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盘A股20年历史有感 最近为了复盘过去的A股历史,主要看了这本书: 里面比较详实的还原了2000~...

 墨子语 2020-11-28


里面比较详实的还原了2000~2017年A股的大事件、宏观经济和行业涨跌情况,感谢作者提供的历史数据。虽然有些观点不敢苟同,比如说作者认为ROE是衡量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指标并且权重非常大,而我则认为,ROE是一种滞后的指标,是优秀公司经营下来的必然,是一种结果。

还有些其他观点我也不认可,不过每个人看待市场的角度不一样,从这本书里,我快速的得到了需要自己做很长时间基础调研才能得到的历史资料和数据,这就够了,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整理。

看完整本书,并且结合我这几年的思考和数据拓展,最深的感觉用一句诗就是——“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此句原意指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萍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巨浪从海上诞生,开始时从细小的波澜积聚,最后会发展为惊涛巨浪。

当前状态的A股,就是这种状态,一切都是开始的开始,波澜壮阔并且持续周期非常长的大行情序幕,才徐徐拉开。

以下是看完书再结合我的数据扩展,形成的一些思考:

1、2014~2015年肯定是X浪。

之前在多个文章里面我们说到上证过去30年的历史如果按照波浪理论的浪型划分,大级别可以分为:

如上图上证的月线,第Ⅰ大浪是从上证在1990年开始的95点到2007年的高点6124,之后从6124开始,上证经历了为期11年的大级别调整Ⅱ浪,直到2019年初的2440点结束。其中这个大级别的Ⅱ浪的结构是ABC-X-ABC的结构,非常复杂,延续时间非常长,其中最关键的划分是2014~2015年之所以是X的划分(很多波浪分析者把这里定义为一轮新的行情的开始,也就是Ⅱ浪的结束点是2014年7月份,而我们则持不同观点),我们之前给的定义不太具体,只是模糊的认为结构不对,但是从上面这本书里以及查了更多的数据后,可以非常肯定的判断2014~2015年是一个X的反弹,而不是大级别牛市的开始,这一点我后面会详细说。

然后上证依照上面的划分,从2440开始,步入了大级别的Ⅲ浪牛市行情,为期时间会以十年为周期去算,这里面肯定会有次级趋势的回撤和回调,但是相对于更大级别的牛市Ⅲ浪的背景,回调一定是其中的次级趋势。

至于上证的高度,一定会超过X的高点5178和Ⅰ浪的高点6124,未来10年破万点是起码的。

以上这些结论,是之前文章里面我们反复说过和讨论过的,今天笔记不是为了记录这些结论和论证,今天着重说说为什么看完上面这本书,我找到了2014~2015年可以肯定归纳为X浪的依据。

首先,当时的宏观经济状况基本面根本不支持走起来一波牛市Ⅲ浪。

2015年几乎是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刻,全面的经济指标出现显著下滑。

“2015年全年中国GDP实际增速6.9%,增速比2014年继续下行0.4%,中国GDP增速正式进入“6时代”;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10%,较上年大幅回落5.7%,投资增速出现了严峻的下滑趋势。其中,制造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全面下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2014年已经大幅下滑9.3%的基础上,2015年进一步大幅下滑9.5%,已经接近零增长。

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6.1%,增速较上年下降2.2%,全年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2.9%,增速较上年大幅回落11.4%,是自1999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同比增速10.7%,增速比上年下降1.3%。出口累计同比增速-2.9%,增速较上一年下滑9.0%,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2009年外出口增速首次负增长。”(以上文字节选自《追寻价值之路》,部分有删减)

这种基本面情况下,如何能产生一波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牛市呢?

我们都是知道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14年~15年的市场,与经济状况却是严重背离的。这不符合波浪和技术分析里面的任何“印证”。所以我们从基本面上可以看到那轮行情,是一波X反弹浪。

反观05~07年那波牛市,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Ⅰ浪行情的高潮,我们看到当时的GDP连续三年超两位数高增长:

并且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在那几年都非常优秀(如下多图):

连2005年7月21日才开始的汇率制度改革后的RMB,都显著的步入升值通道:

而经济基本面体现在公司盈利水平和上证ROE上,05~07年也是波高峰:

上证年度ROE

“2006年中国经济的运行状态可以说近乎完美,“高增长、低通胀”的美好预期在实现,经济增速加速上行,政府和市场普遍担心的“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低位运行且有所回落,全年CPI累计同比增速仅为1.9%。企业经济效益情况也非常好,工业企业和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均大幅回升,没有出现2005年时“宏观好、微观差”的问题。综观2000~2017年的中国经济运行状况,笔者感觉2006年的情况应该说是最好的,没有之一。”

