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南记忆 | 找寻那些年的美好记忆(一)

 nqdeshen 2020-11-28

掀开尘封的记忆  寻找久违的感动

天长市城南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时任知县董玉书创办,迄今已有113年历史。百年来,城南小学数易其名,几迁校址,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她见证着时代的伟大变迁,她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她培育了一批批莘莘学子,她创造了一次次骄人成绩。百年栉风沐雨,百年春华秋实。城南小学励精图治、与时俱进,积淀了朴实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了文明、规范、务实、进取的城南精神。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如今已发展成为天长市一所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现代化学校。

2010年秋,城南小学广陵路新校区正式启用,学校拥有全省一流的办学设施和装备齐全的教学设备,为学校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遇。2018年暑期,为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依托百年老校城南小学成立城南小学教育集团,新建千秋小学作为城南小学集团千秋校区。2019年6月,又成立了天长市炳辉小学,作为城南小学教育集团炳辉校区。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百年来的沧桑该是何等悠远?百年来的履历该是何等厚重?百年来又有多少长者的动人故事、年轻人的青春誓言和孩子们的翩翩浮想?在11月28日113周年校庆纪念日来临之时,让我们走进城南小学校史馆,翻开那些尘封已久的泛黄老照片,一同找寻那些年的美好记忆,以此铭记前贤创业维艰,矢志教育,激励后来者继承传统,继往开来,期冀弦歌颂雅,学脉绵延。

1
校 容 校 貌

1938——1950年南门观音庵(校友根据记忆手绘)

1957年校貌(校友李天昌根据记忆手绘)

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校大门

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校全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学校校舍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南楼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北楼

新世纪初校园新貌(学校东大门)

新世纪初校园新貌(学校西大门)

2010年秋广陵路新校区正式启用
2019年9月郑集路千秋校区启用
2019年9月炳辉西路炳辉校区启用

2
师 生 生 活
召开师生座谈会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
学生在做眼保健操
学生代表参加县“六一”庆祝大会
学校召开“六一”庆祝活动
学生参加1964年国庆歌咏比赛
少儿运动会
学生篮球比赛
学生拔河比赛
薛华老师指导学生课外观察
实习生和师生合影
师生到南京中山陵旅游合影


防疫人员给学生打预防针

少先队员代表“六一”讲话

春节文艺演出

元宵节灯会

青年教师器乐合奏

天长县城南小学第四届田径运动会

教师参加春节广场文艺演出

学校乒乓球队队员到南京旅游合影(一)

学校乒乓球队队员到南京旅游合影(二)

入队仪式

学生代表参加元宵灯展

低年级学生三轮车比赛


追溯往史,展现精神,凝聚力量,启迪后学。翻阅浏览这些老照片,满满的回忆总容易让人回想起那段纯真的岁月,那些耐人回味的日子。113载,我们风雨兼程;113载,我们矢志不渝。如今城南小学依然青春焕发,矫健前行。学校以“品正、健康”为校训,始终秉承“品正城南,健康童年”的核心文化理念,悉心打造“全面发展,德艺双馨”的教育品牌,逐步构建起“体育健身,艺术润心”的办学特色,营造多彩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打造优质教育亮点,在千秋大地上描绘着百年老校熠熠生辉的文化风景,成为莘莘学子的幸福家园。

“江淮名邑,千秋天长,城南小学,声名远扬。莘莘学子,勤奋努力,代代园丁,高秉烛光。百年风雨创伟业,百年风流写华章。传道授业,求知图强,艺术摇篮,科学殿堂。我们共同播种理想,我们共同收获希望。快乐高歌五彩路,满腔热血去远航。”由《好一朵茉莉花》作曲者著名艺术家何仿为城南小学谱曲的校歌在校园里一遍又一遍地传唱,同时也悄悄把素质教育的种子播种在每个师生的心中。今天的城南小学,因蕴藏着百年的文化积淀而古老;因闪烁着现代的文明之光而年轻。这里是教师的精神乐园,是学生的知识殿堂;这里有一个钟爱严谨、求实创新的团队,有一群品正健康、天真可爱的学生。我们将秉承“品正、健康”的校训,立足新起点,拉高新标杆,办优质教育、创品牌学校,助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

·城南新语 | 田园活动进校园  师生种植多欢乐

·城南新语 | 井盖涂鸦亮校园  志愿彩绘美城南

·城南新语 | 小学生篮球赛!滁州双冠军!

·校园微周刊 | 2020年第8期

·印象城南 | 难忘童年的乡下

END

文本:董秀清

图片:城南小学校史馆

编辑:高仁领 冯勇

审核:董秀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