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恐龙蛋化石为何持续火爆

 新用户99079681 2020-11-29

  一个最珍贵的恐龙骨骼化石将以1000万美元的天价拍卖,该化石中保存着两只恐龙的“致命搏斗”。化石中保存着0.68亿年前矮暴龙和三角龙的骨骼,显示两者均严重受伤最终同归于尽。令科学家惊异的是,食肉性矮暴龙的一些锋利牙齿嵌入三角龙的头部之中,而矮暴龙的头骨和胸腔骨骼被食草恐龙三角龙压碎。

  新发现的恐龙蛋化石群有如下特点:一是分布面积大,在西峡、内乡、淅川3县15个乡镇1000余平方公 里范围内,均能找到恐龙活动的遗迹。二是埋藏集中,从凸部的发掘剖面上可观察到3个化石层,化石呈窝状分布,排列有序,每窝十几到三十枚不等。三是数量丰富,目前已发现的即达数千枚,有7科9属18种,占世界发现种类的1/3,估计全部埋藏量不下数万枚。其小者如鸡蛋,直径4—6厘米;大者如饭碗,直径40—50厘米;以扁圆形居多,另有形如橄榄者,直径达50厘米以上。四是原始状态好,除少量蛋壳受岩层挤压表面略有凹陷外,大部分完整如初。实为世界上独 一 无 二。

  恐龙蛋化石十分珍贵,各国古生物学家和政 府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对它们进行研究,并且采取严格措施保护恐龙蛋化石遗址,打击盗挖恐龙蛋化石的不法分子。

  随着越来越多恐龙蛋化石出土,问题也随之而来:恐龙蛋化石周围大多没有成年恐龙化石,单凭恐龙蛋化石无法鉴别是哪个物种,难道一窝窝恐龙蛋只能沦落到"无名无姓"的境地吗?1975年, 我国古生物学家赵资奎先生独 创性地提出,以恐龙蛋化石本身的物理性质进行命名分类,不必再拘泥于它们的父母是谁。赵资奎先生的倡议得到了学术界一致的支持,从此"恐龙蛋学"作为古生物学中一个独特的]类诞生啦。赵资奎先生也被誉为"中国恐龙蛋研究第 一人"。

  目前,全球的恐龙蛋化石的总量也就几千枚。在这些几乎找寻不到的恐龙蛋化石中,90%的外表均以单个形式存在,像这样联结在一起的双体恐龙蛋化石,还真是世间罕物。恐龙蛋化石是世界罕见的古生物遗迹,也是国家文物馆非常稀 缺的化石珍宝,具有很大的文物收藏价值和历史考古价值。可以说恐龙蛋是无价之宝,它们是恐龙在地球生存1亿6千万年的证据。

  恐龙蛋化石就是恐龙的卵经过长期地壳演变所形成的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于1869年发现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恐龙蛋化石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

  随着收藏市场的活跃,这些化石不仅仅是科学研究领域的实物证据,很多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化石,已成为一种收藏资源,出现了化石收藏热。化石在整个收藏界的成 交也是有一个新的突破,有着一个新的高度。2002年在英国伦敦一场拍卖会上一枚圆形恐龙蛋化石18万美元起拍,经过9次竞价,最终以128万美元(相当于809万人民币)的价格落锤成 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