通过上述来自《追寻价值之路》作者的评论,进一步论证了那时候的基本面状况之完美。

我这里不是说牛市与经济基本面存在必然关系,只能说基本面条件好是牛市的充分条件。这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相互印证”,也是技术分析的鼻祖Charles Dow对于技术分析最初衷的应用——“股市是反应总体趋势的晴雨表”。(技术分析的本质(2.0)

股市往往会提前反应经济基本面的情况,但有部分时候也会滞后。这也是为什么在股市里,因果会经常展现出混沌的态势,你以为的因其实是果,你以为的果反而是因。

但总体来讲,基本面与股市之间,存在某种关联,而这种关联性或者相互印证性不会像2015年那般显著不一致。

其次,14~15年的生产力背景并不支持一波大行情走起来。

人类社会历史上总共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蒸汽革命,第二次是电气革命,第三次是信息革命,我们现在正处于信息革命的更高阶突破阶段。(信息革命细分为三段:PC--移动互联--万物互联)

而在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都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巨大的进步。在万物互联之下,我们才能引发所谓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以上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大背景,讲这个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即回到道氏理论那个最初的应用——“股市是反应总体趋势的晴雨表”。

美国之所以能撑起持续数十年的牛市,是因为过去几十年里,尤其二战后,其代表了人类生产力的最先进方向,全球最大的企业、最高端的技术,几乎都被美国囊括其中。同时,最优秀的公司,也都被美股纳入指数了。

美股的不断新高,是有其基本面和生产力水平做支撑的。而我们去观察欧洲、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股市,也能显而易见发现这种规律。具体的例子我这里不举例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欧洲各国和日本的GDP和股市之间的联系,基本都是国家势力和发展最强盛的时候,股市最繁荣。

这就是股市与广义的“基本面情况”之间的相互印证

我们再言归正传谈一下为什么14~15年是一波大级别X反弹而不是反转。

大概从2010年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信息革命的第二阶段,即移动互联时代,这种变革是从两方面推进的。一方面是随着通信基础设施的完善,我们进入了3G和4G的时代,移动互联网连接的速度越来越快。另外一方面,也是苹果划时代的产品——iPhone4的出现,手机进入了真正的智能终端时代,加速了这一过程。

但是全球范围内来看,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红利,事实上只被两个国家系统性的吃到了,即中国和美国。

我们产生了一大批国产化的手机厂商和移动APP创新应用,美国则掌握了手机上游生产更高精尖的软硬件技术。这种红利在微观公司层面的体现,便是中美股市过去十年成长起来的很多十倍股和独角兽,都是出自移动互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而传统PC领域的巨头,如果没有积极的参与移动互联网改革,则会错过整个时代。比如我国往日的巨头联想和百度,美国的惠普和戴尔等等。

这些都是所谓“历史的进程”,很多人都懂,我们不在这里赘述了。

但是“移动互联”这种信息革命二期的产物,所带来的的生产力水平进步,在人类历史上还是一轮“小气候”,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有限,也就是说创造了一些小的增量蛋糕出来。这种拉动作用,在全球经济范围内,并没有多大起色。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不支持14~15年走起来大级别的Ⅲ浪行情。

于是我们借此,可以引出第二个主要观点:

2、全球经济在08年之后,一直在消化经济危机的影响,消化了有十余年之久,只有美国通过“铸币税”把危机转嫁给了全球,但是其最终影响结果和形态,我们现在依然看不到。

关于这一点的部分依据,参考权威人士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里面有很完整的危机后影响的数据,虽然那本书里面没有明确说我们一直在08年的调整里。

但是你从近些年货币去杠杆、财政去杠杆的各种收缩战略,和身居更高位的权威人士一系列“防止”的政策,能看出来,纵然是像我国这种经济体,依然在用十年时间消化08年之后的余毒。

从宏观经济数据上,上一章节里面的那些图表,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GDP增速、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总额等等宏观指标,体现出的都是经济在08年之后大趋势全是下降的,纵然09年被“4万亿”带起来一波复苏,但也难敌更大级别的衰退趋势。

我国已经是全球规模经济体里面发展速度最快的了,其他国家就更不必说了。

股市上面则更直观,A股上证十年不涨,其背后有指数权重错位的影响,另外也有其占权重最大的顺周期品种银行地产、有色煤炭汽车等,在过去十年也几乎都是在不断杀估值的过程里面。其中最权重的银行股,已经跌到历史最低分位了。(相关延伸阅读:银行的大周期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全球股市更是经济基本面的缩影,除了美股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红利发展下的不断新高外,其余的世界主流国家,无论英法还是日韩,股市都走的非常纠结,过去十年股市要么没超过要么刚超过08年危机之前的高点,其中陷入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的代表意大利等,其股市更是离07~08年高点相去甚远,感觉非常难回去的样子。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现在唯一仅剩的发动机,也是过去十年欧洲国家里面股市走的最好的。

