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宋立国三百年,留下许多珍贵遗产,唯有气节“凛然万古存”

 书剑庸人 2020-12-06

文/乔沐

宋朝在很多人心中是一个软弱的朝代,一直以来坊间都有“强唐弱宋”之说,宋弱之说,无外乎因为宋朝不是一个统一的朝代,而是和其他政权并立且处于劣势的朝廷,最重要的是宋朝两次被并立的政权所灭,一次是“靖康之变”北宋被金所灭,一次是南宋被蒙古所灭,南宋被灭,赵宋一朝,至此覆亡。如此败绩累累、满纸辛酸的事实,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弱宋之称,绝非空口无凭。

宋虽弱,但立国三百余年,时间超过之前的秦朝、晋朝、隋朝、唐朝和后来的元、明、清,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正统朝代中,宋的存在时间仅次于汉室四百年。除了立国时间,宋朝所创造的政治体制、文化成果、经济成就、科学技术等,都有灿然可观之处,留下许多珍贵的遗产,对中国历史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赞颂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比方说,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光彩夺目的明珠,是古代文学阆苑中一朵芬芳的奇葩,是宋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精华,是堪与“唐诗”一较高下的文学体裁,深深影响着后世文学界。

除了宋词,印刷术、指南针、《东京梦华录》、《梦溪笔谈》、《清明上河图》……赵宋一朝留给后世无法计量的珍贵物质文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若问这许多珍贵的遗产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有人可能要说是宋词,也有人可能说是印刷术或者《清明上河图》,但是笔者觉得这几种固然珍贵,影响深远,但是和这一种千年来始终光辉夺目“凛然万古存”的珍贵遗产相比,还略有逊色。

这种千年来始终光辉夺目“凛然万古存”的珍贵遗产到底是什么?

要从文天祥说起。

宋朝投降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是个重文抑武的朝代,宋太祖立国后曾立下祖训,其中之一便是:不杀士大夫。士大夫蒙受国恩,便在宋朝兴起了一种特色的士大夫阶层文化,其核心便是忧国爱民的思想。

这种思想,在宋代发展到顶峰,代表人物有范仲淹、张横渠、文天祥。

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思想。

张横渠先生则留下了“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语。

文天祥被俘后更是留下“宋亡合当一死”从容就义!

公元1276年,南宋恭宗向元军投降,宋朝宗室宋恭宗、全太后、后宫嫔妃、官僚和太学士数千人一起被元军押解至元大都,同时还将宋朝宫廷物资悉数运到大都,南宋皇室和北宋皇室遭遇了相似的命运。

南宋朝廷虽然投降了,但是南宋军民并没有投降,散落在各地的士大夫誓不降元,一息尚存,抗战不止。

1276年,福州的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苏刘义等人拥立7岁的赵昰为帝,改元“景炎”,是为赵端宗,继续号令抗元,立志复兴大宋。

赵宋覆亡

当年7月,文天祥抵达南剑州,设立督府,传檄起兵,继续抗元,一大批百姓、豪杰、忠义之士闻文天祥的大名纷纷来投。

1277年6月文天祥率部属从福建转移到江西,在雩都大败元军,收复吉州,包围赣州,气势如虹。8月,元朝派大军围攻文天祥,这一战文天祥率领的义军主力溃散,为保有生力量不得已退走汀州,屯兵南岭。

元军在围攻文天祥的时候,另一路元军则对宋端宗穷追不舍,年仅九岁的宋端宗在颠沛流离惊慌受措中惊悸成疾,一命呜呼。陆秀夫、张世杰拥立宋度宗的三子赵昺为帝,继续坚持抗元,在元军的追击下,驻扎崖州。

1277年12月,五坡岭一战,文天祥遭元军围困,苦战被俘,部下义士大多战死。

1279年,元军大将张宏范率水军大举进攻崖山,遭南宋军民拼死抵抗,于是张宏范将文天祥押送到崖山,企图让他招降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在船上写下《过零丁洋》以明己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宏范见文天祥意志坚决,只好作罢,便将文天祥押解到元大都。

1279年2月,元军从东、南、北三面同时向崖山发动猛攻,崖山防线被攻破,陆秀夫见败局已定、大势已去,决定以身殉国,对八岁的皇帝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受俘虏之辱了。”说罢,背起小皇帝纵身跳入大海,其他官员、将士、嫔妃也纷纷赴海,赵宋彻底覆亡!

文天祥和《正气歌》

文天祥被押解到大都之后,忽必烈欣赏他的才华和气节,希望文天祥能够为元效力,做元朝的宰相,文天祥多次拒绝了忽必烈的劝降。

1283年12月,文天祥再次拒绝忽必烈,在大都柴市慷慨赴死,英勇就义,十年47岁,文天祥的不屈,为被称为“弱宋”的王朝抹上了最后一笔悲壮的色彩。

文天祥赴义前曾在狱中写下流传千古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篇幅有限,《正气歌》仅引用以上段落。

总结:

文天祥的《正气歌》这股发轫于孟子的浩然之气,一直滋养着中国人的正义和良知,见之于晋国董狐的史笔、汉代苏武的符节,见之于威武不屈的严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见之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见之于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文天祥笔下终于赋质成形,无论朝代如何更迭,这股浩然之气,成为中华民族最珍贵文化遗产而“凛然万古存”。

古龙小说十句关于女人的台词,小时候以为是段子,长大才懂是人生

民间故事:卖妻

索姆河战役:坦克第一次出场,英军单日伤亡6万多,却没分出胜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