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展望——参加2020年全国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交流会的印象

 无知一熊 2020-11-28
有幸参加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主办的 “2020年全国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交流大会”(厦门,2020年11月24-26日)。这是一次技术交流盛会,收获颇大。

(一)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大势所趋。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的普遍推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将越发重要,并将成为物质利用的一个重要项目和垃圾分类处理的一个产业分支。预计到十四五末,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将达到100万吨/日(3.6亿吨/年),厨余垃圾清运量有望达到20万吨/日(7300万吨/年),需要建成投产400座设计能力500吨/日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前景,与干垃圾资源化利用前景同等重要,决定垃圾分类处理的前景。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内在逻辑是厨余垃圾含有一定量的固料可供转化为动物饲料、有机肥料和沼气、乙醇等生物能源。固料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基础,直接影响厨余垃圾的资源价值。20%TS的厨余垃圾制沼发电的发电量可达72%混合垃圾(50%TS)焚烧发电的发电量,厌氧发酵制沼发电的发电效率(40%)高于焚烧制汽发电的发电效率(20%),沼气热值约是1.5倍混合垃圾的干基热值。
(二)降低处理单价(财政补贴)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判断分类后垃圾处理的综合单价是否降低的关键在于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处理单价是否低于分类前混合垃圾焚烧发电的处理单价,是目前社会比较关心的话题。如果推行分类导致垃圾分类处理的综合单价高于不推行分类时混合垃圾处理的综合单价,推行分类便会遭到社会诟病。处理单价是垃圾处理及处理过程产生的三废的治理所需要的财政补贴。
当前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存在流程长、运行参数欠佳、价格高等缺点,急需着手解决以下几个影响处理单价的问题:
(1)简化工艺流程,尤其预处理流程;
(2)减少三废(废水、废渣、废气)治理成本,要主动减少三废产量,要提高三废治理效率,要提高三废及其治理产品的利用率,如用沼渣生产有机肥、饲料等,用沼液生产液态肥等,完善产业链;
(3)提高厨余垃圾固料的资源转化率;
(4)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如厌氧发酵的容积产气率,优化运行参数;
(5)提高沼气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6)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将沼气提纯并回收二氧化碳。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应走规模适中、流程简短、价格低廉的道路。降低处理单价(财政补贴)是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生物转换尤其厌氧发酵和厌氧/好氧联合发酵是主要方向
大中城市宜建设大中规模的集中处理设施,偏远地区宜采用中小规模设施就地就近处理
中小规模(100吨/日以内)、厨余垃圾以生料为主时采用堆肥处理方法;规模较大时采用厌氧发酵制沼方法;有条件地区可以采用厌氧发酵制沼和好氧堆肥联合处理的方法。
堆肥的主要障碍是堆肥的出路,急需制定厨余垃圾堆肥的技术标准,打开堆肥的农用市场,完善产业链。
厌氧发酵制沼的主要障碍是沼渣沼液产量大。需要采用干式、半干式厌氧发酵转换,提高固料转化率,提高沼液和中水的回流率,主动减少沼渣沼液产量。采用厌氧发酵沼渣与厨余垃圾(或其他有机垃圾)联合堆肥,解决沼渣出路,降低沼渣处理成本。

优化发酵浆料的含固率、沼液回流率和中水回用率等参数是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提高发酵浆料的含固率可显著减少沼液产量,增大沼液回流率也可显著减少沼液处理量。下图给出了厌氧发酵外加水、沼渣、沼液(纵坐标)与发酵浆料含固率(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希望部分外加水直接回用沼液,其他部分则回用沼液处理后的中水,尽量减少外加水比列。

(四)动物转换是一种有益补充
厨余垃圾动物转换(动物饲喂)是农业经济时代垃圾自然生态处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当今在农村地区仍有使用价值,值得重视。食物废料直接喂养鱼类和鸡鸭猪牛等动物,食物残余喂养蚯蚓、黑水虻等并与种养殖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必须走好第一步,秉持“利者,义之和也”精神,奠定工艺技术、建设运营模式和基本价格的基础,推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其产业可持续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