我们看到,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这个余毒基本上已经把欧洲给拖垮了,用了十几年时间,依然没有见起色。中国目前的状态是,已经基本软着陆了,随着我们一系列供给侧改革和“去杠杆”,现在已经恢复了元气,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引擎,而且今年会成为全球主要国家里面GDP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

美国本来已经差不多恢复了,但是由于科技进步速度缓慢带来的存量博弈,民粹主义也伴随欧洲而兴起,这样会进一步加剧存量博弈的激烈程度。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社会底层结构出现了很多问题。

欧美这次的疫情导致的混乱和无序,全都是在过去十年这种大的全球经济“囚徒困境”背景下的必然。

而美国在疫情之下,又开始走“印钱”救助的老路子,用量比08年更快更狠更猛,现在具体是什么结局,没有定论,只是这种方式一定会损伤其信用根基,当全世界都不再相信美元信用,那美元霸权的最终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灯塔国还能继续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么?

这些问题,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复盘完过去的A股历史和近些年全球大事件,还有一些结论,篇幅原因,我先简单这里列一下,等后面有时间再详细论述。

3、把14~15年定义为X的重大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解释现象。而是我们中国股市和经济,在经历了为期十几年的调整后,这轮新的牛市起来的力度,会非常大,周期也会更长。这一点既是波浪的大Ⅲ浪特性,也是我们经济当前去完“余毒”后的基本面,可以找到相互印证

4、所有顺周期的品种,银行、保险、券商、地产等代表的大金融,有色煤炭、建筑、建材、汽车、机械等代表的大制造,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股所代表的生产力进步,全都会在大Ⅲ浪里面有所表现,只是其崛起的时间和受益方式不一样。但是背后的大逻辑都有一个背景——东方大国崛起的经济复苏和东西方力量再平衡

5、大级别趋势不容易起来,而一旦起来,是不易扭转的。这个规律几乎可以应用在任何市场甚至人类社会活动中。

举个最贴近的例子,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大趋势起始于1998年的住房制度货币化改革,这种大级别趋势一直延续至今,中国居民主要资产大部分配置在房地产上面,而且每年依然有不少新增入市的资金。

而鲜有人知道的是,从03~04年开始,国家就各种途径和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了,每次管控都是“力度空前”,每次舆论短期的风潮都是“房价涨不动了,要跌了”,而这过程里如果你真的信了,你将会错失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最大居民财富红利。

趋势一旦起来,非常难逆转。各类调控不行、货币政策不行、限购也不行,大级别趋势有其内生成长性。人类思维有惯性,行为有一致性。

那中国房地产市场趋势结束了没有?

当然没有,但是已经过了上涨斜率最陡峭的那个阶段了。也就是过了“买房就涨”的普遍性受益阶段。用A股机构投资者的话来比喻就是,“普涨行情过去了,下面是选择α的能力,结构化行情。”

如果要用波浪特征来解释房地产市场,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显然过去了大Ⅲ浪阶段,开始进入第Ⅴ浪阶段了,上升斜率会趋缓。

6、疯狂之上是更疯狂,悲观之下是更悲观。股价永远不会仅仅停留在合理的位置。

我们看一下998之后的一波走势:

这是上证05年6月初见了历史大底998之后的走势,涨了两年的牛市,到2007年5月底的4335点,从技术上,我们也能看出来一组很完整的12345浪结构的驱动浪结构。而从估值上,上证已经有43倍的市盈率了。俨然脱离了基本价值,开始进入疯狂博傻阶段。

并且,这个图的的高点附近,技术上明显有种头部的迹象出现,理性的参与者也许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离场了。但是。。。。

上证在这个结构之后,市场又疯涨了五个月,直到见到6124点才真正意义的见顶。所以,牛市的顶和熊市的底,都是事后定义的,身在此山中的我们,有时候会很难判断和抉择。

2007年5月的4335点,技术上已经像是筑顶了,估值已经上天了,该不该走??如果走了,会错过4335~6124这1700多点的行情,好大一块肥肉啊。但是如果没走,彼时彼刻,你怎么知道还有一大段在后面等着你去吃呢??

这些问题现在也许不当紧,也没有深入讨论的必要,但是复盘历史是为了让自己更智慧,身处新一轮大周期起点的我们,早晚有一天,会遇见这种“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的抉择。

7、多读书,开卷有益。一本书里面有那么几点能启发你的思考,就够了。每个人都有思维局限性,但万万不可固步自封。如果你不同意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或者觉得他是错的,试图去思考下他错在哪了,分析他为什么会错,反而会对自己更有益。如果论证下来,走入死胡同,那很可能你自己的观点是错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本文只是个人的一个读书与投资笔记,更多用于记录思考,不一定对。不构成买卖建议,欢迎留言交流。图片和数据来源于网络和Choice,再次感谢《追寻价值之路》这本书提供的数据与历史记录,完善了我的投资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