消除。5.配合健身气功功法特点,达到调身、调息、调心的效果。

三、健身气功中的合理膳食

中国人对食物有着特殊的情结,在经历了饥饿的困扰后,人们的饮食模式渐渐地走入了误区。有些人一谈起营养,强调应多吃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认为这类食品吃得越多越健康,这不符合平衡膳食的观点。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食品,对人体健康并不利,还会成为心血管疾病的诱因。还有人认为,食物越贵,营养越好,这也是对营养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因为从营养角度来看,食物的营养价值与价格不总是平行的。相反有些价钱便宜的食物,其营养价值反而较高,如胡萝卜与冬笋等。

那么,怎样才算营养合理呢?从营养学观点来看,就是一日三餐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也就是膳食调配合理,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主食有粗有细,副食有荤有素,既要有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也要有较多的蔬菜,还要经常吃些水果。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五谷粮食供人类热量以养生;动物肉类供给动物蛋白,维持各组织器官发育和更新,有益于健康;水果供给维生素,以辅助营养的其他成分;蔬菜可供给矿物质、维生素和食物纤维。

健身气功的合理膳食要求做到:粗细粮搭配、动植物油搭配、荤素搭配、干稀搭配。具体来说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膳食中应包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营养素,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各种营养素之间应有适当比例。即蛋白质、脂肪、糖三种生理食品的比例要平衡,热能消耗量和代谢上有密切关系的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等之间的平衡,可消化的糖和膳食纤维之间的平衡,呈酸性和呈碱性食品之间的平衡。

(三)食物应多样化。即谷类、动物性食品、大豆及豆制品、蔬菜、水果和动植物油类食品要配合,不能长期单吃一类食品。已知人体必需的物质约有50种左右,而现实中没有一种食品能按照人体所需的数量和所希望的适宜配比提供营养素。因此,为了满足营养的需要,必需摄取多种多样的食品。

(四)合理的饮食制度。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制,两餐间隔4~6小时消食,每餐热能的分配比例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五)科学地加工、烹调食品。为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加工烹调要科学。一般来说加工过细的谷类会失去大量维生素B 2,长期使用影响糖的正常代谢。煮得过久的蔬菜会造成维生素C流失。

四、健身气功的营养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健身气功,健身气功是中国几千年优秀养生文化的具体体现。健身气功作为一种养生功法,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是其传统理论基础。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传统理论注定了健身气功营养模式的独特性。

(一)天人合一的营养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健身气功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中“天”泛指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和人类社会及其变化规律。人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存在,必然要受自然变化的影晌,因此有“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一说。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春季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思想。

同样在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念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早在《内经》中就明确指出,适当地节制饮食是长寿的秘诀。例如《内经 ·素问》认为遵从时间规律的品味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如春季味酸、夏季味苦、秋季辛辣、冬季味咸。此外中医理论也认为人类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必须顺四时、适寒暑,否则将影响人体的健康。《素问 ·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行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二)阴阳学说的营养观

阴阳学说阐述阴阳两方的对立统一规律,是用于认识宇宙万物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健身气功运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运用阴阳学说指导锻炼的各个方面,强调“调气之方,必别阴阳。”

中医学认为,人们身体的疾病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用阴阳来分类。健身气功营养模式要讲究食物的阴阳。一般来说,寒、凉性食物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功效。温性或热性与凉性或寒性相反,凡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疼等征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喜热饮等征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征象的辣椒、酒等,都是温热性质的食物。凡使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凉性或寒性食物。

如习练健身气功 ·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一式,通过两腿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督脉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从而达到疏经泄热的作用,有助于去除心火。如果习练者的火气比较大,在饮食上可以多食用一些阴性食物,如鸭肉、菠菜、苦瓜等,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三)五行学说的营养观

所谓五行,即木、火、金、水、土。五行学说是研究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学说。健身气功把人的生命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复杂事物和现象,按五行的特征用分析、归类、演绎的方法进行分类。

健身气功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阐释、探索人在健身养生过程中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之间相生相成、相克相制的联系。在传统饮食养生中,食物按照五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分别与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应。《尚书·洪范》记载:“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阐述了五行与五味的相互搭配。又如《内经》云:“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如健身气功 ·六字诀的“嘘字诀”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的功效,肝藏血足以济心阳,心阳足以温脾去湿,可是脾喜燥,而肝的阴血过强又对脾阳不利。因此,在练习功法的同时,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茼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以调理肝;食用扁豆、高粱米、薏米、荞麦、栗子、莲子、芡实、山药、大枣、胡萝卜、包心菜、南瓜、柑橘、橙子等食物以健脾。

(四)经络学说的营养观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健身气功的理论依据。

健身气功学说认为,人体的气、血、津液等通过经络系统运送到全身后,才能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经常通过适度肢体的伸展扭转,能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效果。健身气功很多功法都是在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进行的。

如健身气功 ·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刺激位于腹、胸肋部的相关经络及背部俞穴等,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在饮食上多吃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牛肉、羊肉,洋葱、韭菜、生姜、红枣等,身体才会产热,使机能兴奋,增加活力,经络畅通。

总之,只有将健身气功功法特点与营养学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健身气功的健身效果,从而使健身气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