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对指数基金,是不是就能在股市里“多活几集”?

 奔跑吧马 2020-11-28

投资指数基金,听起来好像是比较容易的一种参与股市的方式,理财专家会推荐说“选择一只指数基金,买入并持有,长期就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实际上,市面上的指数基金超过1000只,从中选择一只指数基金,也要花费一定的功夫。

指数基金种类各不相同

说到指数基金,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等这类大盘指数的基金,这些都属于宽基指数基金,也是指数基金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

宽基指数是指成分股覆盖面较广、具有相当代表性的指数基金,一般包含的行业种类较多,例如大家熟知的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创业板指数等。基于这类特征,宽基指数的成分股数量往往较多,单只股票的权重偏低,投资目标更为广泛。

选择宽基指数基金,关键在于选择所跟踪的指数,了解各大指数主要涵盖了哪些股票,以下就是沪深股市主要指数的一览表。

另外,与宽基指数基金相对的还有窄基指数基金,这类基金跟踪特定的指数,主要分为策略类、风格类、行业类、主题类的相关指数。如以行业指数为例,包括医药卫生、信息科技等等,因为只选择相关行业或主题,剔除了其他股票,所以它可选的范围相对宽基要小。一般来说,窄指数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会在基金的名称中体现,投资者一看名字就知道大致的投资范围。

选指数基金要看偏离程度

无论是宽基指数,还是窄基指数,每个指数可能都有好几只不同的基金,该怎么选择呢?

投资者在选择主动型基金的时候,可能会看收益率、看基金经理、看评级等等,但对于被动指数型基金,其实我们更要看的是“跟踪误差”。这是因为我们投资指数基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超额收益,而是获得与基准指数相同的收益。

衡量指数基金对所跟踪指数偏离程度的有两个指标,一是跟踪偏离度,就是字面意思,衡量指数基金与跟踪基准的差距大小;二是跟踪误差,衡量偏离的波动大小,也就是说每天的偏离程度也可能有大有小,其中的波动程度就是跟踪误差。

指数基金大多都会在《招募说明书》中写明这只基金目标的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如某ETF写明:“本基金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 0.1%,年跟踪误差不超过 2%。”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既有可能符合设定的目标,也可能不符合,投资者可以看基金每个季度出的季报,其中会显示季度业绩的比照。

投资者自己计算一定时期内的跟踪偏离度也并不复杂。比如在一年内,沪深300指数上涨了20%,而一只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只上涨了15%,即出现了5%的较大的跟踪偏离度。投资者只需要把一定时期内基金净值的涨跌幅,与跟踪指数的涨跌幅相比较即可。

那么,指数基金既然仅仅是被动跟踪指数的,为何还会产生偏离和误差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额申购赎回、股票分红、指数成分股变动和基金费率等。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相对主流(成分股的流动性较好)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较小。

所以说,如果想选到根据误差较小的指数基金,还有注意基金的规模,尽量避开规模太小的产品。此外,一些冷门指数成分股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偏离的可能性就更大。

增强型指数基金

虽然大多数指数基金都属于“被动”运作,但还有一小部分加入了基金经理的主动策略,力求超越跟踪指数的收益率,这类产品被称为增强型指数基金。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共有1196只指数型基金,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995只,增强指数型基金201只。

在基金设定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和年化跟踪误差阈值上,增强型指数基金通常会设置得比被动指数基金更高,被动型指数基金的日均跟踪偏离度定在0.1%~0.5%之间,而增强型指数基金则通常在0.35%~0.5%之间。年化跟踪误差方面,被动指数基金通常设定在0.4%~6%不等,而增强型指数基金则或高达8%。

那么增强指数型基金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增强”呢?以沪深300指数为例,从今年的数据来看,沪深300的涨幅为18.56%,跟踪沪深300的74只增强型指数基金中,有70只超越这一涨幅,占比达到95%。而在2018年,全年沪深300指数下跌25.31%,39只增强型指数基金中有33只小于这一跌幅,占比达85%,不过这些基金中上涨仅1只,涨幅为0.48%。

从以上数据来看,大部分增强型指数基能起到“增强”的效果,不过同时也需注意,这类基金的费率比被动型指数基金更高。投资者可按需选择。


(执行主编:张瑾;责任编辑:俞骎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