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泾县文史随笔:夏浒溪

 宣城历史文化 2020-11-29

夏 浒 溪 文 史 随 笔

徐劲华

微信版第839期

夏浒溪——现名中村河,泾县境内青弋江支流之一,全程长近20千米,贯穿泾县西乡中村全境。

其上首两脉源溯芝岭、冰山,出大坑、小坑汇于郭峰冲家潭,溪流跌宕蜿蜒而出,经秋阳、石桥、中村、清水湾、蓝山而至章渡古镇肩右切入主流。

冰山是夏浒溪的北脉发源地,北接南陵、西连青阳,是方圆近50平方千米的丘陵山脉,平均海拔约600米。山谷深处人迹罕至,只见古树森森,枯藤牵连,原始荒莽,云遮雾罩;多有猛兽出没,时闻溪流潺潺;源头为一挂四五米高的矮瀑,旱时滴水丁丁,雨季满瀑奔腾;出八九里地至冰山村,土墙石瓦、挂阶矮楼,别有一番风情。

上溯六七里山肩有冰山洞,皖南事变后,为朱农、洪林游击队栖身之处;文革初期,曾为王震将军与王乐平书记避乱之地。东出三四里即为小坑半坑里,溪过川山桥,就到了钻水滩了,到了旱季,这段约五华里的河道不见水踪,令人纳闷。再往下过了柳溪村、黄栗树、背屋村,就到了郭峰村的冲家潭了,在这里与大坑水相汇,形成夏浒正流。

大坑水的源头在芝岭脚下,翻过芝岭即是青阳宋冲。芝岭東望,左首是青坑,抵接冰山尽头;右首是灰坑,毗连田家山、黄柏岭,与太平相壤。岭脚下溪流汇四五处分支,皆青碧如翠,冷玉寒冽;若寻踪而上,必可见清泉细瀑,挂崖滴珠,林木深处,溪唱鸟鸣,不绝于耳。此地与冰山、阳坦坑、黄柏岭等地山峦连城一片原生态区域,林木葱郁、竹林如涛,资源丰沛,盛产茶、炭、榧、丝、香椿、丹皮、各类珍稀药材;矿产资源有片岩石、白云石、花岗岩、石灰石、黄蜡石、铜、锡、银等。

溪出十余里,即到白果树、梅村、磕契里,这是一片毗邻美丽的村落,每到四月初,丹皮(俗称白牡丹)花开,两岸坡地山垄白云片片,白卉点点,清风拂来,馨香阵阵,无限风光令人迷醉。出磕契里、三甲园,即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梅村水库,蓝湾浮碧,青绿如玉,如一块瑶池遗落的翡翠镶嵌于两山夹谷之间。水库下的村落有阴边、社村,出五里至黄金田、长冲里、莲花形,溪水即入冲家潭与小坑水合并。

合流的夏浒溪流经学屋村、葫芦墩、秋阳村、下徐村、梅里村、石埠桥、西瓜墩、中村董家、清水湾、汤家、骑马楼、五甲里等十几个自然村落,出夏浒口汇入青弋江。

纵观夏浒溪一域历史,因此地偏僻,山脉纵横,荒蛮丛莽,人烟稀少,尽管三国时期即析安吴为泾县治所,夏浒溪入江口即在安吴下首不足五华里处,安吴县治直至唐武德四年仍存,且宋时中村地界也有义下乡(有中村、夏浦、水南等十七里)的区划分属,但具体情况已不可查考。

自宋末始,由闽、浙等地外迁来此地的移民逐渐增多,但因那时生产力落后、自然资源匮乏,也只有豪门大族才能据守扎根。至元代,中村全境上、中、下三段地域分属王、徐、董三姓所占有。查此地大姓王、徐、董三宗世谱可知,真正开发期应该由宋末元初始。最先来中村的是江西海口董姓(1111—1118),落脚中村董家,从蓝山至董家沿溪两岸皆归董姓;其次为浙江龙游徐姓(1120-1127),落脚郭峰,后以秋阳、龙山、石桥为中心向外发展;然后是寨峰(祁门王璧裔)王姓(1260-1294),落脚郭峰,向大坑、小坑及银峰发展。其后,虽陆续有梅、汤、黄、欧、孙、肖等姓进入,但因这些姓氏人口稀少,未见显绩。

据董氏宗谱记载,中村董氏始祖乃是江西德兴海口人,董申第十一世孙董知达字百亨,排行廿五,故又称廿五公。在北宋政和年间(游贾于池、宣之地,觉此处山水秀美,土地丰饶,遂先乐居泾川五城山下的长源里,不复返乡,后徙居中村夏浒溪河边,至今经40余代繁衍不息,诗书礼家,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据传,董申第十八世孙(?)董九、董储兄弟二人性情豪侠,悌孝笃诚。明景泰五年(1454)鞑靼边警,兄弟二人各输粟米五百石于朝廷,第二年,江南大饥,二人又各出千石粟米赈灾,得到朝廷嘉奖,授冠服,建义坊门。其时董储长子董胜(字万良)去京城替伯父、父亲领取旌表,回来与二老说京中之事,曰:“满朝缙绅尽是读书人,富不足多也,当举子业。”二老深感其说,于是斥巨资在蓝山岭耸壁寺旁构建“玩易书屋”,重金聘请学问渊博的举人徐旭(字启东,号朴轩)为师,教育子侄学习深造。明清两朝以下,载入县志的有:董纲、董杰、董银、董珆、董鈜、董珪、董南斌、董国、董基、董冠、董九秀、董越、董国庚、董瑚、董觉、董洪、董九裔、董永瑞、董羽等。

