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航:照片最怕无聊

 吞像摄影 2020-11-30

💐

我记得我们上视听语言的第一堂课,老师就给我们讲作为一个导演怎么不借助台词来讲清楚一个故事,听起来很像是哑剧,剥夺掉最便捷的一种方式来呈现故事。

台词和故事情节也许是编剧的功劳,但真正能够体现一个导演能力的在视听语言上,同样的事件,不同的导演呈现出来的画面与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于是他给我们布置的作业视听语言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短片开场要用非现实来表现主角内心世界的心理外化,让它成为你短片主旨的一个核。

这样的要求迫使我们每个人都绞尽脑汁的构思场景和人物调度。而任航的作品,就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POEMS FOR YOU

任航虽然拍的是年轻人肉体,但并不是瑞恩·麦克金尼那样的拍法,不是那么单纯、美好让人向往的部分。任航镜头下的人和裸体都是一种高度浓缩后的表达。

















一台美能达X700加机顶闪光灯直出的拍摄方式,稍微对画面讲究一点的影友都不是百分百能够接受这种“粗糙”的拍摄方式。但任航的作品重点并不在画面形式上,更多的是他拍摄内容的表现上。

这次完整的看完他拍摄的作品,每一张单拎出来,都能找到有意味、引你多看几眼的部分。

很多人拍摄照片,尽管用光正确、构图完美,但内容你真的就觉得很空洞,过眼即忘,没有更多画面以外的信息量让你去回味。



















但看任航的作品你会惊讶于他拍摄的大胆程度与想象力的丰富上,每一张都好像寺山修司或者费里尼梦书里才会出现的吊诡与奇情。

每一个我们常见的物品,他都可以巧妙的组合,构成画面当中你从来不敢去想的部分,然后由衷地发出感慨:原来摄影还可以这样啊。

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就是我们视听语言作业开头的一个个片段,每一张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摄影,可以不止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摄影师去表现自己的世界,用镜头去给观众看自己的“白日梦”与一个个的想法。







照片不仅仅是只有拍摄美的部分,也不完全是审丑的,更多的是我们能够在当中不借助图片注视读取到的信息量,这也是作为一名摄影师最厉害的地方,用图片说话。

前几天,看了任航的纪录片《我有一个,忧郁的小问题》,既惊讶于他的执着与性格内向,又敬佩于他对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坚持。我始终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不做某件事就不行的决心是成不了事的,他有那样的决心,并且一直在用惊人的执行力去完成它,过程一直保持摄影的纯粹。

这世间,每30秒就有一颗忧郁的星星,选择陨落。一个想要成为多数人的人却成为了少数人、对立面。非常可惜,任航一直被抑郁症困扰,最后去世。

💐

任航(1987年5月30日-2017年2月24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内陆摄影师、诗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

2007年,在中国传媒大学上学的任航开始为室友拍摄照片。2008年,创作了大量涉及“性”的摄影作品,由此正式开启了他的摄影之路 

2010年,其个人摄影展《Eat Naked Lunch吃裸体午餐!》在上海举办 

2011年,出版首部摄影集《ROOM》。2012年,出版摄影集《NUDE裸》 2013年,相继出版《MY DEPRESSION》、《Republic》等多部摄影集  

2014年,获得第2届华宇青年艺术奖提名 

2015年,获得第9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 

2016年,创作的诗集《太阳》由ÉDITIONS BESSARD出版。

2017年,出版摄影集《REN HANG》 ;2月24日,任航因抑郁症在北京跳楼身亡,享年30岁 。

POEMS FOR YOU


- 评 论 区 见 -

| 你喜欢的照片 or 更多摄影师的决定性瞬间 |

🍳

插图 | 任航

编辑 苦月亮

| 单幅照片 |

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