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陵,那县,那人——回忆我的历史老师史小军

 tcfzhf的图书馆 2020-11-28

前些日子,在关中陪同晓明同志游览三秦各处古迹,虽然生在长在西安20年,但实际上西安周边旅游景点甚至西安城墙内我都没有怎么去过,于是自我解嘲,说:我进了西安城门我就是个外地人,出了雁塔区我就是个外国人。所以,这次陪玩,我等于也是一次旅行。也许是文科生的职业病,晓明对于历史古迹很有兴趣,点名要去的地方都是古迹,不过仔细一想,除了古迹之外西安旅游以至西安本身也就没有什么了,这不是妄自菲薄。

于是,在旅游的第三天,去参观、游览了经常只是被人们记作成中国的唯一女皇武则天的陵墓而实际上也是中国唯一一座男女皇帝合葬的陵墓——乾陵。武则天名气太大,以至于人们在提到乾陵的时候都忽略了比他先葬在这里的唐高宗李治。

乾陵,没有那么宏伟,就是一个土山,游览区开发的也不好,配套设施很一般。不过,历史古迹作为乾陵旅游的核心,依然在吸引着万千游人,无字碑依然挺立,六十一藩臣无头的石塑依然恭谨地站在那里。

对于无字碑的感慨,对于唐高宗、武则天的功过评说,在这里就先放一放,我不能也不会用写一篇怀古的文章乃至历史论文去想念自己的历史老师,那样就太没水准了。

乾陵让我深深地去想念我的历史老师——史小军。

为什么是乾陵,而不是茂陵、昭陵?

答:因为乾陵在乾县。史小军是陕西乾县人。其实用史老师的原话讲:饿奏斯个乾县农民(翻译成普通话:我就是个乾县农民)。就是这个乾县农民,用他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极大地增加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网上有很火爆的《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的视频,看了之后,想想我的老师史小军,觉得袁腾飞是个京腔版的史小军,或者和谐一点,史小军是一个陕西版的袁腾飞。我并不是想去讲史老师的教学特点、教学水平,这是教学评估该干的事请不是一个学生该去对老师做的事情,史老师的经典段子我确实是牢牢地记住了,但如果在这重复讲这些段子只会换得观众的哈哈一笑,完了。毕竟很多人喜欢史老师的课只是为了听段子,而不是学历史。我不是那种一节课只会记住老师的段子的人。我不能做这么没有水平的文章。虽然我的文章也基本没有什么水平。

一个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决定了社会对他的看法。奥巴马和他自己的奋斗经历所充分体现的美国的价值观,是他为美国社会充分接受的原因之一。史老师之所以由我去想念,因为他符合了我的个人价值观。

那么,史老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哪些东西引起了我的强烈认同?

淡泊,孝道,霸气。

淡泊,通过了一系列自嘲来实现。正如在前文中提到史老师很平静地说:“饿奏斯个乾县农民”,农民出身就是农民出身,这没有什么。现在有多少人用尽了一切办法想掩饰、改变自己的农民出身,生怕自己被城里人瞧不起,在同时却在瞧不起自己的未出乡农民兄弟。史老师从不讳言自己的乾县农民身份,每当在讲到中国古代史,讲到中国各代的农业工具,史老师总会绘声绘色、鞭辟入里地讲甚至在课堂上给大家模拟操作,这时,他总会加一句,我就是个农民,这些我最清楚了。有时还会说这工具他们村还有。除了对于自己的出身的自嘲之外,史老师还调侃过他的和马拉多纳、拿破仑差不多的身高,比日本人略强一点的英语,以及他的倭瓜脸。

钱财乃身外之物,出身、长相、身高,也如浮云一般,虚幻,并且也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都是天生的,你除了接受它没有别的办法。说实话,如果只是从一般女性的择偶标准或者降一级审美标准,史老师实在只能归入到末流。但是,一个男人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少女生把你归为心目中的“最佳”选择,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作为史老师的学生,从外表上讲,我算不上是老师的难兄难弟,但也绝算不上帅哥。史老师有些先天不足的嫌疑,我绝对就是后天畸形。不修边幅。天生对穿着打扮没有兴趣。妈妈说让我到学校要注意仪表要不然不会有人对你有好感,我说我到学校是学习去了不是为了别的。安某从来都不是靠外表吸引人的,另外我本来也没有拿外表吸引人的本钱。

