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有吊灯还是不够,这 9 个装置分分钟将空间“点亮”

 晓Xnfree 2020-11-30
多媒体装置
ART COM Studios

一个空间想要出彩,静态的装饰显然不够充足,尤其是在一些较大的公共设施内,动态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ART COM Studios 成立于 1998 年,致力于设计和开发新的多媒体装置,使用新技术作为当代艺术的表达手段,不停地探索着动态装置在艺术领域的发展。


创始人 Andreas Wiek 和 Joachim Sauter 带领着由媒体艺术家、IT 开发人员、技术人员、工程师、产品设计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不断突破界限,创造出惊艳的空间装置。

△Andreas Wiek 和 Joachim Saute

展馆、机场、办公楼、私人住宅都是他们的舞台,有了这些多媒体装置的加持,空间无疑就更加引人入胜了。


Inspiration Wall

地点丨德国达姆施塔特,默克创新中心


Inspiration Wall 是一个位于德国默克创新中心大堂内的一个动力学装置,在略呈凸型的 18 米长墙面空间中上下浮动。


整个装置由 72 块显示屏组成,每排 24 块,分别在垂直的轴线上移动。


抽象图像的灵感来源于四种不同的材料属性:晶体、细胞、分子以及流体,随着分散和聚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该装置还可以跟随访客的移动作出反应,增强了互动的趣味性,也让大堂更具魅力。



Neo-Natur

地点丨德国柏林,Futurium 展览馆

Neo-Natur 雕塑是一个 8 米高的木制仿生雕塑,是技术与工艺的完美结合。



Art Com 采用了 20 世纪德国数学家 Ludwig Danzer 提出的 「Danzer 平铺原理」来设计这 16 个模块,描述了准晶体的非周期性图案结构。


这些模块由 4,500 个角形连接器固定在一起,有机的形态仿佛从地板里生长出来,向各个方向扭曲、蔓延。


这个雕塑也象征着对自然世界的新认识,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带来的启发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干扰都值得让我们停下脚步,去寻找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存。



Raphael’s Pendulum

地点丨德国 Roche Penzberg


这个艺术装置位于 Roche Penzberg 的新制药大楼内,悬挂在拥有自然采光的中庭当中。


以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雅典学院」为创作背景,不同时期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荟萃一堂,表现出对人类智慧的赞美。


钟摆作为画作的载体,构建出高 18 米、宽 13 米的虚拟空间,活动范围十分开阔。


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美画卷与线条清晰的现代建筑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驻足。



Pendulum Casa V

地点丨墨西哥城


Pendulum Casa V 位于墨西哥城一位艺术收藏家的私人住宅内,悬挂在住宅的内部入口区域。


这个动态装置由 20 个镀铜圆盘组成,通过双线悬架实现水平和垂直运动。


受到二十世纪动力学艺术的启发,创造出失重般的运动。


圆盘之间时而交错、时而并成一排,具有十足的流动感。


表面还倒映出周围环境的图像,与空间融合的恰到好处。



Manta Rhei, 2012

地点丨德国柏林


Manta Rhei 将物理运动与编排的灯光结合起来,形成了发光的动态雕塑。


14 条 1.2 米的柔性金属薄片通过金属棒连接到天花板上,每条薄片都带有 10 个极薄的 OLED。


细钢丝连接到可单独控制的马达上,升高和降低尽在掌控,从而执行各种运动方式。


漫射的光线在天花板上留下线性的光影,营造出沉浸式的空间氛围。



Resonance — Reflective Kinematronic III

地点丨丹麦奥尔堡艺术博物馆


这是一个由光和金属构成的动力学装置。


由 17 个波浪形金属叶片组成,固定在金属片末端的电线通过滑轮系统连接。


随着抛光的金属片缓慢移动,在墙面上留下抽象的光影。



Chronos XXI, 2017

地点丨意大利罗马


Chronos XXI 由一个摆锤和一块屏幕构成。



古典画作在其中随着摆锤的摇摆,重现又消失。


看着图像的粒子凝聚又流逝,让人不经感叹时间的流逝。



Petalclouds

地点丨新加坡樟宜机场


Petalclouds 是新加披樟宜机场 4 号航站楼内的艺术装置,横跨 200 米的距离,十分震撼。


装置由铝板构成,每个原件通过四根细钢缆线连接到两个电机上,进行垂直和水平运动。


编排按照三种基本形式展开,演变出复杂的变化,形成强烈的空间体验。


铝制元件内置的光带照亮了整个装置,营造出平静而又科幻的感觉。



Kinetic Rain

地点丨新加坡樟宜机场



Kinetic Rain 使位于新加披樟宜机场 1 号航站楼的动态装置,为热闹的大厅增添了沉浸式的艺术元素。

608 个镀铜铝滴构成了这场“金属雨”,这些“雨滴”通过钢丝连接到计算机控制的电机上,从而可以精确地升降。


整个装置总面积超过 78㎡,高度达 7.3m,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具有十足的透视感。


视频
一起设计
什么样的空间装置让人记忆深刻?ART COM Studios 将艺术与建筑结合,打破空间的沉寂。
视频号



本文由一起设计原创撰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