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看零食50年发展史

 生命中的真实 2020-11-29

2017-08-07 18:12

图文 | 詹小艳

编辑 | 詹小艳

说起能跨越地域空间引起全国共鸣的事物,一定少不了零食。作为一个90后谁还没吃过辣条呢?作为一个80后没吃过唐僧肉济公丹可能嘛?部分零食已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回忆。但是,你知道60后吃什么零嘴嘛?00后的零食又是怎样的天下?跟着店小二一起去看看。

60后

零食诚可贵,家庭自制无品牌。

中国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食不果腹,零食比较少见,销售的零食大都是包装简易或者散装。三分钱白糖,五分钱小豆,八分钱大红果,一毛二奶油,两毛钱的冰砖。炸元宵,红薯干,柿饼,茅草尖,搅糖稀等是60后童年时期珍贵的零食。

70后

国货零食上线,品牌初现。

70年代中国物资相对匮乏,但比60年代好些了,出现一些真正能被称为“国货”的零食。玻璃瓶的果味汽水,南方有美津,北方有冰峰;娃娃头雪糕;宝塔糖;赤豆棒冰;五香花生米;三色冰糕;水果罐头;麦乳精;爆米花;大白兔奶糖等。

80后

零食可吃可玩,洋货对战国产,小卖部崛起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热潮,零食更新换代。舶来品与国产零食分别使出浑身解数争夺这片诱人的新市场。膨化类零食在80后的童年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奇多”,每袋中都有会有一个主题为“奇多豹”环游世界的奇多圈,不仅可以吃,还有玩具。

著名的小卖部三巨头:无花果,唐僧肉,酸梅粉。同样受欢迎的,还有五毛钱一包的咪咪,一块五一包的浪味仙,两块一包的卜卜星。还有亨氏甜麦圈,跳跳糖,小当家、小浣熊干脆面以及高档货“大大泡泡糖”。

90后

国产式微,零食西化,渠道增加

排名第一必须是辣条!还有香辣丝,猫耳朵,牛板筋,幸运方便面,火炬冰激凌,麻花,娃哈哈,小龙人,牛板筋,碎碎冰,金币巧克力。同时涌现出了西化零食,薯片,旺仔QQ糖,威化饼。根据城乡经济差异,超市和小卖部是销售的主要场所,专营店少见。

00后

零食遍天下,不再有集体性的零食回忆

对于00后而言,吃零食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购买渠道多,加上网购的兴起,只要想吃,可以轻易获得来自全世界的零食,瑞士的巧克力、香港的曲奇、法国的马卡龙等等。但同时因为多元化,像60s、70s、80s一样集体性的零食没有了,且也不再是儿童专属,而是全民消费。

零食市场走向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压力也在不断上升,美味零食能减轻人的心理压力,舒缓紧张的情绪,尤其是女性更是如此。人们不仅要吃的美味,还注重吃的是否健康。原来以温饱型为主体的休闲食品正在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化。

我国休闲食品市场每年需求额超过千亿元,市场规模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增长,年增幅在25%左右。仅仅休闲食品企业注册一项就已高达10多万家,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休闲食品企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生存空间。

当下零食市场四大趋势

一、市场细分化

21世纪休闲食品已经成为快速消费品的一类,根据消费人群的不同特点可以再细分。不同分类的零食想要卖的好,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1、儿童类零食重在趣味性、安全性。

青少年儿童属于纯粹的消费群体,在食品选择上对新奇的、好玩的东西情有独钟,而且乐于、勇于尝试,尤其对形状怪异的卡通形象特别感兴趣。

因此儿童类休闲食品选择比较有视觉冲击力的销量会更高。如蜡笔小新趣味果冻、好多鱼、鬼脸嘟嘟。在形状上、名称上,抑或者是新颖的的吃法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除此之外,设立趣味性的促销活动可以激发小朋友的购买兴趣,如赠送卡通玩具、有奖竞猜等。