一个学历史的人,他清楚能够留在历史上的是什么。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孝道

中国古代,最讲究的美德之一就是孝道。汉代选拔官员有一种方法就是“举孝廉”。有人说,中国的文化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在中国的农村,由千千万万中国的百姓主要是农村百姓所体现。

史老师不是一个爱自夸的人,在无意间他还是给我们透露了一些讯息,被我捕捉到了。在讲到中国农村落后的现状时,他举了他在90年代中后期给家里买大彩电运回乾县时,在村里引起了轰动。他的本意是来说明中国农村发展的落后以及城乡差距。幸亏他有我这么一个在当时就已经凸显出自己捕捉新闻天分的新闻素养的学生。史老师是1973年生人,在90年代中后期他不过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而已。刚有了自己的稳定收入,不急着找对象结婚却花大钱给远在家里的老母亲买彩电,令人佩服。在啃老族大扩军的这个年代,像史老师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当我们挣到自己的第一笔正式的工资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不把这钱花在自己或者男女朋友身上?

举例,又是一次史老师举例,变成了我这里的论据。在提到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低下的情况时,史老师拿他的切实经历举例。她的母亲还有某种疾病,身体不适,在当地县城的医院愣是难以确诊、无法治疗。于是,史老师当机立断,将母亲接到了西安来治病,果然,一下子就得到了有效地治疗。因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病好了老太太就又回乾县了,说到这里史老师不无遗憾。

在游览乾陵的路上,在山路旁有很多满脸皱纹年纪很大的老太太冒着严寒在卖自己制作的民间手工艺品,赚一两个小钱。我看着这些老太太,我心说,这里头会不会有史老师的母亲呢?转念一想,绝对不可能,因为她有一个好儿子,能够让他衣食无忧,颐养天年。

霸气

我的霸气成就了我的优秀——这是我室友校内网长年不变的状态。

淡泊、孝道,是史老师作为一个人的出色的地方。霸气,则是曾经的学生史小军优秀之所在。史老师教我历史三年,作为一个真心去学历史的人,考前我不会怎么紧张,我只怕题出的太简单。但是确实存在很多人平时很轻视历史,在考试前缠着老师说点题。史老师很开明,不为难大家,每次考前都有重要信息流出。史老师在透露考试信息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还是他自己,不过这次部关于他的母亲。史老师说,在上大学的时候,每次考试之前他从不熬夜,从不提前起床,考试只带一支笔,结果奖学金一直在拿。他的这个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本身我就是一个不屑于搞突击的人,熟读《毛泽东选集》的我笃信学习是一场持久战而非速决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过史老师的光辉事迹害了我一次,考试我只拿了一根笔,结果写一半笔没有水了。差点出师未捷身先死。经过这次以后,本着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的原则,应用到史小军的事迹上来,我每次考试至少多带一支笔。看来无论干什么都需要一个B方案,或者贴近大家生活一点说法就是要准备一个备胎。

难以与老师比肩,虽然我继承了他的考试风格,但我从来就没有接近过奖学金。时光荏苒,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考试方法,在这个作弊流行的时代史小军的学生抱残守缺,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我依然坚信,平日好好积累才是王道,《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投机取巧胜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学历史的,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

怀才就像怀孕,总会被人发现的。用淡泊的心态为自己怀才创造一个避风港,用霸气而踏实的方法来增加自己的才华,在能够用自己的才华去回馈人类的时候,请先想到一个“孝道”,优先回馈你的父母。百事孝为先。

上了大学,时常想念在史老师课上纵横史海的日子,可是就像歌词里唱的:那些日子不再有。上大学本来想去中国最好的历史系学习,造化弄人,却来到了“世界一流”的体育大学,这就是缘分,是我和体大的缘分,更是我和史老师的缘分,因为,这样,史老师就成为了我最后一任的历史老师。

史老师教给我的我从来没有还给他,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