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淮海路已经120岁了,回眸TA的前世今生!

 光宇阵 2020-11-29

淮海路,东起人民路,西迄凯旋路,全长7公里多,是上海最著名的马路之一,以格调高雅、人文荟萃、意蕴丰富而享誉中外。淮海路分东路、中路、西路,分筑于不同时期。其中最繁华的中路,始筑于1900年,迄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如今,漫步在梧桐绿荫的淮海路上,回眸这段历史,或许能从中读懂她的前世与今生……


新辟道路

1849年,法国在上海辟筑租界。继1861年扩张后,1900年法租界再次扩张,今重庆路以东的淮海路地区被划入法租界。同时,按原勘定路线修筑宁波路(今淮海东路)。之后,又继续向西筑路。当年,一条东起八仙桥,西至顾家宅的泥石道路建成,长约1公里,名为“西江路”,也就是今天的淮海路东段。1901年,法国公董局越界延伸西江路,新路长约4公里,命名为宝昌路。1906年,西江路、宝昌路合称“宝昌路”。

1914年,宝昌路西路段全部划入法租界。
1915年,将宝昌路改名“霞飞路”,并一直沿用至1943年10月。此后,霞飞路一度改名为“泰山路”。后又改名为“林森中路”。1950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将林森中路更名为“淮海中路”。

上海法租界扩张西江路、宝昌路辟筑示意图
西江路、宝昌路原来是泥石路面,后改铺块石和沥青面,图为1915年工人在铺浇沥青。
1907年12月,有轨电车铺轨竣工,次年5月4日第一条线路——2路电车开始运行。图为1917年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所属的2路电车乘务人员。
20世纪20年代的霞飞路西段。一来一回的电车轨道旁,是排列有序的行道树。
20世纪30年代的霞飞路

商潮涌动

20世纪20年代起,旅沪俄侨纷纷在霞飞路开设商店,主要经营百货、时装、鞋帽、餐饮、西药等,其他外商也纷至沓来。之后,霞飞路逐渐发展成为上海著名的商业街。这条马路后来成为上海的“时尚之源”。

位于霞飞路850号的“百灵洋行”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上海最大的俄侨商店
霞飞路上的俄侨商店和营业员
位于霞飞路643号的特卡琴科兄弟咖啡厅,是上海最早的花园餐厅。
各种名目的“大减价”永远是商家吸引顾客的不二法门。图为法商“法国商务公司”的减价启事。
位于霞飞路1910号的“紫罗兰理发公司”,由日商1910年开设。


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之后,淮海路焕然一新。1992年,淮海中路开始全面改造,地铁掘进、地铁站建设、道路大修、商业街改造等同时进行。随之而来的是,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家家商店整修一新。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的淮海路,是上海新一轮大发展的缩影。

1992年2月4日,淮海中路开始全面改造。图为沿路部分居民迁出旧居。
道路改造工程工地一景

1992年12月30日,地铁建设和道路改造工程初战告捷。图为举行通车典礼时的照片。
20世纪90年代的黄陂南路地铁站
1993年起,淮海路安装拱形跨街彩灯。在满天星状的顶部小灯珠烘托下,320盏彩灯组成了一条条X形碧玉带,与上方的霓虹广告灯,下层的购物导向灯,组成灯光隧道,1999年被评为上海十大夜景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淮海中路东段旧貌

1992年淮海中路大修后,力宝广场、金钟广场、兰生大厦等现代化大楼拔地而起。图为改造后的淮海中路东段高楼建筑群。


淮海中路东段改造后俯瞰
集锦江饭店、新锦江饭店和花园饭店等著名建筑为一体的“锦江建筑群”,是上海市一处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建筑群,体现了改造与保护并举,新潮与传统共存的城市发展辩证法。

改造升级

进入新世纪后,淮海路进一步加速商业结构调整,逐步形成百年经典(陕西南路至瑞金路段)、活力创新(瑞金路至重庆南路段)、高雅精美(重庆南路至西藏南路段)等主题商圈。上海旅游节开幕大巡游、玫瑰婚典等商旅文化活动也不断充盈着淮海路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内涵。

2003年,香港新世界大厦(K11)落成,标志着淮海中路全线大规模重建改造基本结束。图为建造中的香港新世界大厦。
2007年9月15日,上海旅游节开幕式暨花车巡游在淮海中路举行(郭长耀摄)

2014年,启动淮海中路商业街新一轮调整,23家老字号在淮海中路(重庆路至瑞金路段)重新集结。
位于淮海中路558号的老人和饭店及老大昌
光明邨大酒家门前总是人流如织,火爆程度堪比网红店。



2018年的淮海中路商圈形态业态提升总体方案,以淮海中路为轴,着力改造提升新天地活力街区和环复兴公园文化体验休闲区的“一轴两圈”总体规划方案,进一步加大对淮海路的改造。

体验性购物中心模式(来源:上海黄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