据徐氏宗谱载,泾川九徐始祖徐亮,字懋忠,浙江衢州人(新安派叙伦堂),宋元丰七年甲子生(1072),弱冠由郡学领乡荐,三举登大观己丑贾安榜进士,授迪公郎,转任大理事评事,以高风亮节名闻于时,曾与权相抗衡,被誉为“直干之臣”。在“靖康之变”中,徐亮避至宛陵(今宣州区),后徙居泾县水南郭峰山下,晚年自号郭峰老人。后经八百八十余年的繁衍生息,扩为泾川九徐望族。明清期间人文荟萃,其中较为显耀者如徐榜、徐旭、徐豫成、徐茂如、徐述斎、徐开禧、徐屏如、徐梦舟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徐榜与“午朝门”的故事。

在石桥村东路口,沿溪通行大道上,建有一座通衢楼亭,门楼嵌砖雕“天堑守要”四字。门楼的建筑规格不同一般,两层飞檐翘角,仿皇宫午门式样,门楣上镶嵌有雕镂双龙盘珠。其中悬一竖匾,上书“御评(两字横排)天下文章当以徐榜为式”。硃底金字,巍巍壮观。门楼斗拱均为六爪式楹柱棁托。村民称“午朝门”。这里的“午朝门”当然不及北京的宏伟,但其结构形式基本相似,人们途径此地,必须武将下马,文官落轿。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中村士子徐榜在进入廷试之前,万历皇帝看了徐榜的应试文章,爱其文词优美,曾御批:“天下文章当以徐榜为式”,准备点他为状元,特地把他的文章抽出,插入靴筒内准备回宫再欣赏一番。谁知当日回宫醉饮,次日登殿钦点时,竟把靴筒内的文章忘得一干二净,点了别人为状元。当晚脱靴时,才发现徐榜的文章,皇帝懊恼,但已无法挽回。

徐榜中进士后,有一天在皇宫前观赏午门,徘徊良久,万历皇帝便问徐榜有什么萦思惦念。徐榜便跪拜奏禀:“臣有老母在堂。曾几次对我说:泾县距京城千里迢迢,云山阻隔,你到京城如果看到皇家的午门,要仔细观看,回来向老母细细介说,以广见闻。”皇帝听了这番奏禀,便说:“这有何难,朕赐你回家建造一座午门就是了。”徐榜俯首谢恩。后来皇帝又赏赐了木柱4根,徐榜衣锦还乡后,就建造了这座午朝门。

随着徐氏的不断壮大,中村境内已不能再容纳下这么多人口,遂向全县其他地方发展,迁徙地依次扩展到:云岭南堡、北贡沙湾、黄村陷田、黄村承流、安吴大路、丁桥后山,茂林黎竹,南容高坦、濂长,铜山,厚岸乌城,包合齐甘,昌桥芦塘,琴溪旵山等并向外地发展,从而形成了有名的“泾川九徐”望族;明清时徐氏名人有:徐时、徐冠、徐仁、徐瓉、徐浩、徐溶、徐淡、徐榜、徐仲柱、徐应第、徐贤、徐旭、徐廷、徐沫、徐如玮、徐琥、徐良名、徐良铁等。

据《郭峰王氏世谱》记载,郭峰王氏始祖昌三公于元世祖至元年间(1260-1294),由寨峰赘梅氏卜居郭峰平田,开基立业,繁衍生息,遂成郭峰王氏一望脉,明清时递升为“泾川十三王”大族之一。其蟠居范围为郭峰学屋、葫芦墩、背屋、黄栗树、黄金田、柳溪、社村、阴边、三甲园、磕契里、小坑、冰山、珠山、银峰坎上、庄里、听上、菜花塘等地,其鼎盛年代为明嘉靖至清乾隆时期,“喜其间大家巨族绣错接壤者良难指屈,而王之族尤于泾为著姓,盖其蕃也”(徐开禧序语),“王氏散处如星罗棋布如竹苞松茂,无一处不烟火千万人文蔚起焉”(洪乘轩序语)。明清两朝拔取进士、贡生、举人者数十人,载入县志名录者有:王文华:明万历年间迪功郎丞浙江绍兴府嵊县事、王永达:明代潼川州知州、王永刚:明代义安县主簿、王仁原:明代,经廉衞、王友贤:明代主桂林邑、王文诏:明代任圻幕府;载入泾川王氏“一本堂”名录者有:昌三、玄二、进生、福生、德生、慶生、定夀、立夀、必龍、光喜、祖夀、爵林、晏原、金和、良佐、良渭、客芳、兴溪、兴龍、必松、光秀、浩隆等130余人。

