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北承德】诗歌│生活、读书、感悟 (三)│王玉哲

 乡土文学微刊 2020-11-28

生活、读书、感悟 (三)

文/王玉哲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最为关键。我决定回乡重新开始我的农民生活,其实这样选择难也不难。

在城市里的生活中,高楼林立;没有连山林海的韵味。车水马龙;没有地广人稀留给人们太多的选择空间。人山人海:但都形同陌路,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我喜欢家乡,就象我喜欢文学一样,所以我很快就创作出了《桑梓四季风情闲趣二十四首》,我知道自己的能量不足,至使很多的乡村好人好事我写不好。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太快了,有一天,我发现,不用爬格子,用手机在公众号上也可发表文章。从此,我就如同找到了属于我的天地。几稿下来,便有一些人问我,发表了那些文章,挣了不少钱吧!持这种态度的人,他们真的是不了解我的人。写作不只是为了自己,也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美丽的家乡;还有家乡人们的纯朴憨厚。

还有人劝我,既然挣不到钱,为什么不放弃,种好你的地;养好了你的羊;过好自己的日子多好啊!其实,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贡献,才算是真正的成功。而不能用他拥有了多少财富来衡量。近代艺术家宗教家李叔同,他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多领域开中华文化艺术之先河。可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穿上了白衲衣,断绝尘缘,超然物外,变成了宗教法师(弘一法师)。可那首《送别》却在红尘中永远的流传着:“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也有人问我:这么多公众号,你怎么就选择了这个呢?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喜欢乡土气息;喜欢这里的校园情感;最好的是我在这里能够重新开始,学习和进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却是未必都有价值,都能实现。可如果你的理想和抱负不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他终究有一天会实现的。

想着想着,咱乡村真的是越来越漂亮了;干着干着,这梦想真的就一点点实现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彼天下寒士尽欢颜。杜翁几千年前的梦想,在今天的人们身上竞真的实现了。这是中国人辈辈努力的功德,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向大众普及的结果。我们有的是题材,也应该写出来,把它传播出去。就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话作结吧:千学万学学作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王玉哲,笔名圆梦,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步古沟镇西庙宫村农民。一个从事绿色种养的小农户。

—— E N D ——

图文编辑:陇上光明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