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跨界研究报告

 静静的看一看 2020-11-29

前言

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是一个跨学科(地理、工程、数学、计算机等)的领域,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广泛应用的基础性行业。对这句话的前半句,我们是认可的,毕竟这个行业的大部分人都是专业技术出身,对后半句我们就没有那么多自信了,有着广泛应用不代表有着广泛价值。从实际来讲,基础性倒是很贴切,因为这个领域毕竟还是有大量的野外工作,同时行业收入也不算高,测绘民工名副其实。虽然现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人工测绘、过渡到信息化测绘、再到现在提的智能化测绘,工作环境已经有了大幅改善,但是我们依然不够自信,原因何在,归根结底,决定行业自信的,还是行业的社会地位以及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珠峰测高虽然让我们觉得社会尊重度较高,但同时也隐含了工作性质的艰苦。

这样一种行业状况,迫使测绘人不断思考,如何改变自身处境。一方面,通过技术的创新,将大量的野外工作转变为室内工作,降低工作的辛苦程度;另一方面就是,扩大行业规模,使得测绘地理信息能够真正广泛应用,释放其内涵价值,创造更多的赚钱机会。技术的革新非常重要,但是测绘地理信息价值的挖掘尤为重要。于是,如何拓展行业应用,如何去发现行业外的机会,就成为了行业内有识之士的思考方向。同时,由于测绘地理信息单位无法满足其他行业新兴业务的需求,其他领域也会相应的开展相关的地理信息业务。因而,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跨界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走出去,第二种是跨进来。走出去,是说测绘地理信息单位向其它领域寻找业务机会,通过自身的技术方案(数据+平台+服务)去解决其它行业问题,满足更高的需求。跨进来,是指其它行业公司进入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与测绘同行展开竞争。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是第二种,跨进来,因为这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同时也是突破大家想象的方式进入到测绘行业。对这种行为,测绘同行一方面保持着欢迎,一方面保持着警惕。欢迎是因为打开了测绘地理信息应用的一扇窗户,无论是业务拓展还是从业人员择业都有了新的方向;警惕是因为会不会与测绘同行展开竞争,加剧行业竞争和洗牌。本文将从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向外跨界与其它行业企业向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跨界两个维度去介绍相关的内容。

01

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跨界模式

如果要从领域角度去谈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跨界经营,那真的是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应用广泛,基本上会把现在的大部分行业都纳入进来。这样一来,不仅对整理的工作量大,而且阅读起来也费劲,因而我觉得可以从服务模式上去谈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跨界模式。测绘地理信息企业的跨界本质上就是利用测绘能力服务其他领域,满足他们的业务需求,可能还要加上一些企业为了特定目标或者是利用企业资源开展的一些与测绘无关的业务。

1、数据服务

数据服务也就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标准的地理信息数据,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测绘地理信息企业能够为其他行业提供的数据包括坐标数据、高程数据、地形图、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房屋、道路、河流等专题地图、三维模型等。基于这些地理信息数据,可以服务的领域非常广泛,详细情况见下表。数据服务,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90%以上的单位主要从事的业务类型,而测绘项目的来源主要是政府,从国家设立的各类测绘机构,包括国家省市测绘局、地质测绘局、电力勘察设计院、城市勘测院,以及交通和建筑中的勘测,基本上囊括了数据服务60%以上的项目来源。在数据服务中,测绘行业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精度、一个是效率,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效率。由于数据服务都是标准的地理信息产品,因而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整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项目的价格被不断拉低。但是,目前的现状就是大量的测绘项目利润还可以,尤其是跟甲方关系越靠近,利润越高,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一部分并未完全市场化。测绘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个是能够熟练完成项目流程,第二个是积累足够多的项目问题解决经验,主要是解决设备使用和成果精度问题。

表1: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服务领域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2、定制方案