历史上中村夏浒溪两源至河口两岸,曾建有数十座祠堂、敞厅、牌坊、寺庙,可惜,现在大多数已经毁圮,无可查考。其中知名的如:董家宗祠,徐氏宗祠叙伦堂、王氏昌三公祠、稜公祠,福生公祠、德生公祠、慶生公祠、欧家祠堂、梅氏祠堂、王氏敞厅、郭山庵、苏岭庵、社村关帝庙、梅村敞厅、观音庵、大慧庵、华藏庵、清隐庵、关公殿、康胜庵、吉祥庵、法华庵、西峰庵、如松庵、清虚庵、银峰庵、董姓三联大牌坊、徐氏午朝门、徐氏登云坊、徐氏憲辖十连坊、董氏科甲传家坊、董氏文光坊、董氏尚义门、董氏双官带义坊、王氏擢桂坊、王氏祖孙进士坊、董氏师德堂、徐氏进士第、董氏进士第等;沿溪建有古石桥有:上菩桥、永乐桥、永庆桥、复兴桥、半坑桥、双溪桥、新桥、迎庆桥等。该地区人民尤其重视教育,明清两代,外至兰山岭,内至梅村,曾建有私塾学堂如:赤麓书院、蓝山书院、溪南书院、葵轩书院、玩易书屋、罗文书屋、柳溪讲堂等,从这些古迹史料可见人才辈出原由之一斑。

泾县行政区划唐代以前无据可考,仅知唐代曾划18乡,但乡名佚。宋代,全县建11乡,乡辖里,全县划置261里,中村为义下乡辖17里。元代记载缺失,或因或改,无考其祥。明代乡仍因其旧。洪武二十四年(1391)始,乡下设32都,辖117里,中村更名为义上乡。清代乡、都、隅仍旧,惟改里为图,图下设甲,每图十甲,中村仍为义上乡,辖田中、水南二都、五图共50甲。

解放后,泾县政府废除都、图、甲、里制,将该区划为云岭区中村乡,一九六一年划为云岭区中村公社,一九八四年改为中村乡,二零一一年撤乡并入云岭镇,原中村乡人口12350余,分属12个村(大队)。

中村更是有名的红色老区,早在红军时期就有革命活动,新四军在皖南抗日战争时期,本地人民积极拥护新四军,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齐名的新四军政治教导总队便设立在中村沿河一带的几座祠堂里。查史料:一队(队长林维先同志)驻秋阳徐氏祠堂;二队(队长袁大鹏同志)驻孙家祠堂;三队(队长樊道余同志)驻水南欧阳祠堂;四队(队长蔡园同志)驻石埠桥叙倫堂(即徐氏宗祠);五队(队长黄永川同志)驻董村董家祠堂,董家宗祠是教导总队的礼堂会场;这些祠堂的内外墙壁上都写有诸多革命标语,可惜宗祠于上世纪70年代末遭拆毁,令人黯然神伤!

在解放后至文革结束时,夏浒溪水系均无明显变化,只是两岸古迹文物损毁很多,许多祠堂、牌坊、会堂等因失于保护渐次被拆毁、湮灭;文革结束后,在公社的号召下,于大坑阴边村上首建造了一座“梅村水库”,近20年的时间里,两岸梯田间修建了不少水塘、堰壩,翻修了几段水毁堤岸,那时的溪水是清澈的、鲜活的,虾蟹鱼鳖很多,妇人浣衣、小孩嬉水、大人网鱼,一年三季中溪边都充满了欢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郭峰、大坑与小坑大理石开采后,因石料加工,废水对溪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郭峰以下,溪水皆成乳白色,加上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白色污染尤为严重,一度让人们对家乡河充满惋惜、失望、迷茫。但随着近几年国家加大对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的投入和美好乡村建设,河道又慢慢恢复了生机,呈现出昔日的光彩,溪流渐清,鱼虾蟹鳖又日见增多起来。

夏浒溪自远古以来就以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该地区的万千子民,让他们安居乐业、修生养息、输血润肤、世代传衍,实为中村人民的生命摇篮,是他们的母亲河。愿她在中村人民的自觉爱惜、悉心保护下,变得越来越清幽秀美、越来越绚丽多姿!

参考资料:

1 、清.嘉庆《泾县志》
2 、民国版《泾川徐氏宗谱》
3 、民国版《郭峰王氏世谱》
4 、网文《江左礼族:泾县中村董氏》
5 、施长青等著《泾县民间故事》
6 、网文《泾县古村落之---云岭镇中村董家》

(作者系皖南机电公司退休高级工程师、泾县诗词学会副会长)

拓展阅读

泾县黄田洋船屋散记

佛法发祥旵山村

赤滩的历史与神话

泾县的目连戏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