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永新:一个好分数并不意味着好教育

 黄春妹 2020-11-29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扬长’的教育,而不是‘补短’的教育,教育要做到扬长避短,去发现每一个人自身的潜能,真正把人的好奇心激发出来,人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力量和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在11月26日举行的新浪2020中国教育盛典暨新浪教育20周年庆典上,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给出这一观点。

在朱永新看来,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在于它有没有教会人们自我成长的本领。有些人在学校里成绩很好,是优等生、学霸,但是离开学校以后一无所成,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有的人在学校里体育分数很高,但是离开学校以后再也不锻炼、再也不运动,身体很糟糕,体育的能力教给他了吗?也没有。有的人在学校里各门功课学得很好,但离开学校以后再也不读书了,阅读的习惯没有养成,那是好教育吗?当然不是。

“所以,一个好分数,绝对不意味着好教育,只有真正让人拥有不断向上的能量,让人拥有了不断前行的力量,那才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一定是帮助人能够自我教育的教育。”朱永新说。

“教育的力量代表着什么?”朱永新表示,最好的自我教育就是“四自”,自信、自学、自律、自励。

去年,朱永新写过一本书叫《未来学校》。他认为,未来人的成长,跟传统的学校教育会越来越远,因为那个时代是知识非常有限的时代,现在是知识泛在化的时代,所以现在的人更要依靠自我成长、自我教育。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