定制方案是为其它行业或用户提供一套包含软件、硬件及数据的生产模式或综合服务。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了两种模式,一种是ToC,另一种是ToB。真正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出身,对其它行业或者用户提供定制方案,基本上都是ToB。只有在导航服务这一块真正做到了对普通用户,导航服务实际上是融合了地图数据、定位技术、定位设备、软件平台的综合服务,按照不同的用途可以为个人用户或特定行业用户提供不同等级的导航服务。其它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比较典型的是全景和Lidar技术在古建筑中的应用,无人机航测考古和应急领域的应用,无人机电力巡线方案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对企业来讲,产品的价值等于产品的利润*产品的市场,方案也一样,提供的是一种组合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相较于单品类产品来讲也更大。对用户来讲,实际上也是需要解决方案,用户需要的不是一个工具,而是能够解决问题,在能解决问题里面,选择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案。

表2:代表性定制方案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3、平台服务

平台服务是指为其它行业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平台和业务开发平台,典型的例子就是GIS平台,通过GIS平台可以承载各种可视化的数据。测绘的核心就是在于承载超大数据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同时,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各种业务流的开发或者特定功能的实现。这一块的应用包括政府的各级部门,主要是政务的信息化,具体包括公安、交通、水利等信息化服务,其次就是以智慧城市为代表的一系列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项目。

表3:平台服务公司产品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4、围绕战略目标的跨界并购

此类主要是围绕战略目标或者特定业务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的跨界并购,这种跨界并不是以用户为导向的,而是以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导向,能够做这种非测绘主营业务的并购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否则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这样的跨行业并购。这种跨界就非常多元化了,根据公司目标的不同、公司获取到的资源不同,会有许多不同业务的方向调整。这也是上期报告去看上市公司的业务时,发现很多公司的业务中都存在大量非测绘类业务,就是这个道理。

表4:上市公司跨界业务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02

非测绘企业的跨界入侵

非测绘类企业进入到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要是因为业务的需要,需要用到测绘地理信息的技术以及相关的数据产品,很少有主营业务转为测绘地理信息业务的(还没看到过)。非测绘企业的跨界的业务也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最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领域。

1、 智慧城市

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快速发展。可能其它行业的人员不理解为什么智慧城市算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业务,因为在数字城市时代,数字城市的建设主要都是由测绘单位来完成的,主要包括三维城市的建模和初级的地理信息平台。而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下一代发展方向,这个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都是比较早有共识的。但是比较可惜的是,城市地理信息的数据以及初级的地理信息平台,并不能支撑智慧城市的大厦,在测绘行业中也没有太多企业可以成长为主导智慧城市的建设,原因在于这种高端智联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不同领域的人才协同建设,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才能真正推动。因而我们可以不时看到阿里、腾讯、华为、中兴、移动等互联网、通信巨头主导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中标新闻。

表5:典型智慧城市项目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表6:智慧城市业务范围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2、导航地图

导航地图领域的跨界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高精度地图,专指面向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导航地图。第二个是基于导航地图的大众服务,出行行业(客运、货运)、旅游、物流、外卖等,都用到了基于地图的服务。第一类由于包含自动驾驶的概念,而且这些跨界企业是实实在在成立子公司或者事业部来进行高精度地图的研究和生产,属于真正跨界。但是由于大部分测绘企业并不具备电子导航资质,也不具备电子导航地图生产能力,因而对大部分测绘企业来说只是看个热闹,并不产生真正威胁。第二类由于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会比较熟悉,但是此类企业往往是借助测绘的技术或者导航地图的产品来提供自身的服务,比如滴滴打车,它实现的是网约车的服务,但是用到了电子地图、定位、路径规划等测绘技术。这种跨界实际上是拓展了地理信息服务的范围,延展了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的价值。我们经常在思考,地理信息的价值在哪里,如果说仅仅是制作一张地图或者完成一个项目,那么它的价值就是一幅地图的价值和一个项目的价值。

表7:国内甲级电子导航地图资质名单

数据来源:作者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