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池诗社】《匡天龙 散文三则◎ 回忆童年》

 Jennifer鲍子贤 2020-11-29

❁ 01 ❁

我们上大学时给父亲母亲写信打电话

文/匡天龙

记得以前上大学时,每次离开老家回省城武汉市里时,父亲母亲都要叫我打电话写信给她(他)们报平安,现在电话很少打了,直接在微信上给父亲母亲发上:“平安到家。”报平安这件事,在不同的年代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珍贵的亲情。

在通信不发达的年代,人们是靠带口信报平安,也就是所谓的“凭君传语报平安”;若是想更为保险,大抵通过信件,也就是家书来报平安。我在省城读大学时,每次离家,父亲母亲总会说:“到了学校,写封信回来,报个平安。”我每次到了学校,安排好后,会马上写信回去,虽然那时要一个星期父亲母亲才会收到,可信一旦寄出,我的心就像父亲母亲收到信一样踏实,开始想象父亲母亲收到我的信时那高兴的样子。记得大四那年,我提前到校接新生,当把新生接待任务完成后,离家已有半月之久,我这时才想起给父亲母亲报个平安。还没等我提笔给父亲母亲写信,已经收到了父亲母亲寄来的信——匡天龙:半个多月了,还没有接到你的来信,我和你爸爸非常担心。是不是路上出了问题?是不是学校有什么事情?是不是生病了?……字里行间,可以想象母亲和父亲当时的担心。儿在外,母担忧。信飞至,平安到。

后来,家里通了电话,信便不再写了。不过,每次看到那些保存下来的家书时,还是觉得很温馨。再后来,我的儿子长大了,开始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每次离家,我和妻子都会去车站送她。在候车室时,妻子每隔几分钟就要问儿子:“饿不饿?我给买面包。”“妈妈,我们刚吃了饭,吃不下了。”一直等到儿子要检票上车了,妻子还不断叮嘱:“火车、高铁走到了哪里了,发个微信给我们,发个位置。记住哟!”儿子说:“好的,我从上车开始,就让你知道我都到了哪里吧。”

在时间的长河里,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牵挂亲人的方式在变,牵挂的心却不变,牵挂的亲情永远不变,只是等待“凭君传语报平安”啊!

初稿写成于我们的家乡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洪湖岸边洪湖镇汴河街道匡家祠堂村;
稿成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江南离骚湖湖畔屈子屈原吟诗阁说诗楼天问斋金火学校。

 ❁ 02 ❁

母亲做的端午粽子还在飘香啊

文/匡天龙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逢一年粽叶香。那粽叶的清香穿过大街小巷,走进家庭院落,沁人心脾,惹人心醉,在千载之后的今天,仍镌刻着传统和文化的印记。

每次闻到粽叶的香味,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想起了爷爷奶奶和我讲端午节的故事,在我的手腕、脚腕,还有脖子上拴上五彩线,再戴上一个香囊。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哪怕是没什么文化的奶奶,都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没错,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它沉淀着深厚的文化。

记得每年端午前,门前就开始有叫卖粽叶、糯米和大枣的吆喝声。母亲选材料最为精细,毕竟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粽子的口味,买回来的粽叶要先泡上半天。母亲将泡展的粽叶拿在手上,向上交叉折叠,然后将已经泡好的糯米放在折起的粽叶里,再塞上两个大枣,从上面反方向折一下,糯米和大枣就包裹起来了,最后再将它系起来,一个漂亮的三角形粽子就完成了。母亲包粽子就像变戏法,动作是那么熟练、轻盈。我看着也不由得动手学起来,但常常是包不成样子,母亲又手把手教,因为只是一时好奇,终究没有学会。家里每次都要包很多粽子,直到把铁锅装满。我在一边不停地问母亲什么时候能吃到。母亲说:“想吃了?给你嘴上先画一个。”每次粽子出锅后,母亲总会将粽子分成好多份,然后让我们几个小孩往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家去送。不管人家包没包,不管人家有没有,总会送几个。此刻,粽子不仅是美味,更是乡邻、亲友之间维系情谊的纽带。

端午前后,街巷里总洋溢着甜甜香气,让我不由得怀念起母亲包的粽子。当年只有端午节可以吃到的粽子,现在已经成为平日常见的食物,一年四季都有,超市小摊随处可见。但当端午节来临,心里总会想起随母亲一起买粽叶、包粽子的情景,也总会想起盼望吃粽子时的急切心情,更会想起已去世,希望我们过上好日子,为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但不论过节的方式如何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

初稿写成于我们的家乡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洪湖岸边洪湖镇汴河街道匡家祠堂村; 

稿成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江南离骚湖湖畔屈子屈原吟诗阁说诗楼天问斋金火学校。


  ❁ 03 ❁

远去的炊烟是我们永远的乡愁

文/匡天龙

月是故乡明,近乡情更怯。不见炊烟时,不敢问来人。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村里,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便是那一年四季都缭绕着的亲切温暖的袅袅炊烟。日子过得真快。屈指算来,自打十八岁那年考上大学起,已经离开家乡北漂、南漂三十多年了。人在外漂泊的时间越长,思乡的情绪就越浓,这种情结随着年龄的增长,如陈年的老酒般愈发醇厚。

故乡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乡风古朴,民情醇厚,是祥和而宁静的一方偏僻之地。当年,家家户户的一日三餐,全靠柴草烧煮,于是,屋顶上的炊烟,就成了村里最平常的风景。人们把炊烟看得格外重要,一缕炊烟起,就证明有个温暖的家。如果没有炊烟升起,也就意味着一家没有了生机。有烟即是福,守住这一缕炊烟,就意味着拥有一个家的温暖。

乡下的炊烟是一根长长的绳索,牵着饭菜的清香;乡下的炊烟是一根牢牢的绳索,无论在哪一个角落,都不会迷失家的方向。那吱吱作响的炒菜声,那灶膛里噼噼啪啪的火苗声,那冒着腾腾热气端上桌的香喷喷的大锅饭菜,那母亲灶上灶下忙碌的身影,那被火苗映红的父亲慈祥的脸庞,无一不构成故乡淳朴而绝美的风景。

一个人生活在异乡,往往是一边行走一边怀想,偶尔遇到一处老宅,一处与故乡草木相似的溪水,虽然,也会凝望良久,乃至泪眼迷离。或许,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喜欢怀旧,而那种浓浓的真情,那种血脉相连的亲切,又有哪一个游子能够遗忘和摒弃的呢?还是老话说得好,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远去的炊烟是我们的乡愁。我们永远的乡愁啊!

初稿写成于我们的家乡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洪湖岸边洪湖镇汴河街道匡家祠堂村; 

稿成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江南离骚湖湖畔屈子屈原吟诗阁说诗楼天问斋金火学校。


【作者简介】  

匡天龙,笔名流沙江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中秋节生人。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洪湖镇汴河街道匡家祠堂村人,有著作多部。现在是广东省广州市金火学校校长。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来稿要求原创首发,健康有新意,配有图文,作者简介。若文抄袭,文责自负。 



图文若涉及版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来稿速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