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名效应”:考第十名的学生往往比第一名更有出息?

 杨关桥 2020-11-29

孩子没必要争当第一名,第十名照样成才?

据说,在教育领域有一个“第十名效应”。

1989年,杭州天长小学周武老师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他发现那些混得好的学生当年成绩并不十分出色,而当年成绩突出的学生却成就平平。

他用10年时间追踪调查了151位学生,发现小学时班级前5名,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占43%,小学时排7-15名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名次前移的比例竟占81.2%!

由此,人们得出结论,第十名比第一名更有出息。

有人甚至分析出了“第十名效应”的四点原因:

前几名只会学习,知识面狭窄;

前几名不参加活动,没有个性;

前几名缺乏锻炼,身体不够健康;

前几名名利思想严重,心理不够健康。

很多老师对“第十名效应”都颇有同感

听说“第十名”的孩子更容易成大器,诺贝尔科学家也符合这个规律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不过,在国内学术界,屠呦呦是一位曾引发争议的科学家,她还有个特别的“头衔”:无博士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和无中国两院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作为中国本土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的学习成长经历和教育背景值得教育界细细反思。比如大家闺秀的出身、中学非学霸、大学冷门专业等等,这些故事或许能为今天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带来启示。

第十名现象”是怎么流行开的?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天长中学给家长们做了一次报告,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在演讲中居然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

林清玄说:“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那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点进7到17名里,那才能成功嘛。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

林清玄的演讲,也被很多人视为圭臬,一时间,“不要让孩子考第一,班级7-17名的学生最有出息”的文章铺天盖地。

林清玄的说法有其正确之处,那些原来成绩处于中等、不怎么优秀的学生,虽然他们的成绩不是拔尖的,但是他们大都学得较为轻松,并且兴趣广泛。由于他们的独立能力较强,所以他们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样,他们在健康的学习心态中越来越有“后劲”,最终反倒成了优秀人才。

由此可见,我们教育孩子也许应该放长眼光,不应该急功近利。因为孩子的成功和未来不只表现在眼前的成绩上,还要看孩子的品德、健康、知识、能力等全面的素质,只有从小培养孩子全面、均衡的发展能力才是上策。

旭旭是个懂事的孩子,学习成绩却是一般。他的同桌小强成绩则非常好,总是班里的前三名。不过他们俩的关系非常好,经常在一起学习。可是,每当两人在一块学习的时候,旭旭的妈妈就不停地夸奖小强学习好,同时指责旭旭不好好学习。
对此,爸爸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虽然旭旭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为人善良、诚实,并且很有责任心,觉得儿子这样挺好的。新学期开始,老师要选一个品德兼优的学生当学习委员,就让每一个学生写个选举纸条。最后,老师查看答案时,大部分纸条上都是旭旭的名字。

回家后,当旭旭将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妈妈时,妈妈一下子乐坏了,连声感叹:“你还能当学习委员, 真是没想到啊....,爸爸一副得意的样子:“呵呵 ,我就说旭旭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是的,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只是成绩好,他还应该具备坚定的品格、情商以及健全的心理素质等。所以,我们不能只看重孩子的目前表现,为了他们的长远发展,不要紧盯住眼前的成绩与学习情况。要知道,孩子幼小的心灵承受不了太多的负担,快乐的童年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当然,第十名效应并不绝对,第十名也并不是硬性数字划分。

而是描述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成绩排在中上游的学生,容易有学习的“后劲”;也不是说“尖子生”就一定后劲不足,只是常常苦于学业压力,导致很多其他方面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培养和挖掘。

其实不管是周武老师的调查还是林清玄的演讲,都并非严谨的学术研究,其结论也禁不起推敲。

比如林清玄说“7-17名的学生最有出息”,这里面就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在什么样的学段、什么样的学校里考到这个名次。

我们知道,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名次是不断变化的,小学的前几名到了重点中学,可能就是一般学生,高考状元到了清华北大,也大概率不再考第一,因为身边还有很多状元,第一名只有一个。

而显然,在清华北大,前10名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名次,如果在偏远农村的小学,考第10可能上重点中学的机会都没有。

远的且不说,在我们老家的村子里,一个班的学生将来能上大学的只有寥寥几个,你跟他们说第10名最有出息,跟“读书无用论”有什么区别?

周武老师的调查更是自相矛盾:小学时前5名的学生到了中学名次后移,前7-15名的学生上中学后名次前移,岂不是说到中学后学生的名次发生了互换,前7-15的学生变成了前5?

这样的话,这些学生会不会变成啥都不是的书呆子?

将来,是小学的第10名最有出息,还是中学的第10名最有出息?

所以,凡事无绝对,都有其两面性,好的坏的,需要家长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孩子在学业方面表现出来的智力叫做“惰性智力”,想要在社会上取得成就,需要孩子具备良好的“成功智力”

惰性智力属于固定标准,例如分数;

成功智力则体现在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管理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因此家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平衡“惰性智力”与“成功智力”

首先,重视孩子学业的同时,培养兴趣爱好

鼓励孩子从小就培养兴趣爱好,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可以让孩子未来有更多的发展。

就如一个艺术生和一个文化生:艺术生在高考时,有艺术的加持,高考分数线会比文化生的高考分数线低,其机会也相对更大,艺术生和文化生高考同等分数下,艺术生可报考的学校也更优质。

其次,培养孩子抗挫能力

挫折带给孩子的是害怕、沮丧、自卑、恐惧这样的不良情绪,提高抗挫力的根本其实就是对不良情绪的处理。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让孩子了解自身的特长和短处,多发挥特长去赢得更多的胜利,培养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其实,输赢都再正常不过,领先需要条件,落后也有原因。这样才不至于使孩子对胜负过于敏感,进而受到伤害。

第三,提升孩子的情商

情商相比于智商来说同样重要,一个高情商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表现得更优秀。

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孩子,往往更受周围人欢迎。所以说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情商的培养,比如多引导孩子独立解决和朋友之间的矛盾、学会换位思考等等。

名次重要也不重要

一、多反思自己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反省,不要看到孩子的成绩不断上涨就欢天喜地、而发现孩子的成绩有”下降便暴跳如雷。

殊不知,这会让孩子产生唯有成绩至上的心理,导致他只管成绩,什么都不顾,于是就往往出现了作弊或弄虚作假的学习行为。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孩子的所有表现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二、别把成绩看的很重要

成绩只不过是对上一个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测,它不代表以后的学习状态,更体现不了孩子的全面素质。所以,家长不要总以成绩好坏来评判孩子,要知道,成绩不是生活的全部。“第十名效应”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要使他在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平衡。所以,平时我们应多了解孩子实际的学习状况,再根据孩子的情况,帮助他找到进步的方向。

三、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

如果我们不断向孩子施压,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分数。那么,一旦遇到困境就难以适应或突破。所以,孩子就算成绩再好,走上社会以后也不可能什么都会做,更不可能生活得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在让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培养他的心理素养与各方面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比如,发展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是孩子将来可以好好发展下去的法宝。

一个真正优秀的孩子应该具备的是全方面的才能,而不应该只是一个书呆子,只会学习。第一也不代表着优秀,孩子健全的人格,比成绩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