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扒皮醒思录(一百五十七)

 虹72 2020-11-29

转:家长百事答

  1. 压力和压迫的差别是什么?

    是导向性。

    压力是水泵连着水管,让人负压后沿着确定的导向前行;

    压迫是大锤砸着面饼,让人负压后原地喷溅个稀巴烂;

  2. 为什么讲要“言传身教”呢?

    因为言语的作用只能实现“让人知”,做不到“让人会”;

    试图“让人会”的言语一定导致“让人烦”从而“让人厌”、“让人远”;

    而身教则恰恰好,既能让人会、让人服;又能让人信、让人安。

    所以言传配身教,有效。

    而不懂教育的家长所做的教育是什么?

    是“言教身逃”!言教,让人厌、让人远;身逃,让人疑、让人难;

    于是无效。

  3. 人们总喜欢给不理解的事一个可理解的解释,例如:因为有毅力,所以人努力;因为有意志,所以人自律……

    其实问题的本质远不是那样,而这样误导只会害人害己,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是:

    ~努力的主因是努力者喜欢并享受努力;

    ~自律的主因是自律者喜欢并享受自律;

    ~凡是自己厌恶却硬着头皮做的事都坚持不下去……

    所以,问题的核心就变了:我们不是要修炼毅力,我们是要喜欢上努力和自律。

  4. 慈悲从哪里修?

    不是非要找个苦难人;

    也不是非要寻个悲哀处;

    慈悲目的是喜悦人心;

    所以,莫让人心起厌-就是基本功夫;

    无需寻找,只需践行,在身边处处;

  5. 在对的惯性里,玩都是进步;

    在错的惯性里,努力也是白费力;

    宁可多花功夫建对的起点;

    也莫急三火四上路,后用无尽时间叹息;

  6. 赢着的人,怎么想都觉得输并不可怕;

    输着的人,无论如何都觉得输的痛最大;

  7. 敏感和弱小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

    就像老化和易爆无法分离一样;

  8. 我们会发现:

    有时候人有了气,早完会发,即便维护了一时和睦,也会在无事时喷薄而出;

    而有时候人有了气,却能消化,非但不会发作,还会更加融洽;

    为啥呢?是因素质多变?不!因为同异;

    那些由于各自为己、人我差别而积的怨都早晚会爆发;

    而那些合力同心但沟通不畅的误会都能冰雪消融、和美融洽;

  9. 一个群体如何建立良性循环呢?

    孔子在2500年前就说过了,四点:

    用明智获得支持、用仁德守住人心;

    用庄严敬对人事、用礼仪约束人情;

    如此可矣。

  10. 何为价值感?

    就是那个做事甘心的感觉;

    孔子有句话描述的最为准确:

    君子谋道不谋食!

    其实,谋得了道,则非但有食,且甘愿;

    若未谋得道,则食亦不甘,心亦无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