2、青年类零食重在品牌个性。

根据消费者购买力调查显示,占休闲食品消费比例最高的是25-34岁。他们重视“品牌个性”,享受品牌带来的情感附加值以及心灵认可,并且具有需求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女性比男性更喜欢蜜饯类,在甜酸度上的偏好又大不相同。乐事薯片以及可口可乐在营销上附和了这一年龄段的情怀,也赢得了市场。

3、老年类零食着重突出实惠性会更好。

老年人口味较单一,在形式上选择更实用的食品。同时身体消化功能的减退使他们更亲睐细致柔软、传统单一的中式糕点。专门针对老年人身体需求的功能性保健食品表现卓越,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零食市场潜力很大。

二、品类细化和口味化趋势明显

目前我国休闲食品大致可分为八大类,即谷物膨化类、油炸果仁类、油炸薯类、油炸谷物类、非油炸果仁类、糖食类、肉禽鱼类、干制蔬果类。其中,糖果、蜜饯、膨化、谷物类是休闲食品行业起步最早,也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品类,已经形成了强势的领导品牌梯队。

此外,手撕牛肉、豆干、瓜子、米饼、馍片、锅巴、卤肉等传统风味小吃经过企业不断创新,再加上营销思路上的改进,成为新兴的休闲食品品类,但目前尚未出现全国性的强势品牌。

以往传统手工作坊型休闲食品,将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野,取而代之的将是越来越多的品类和口味,现代工艺和生产技术将会全面释放中国休闲食品的市场能量。

三、业态多元化

目前国内的休闲食品零售业态主要有全国性食品零售连锁企业、区域性食品零售连锁企业、大型超市、地方性超市、食品零售店(便利店)、特产专卖店等,总体表现出零售业态多元化的特征。二三线城市的销售业态与一线发达城市,又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

一线发达城市休闲食品的零售业态主要表现为:多元化竞争,集中度相对较高。全国性、规模化的连锁企业和大型超市占据了休闲食品销售的较大份额,且发展速度较快。进口食品与国产食品间的零售竞争程度差别不大,竞争都异常激烈。

二三线城市则表现为:多元化并存,集中度较低。区域性食品零售连锁企业与大型超市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休闲食品的零售竞争主要集中在国产食品方面,进口食品在二三线城市的竞争力明显弱小,难以与国产休闲食品相抗衡。

四、渠道谁家强?

休闲食品行业逐渐形成了零散型消费市场,目前来看主要可分为四种。

1、家庭作坊为经营主体的个体经营零售模式。产品质量与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且商品无包装、无品牌,因此必然在消费升级中被淘汰。

2、超市卖场零售模式,多为厂家集中生产供货。具备较强的品牌力,但是终端掌控力不足,且商品汰换速度较慢,基本不可能做出差异化。

3、连锁零售模式

4、电子商务销售模式

这两种模式多采用代工模式、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形象、因此品牌突出,且能够随时根据消费习惯改变调整产品线。为此,以坚果为招牌产品的三只松鼠、最初靠手剥小核桃打天下的来伊份和主打枣类食品的好想你等企业纷纷崛起。与传统商超相比,他们的灵活度与专业性更高。

传统商超“咸鱼想翻身”,开发零食店中店。店中店的意思就是在传统卖场中开设零食店。据相关负责人透露,它们创造的收益远高于传统超市中的休闲食品专区。其次,零食专业店嵌入传统超市之中,意味着能和其他业态产生相互带动的化学反应,也能带来一定的销售增长。

结语

我国休闲食品市场每年需求额超过千亿元,市场规模正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消费市场也在快速增长,年增幅在25%左右。仅仅休闲食品企业注册一项就已高达10多万家,这些数据说明我国休闲食品企业在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生存空间。

如果在看的你正想着开一家零食店,结合以上信息,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域和目标客户群特征,认认真真的一点点做起来吧!行动才有收获,光计划可不行哦,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用心经营就有收获,祝您生意兴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