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疑云: “一元钱到哪里去了?”

 新用户12603780 2020-11-29
小福利发送806”获取为您定制的财务日历

收听文章音频

(一)
江湖疑云:“一元钱到哪里去了?”
有3个人去投宿,一晚30元。3个人每人各掏了10元交给了老板。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拿出5元叫服务生退还三人,服务生藏起了2元,然后,把剩下的3元分给了那3个人各1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又退回1元,每人只花了9元钱,3个人每人9元,3 * 9 = 27元+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还有一元钱到哪里去了? 借贷分录法明细:

1.老板:
    借:现金  25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25元
2.服务生:
    借:现金  2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2元
3.三个人:
    借:费用  27元
        贷:现金  27元
4.两个平衡关系:
(1)现金、借贷都是27元是平衡的
(2)费用=主营+营业外收入27元是平衡的。

题目中偷换概念用现金30元去等于营业外收入2元+费用27元,肯定是错误的了。
    
(二)
游侠与资金流动的关系
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大侠,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

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 了猪农的猪本钱。
猪农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饲料款。
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经济不景气,当地的服务业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务)。
有了1000元  ,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

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
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 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请问这个故事的漏洞在哪里?

角度1:假定这些人都认了同一个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站在母亲的角度,他们之间的债务很清楚,大家谁也不欠谁,给我统统抵销掉,这1000元没必要出现;

角度2:他们要是没认干妈,这就成了多角债,理不清,这1000元出现就解决这个问题,请看分录:借:1000,贷:其他应收款,借:其他应付款,贷:1000,合并了就是抵销分录。


(三)
【折旧到底是什么?】折旧只是一种税务手段,它是把以前发生的一次性支出按使用年限在年度内按月进行分摊,来核算该年或季度应支付的所得税。一般企业希望通过多提或快提折旧费来少交或慢交所得税。所以说折旧只是由于所得税存在而引起的,对抵扣企业所得税有价值,而对于会计核算而言,没什么价值。

思想者的梦想:错了!折旧的会计意义是成本费用的完整性!
马靖昊:你能够这么思考,是很不错的。但我坚持折旧对于会计核算而言,没什么价值。首先,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只有神仙才知道,至于它的残值更是毛估估,这样计算出来的折旧,只会干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让会计数据更模糊、更近似。

月龙99:折旧应该不只是一种税务手段,除此之外仍有其会计功能,从损益、现金、投资等角度各有意义。

马靖昊:月龙,我们是否有能力预估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寿命和它的残值?加上折旧方法的可选择性,让折旧去影响损益是没有道理的;至于现金,都已花出去了;至于何时收回投资,这不是会计上的事。


(四)
【@风火家人不离不弃:马老师,那费用和成本有什么区别啊】这次来一次恐怖的解说吧。费用就是资金的暴毙,立即埋葬到利润表中去;至于那个成本,它是资金先混入(转化为)资产,存活于资产负债表里,再由资产通过折旧、摊销的形式慢慢地、一点点地消亡到利润表中去,或通过结转成本的形式,转入利润表,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不知道,你懂了么?

张行者星:说的真棒!! 

马靖昊:反正我一直就是这么说的。


(五)
会计上有一条原则叫'实质重于形式',但实务中往往却是'形式重于实质'。就拿权责发生制来说,它判断依据是法律形式,而不考虑现金流的经济'实质'。比如企业有800万的净利润,但并不代表赚到了钱,有可能经营净现金流为负,它实质是垫本做买卖。至于审计与税务就更关注形式,如审计强调内控流程,税务以票控税。

会计教材中的概念并不见得一定要去信,比如“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能实质未必重于形式,相反,多数时候,形式可能重于实质。在实务中,实质有瑕疵,只要形式无恙,大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形式有瑕疵,实质合规,这事可能就麻烦了。


(六)
【从盖茨捡钱谈谈机会成本】有人说,盖茨每秒能赚250美元,如果地上有100美元,他是不会弯腰去捡的,因为完成这个捡钱动作需要4秒钟。其实盖茨该不该弯腰去捡,本质上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但这个机会成本应如何去计算呢?本人认为这个机会成本为0,盖茨会捡起这100美元,并且没少赚4秒钟的1000美元。

讲不出道理:这个是陷入一个逻辑误区,一年赚钱的钱总额并不是均摊到一年的每一分钟的。
马靖昊: 是的,这里的机会成本是0美元,而不是1000美元,所以盖茨会去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