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略时评:锤炼能打胜仗的过硬作风

 方略书院 2020-11-30

锤炼能打胜仗的过硬作风

| 方略

当兵为打仗,练兵为打赢,是千古不变的法则。军人的价值在于能打仗,军队的价值在于打胜仗。能打胜仗,作为强军目标的核心,反映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建军方向,既是对军队建设发展的本质要求,又是人民军队的价值所在。在价值多元时代,如何牢固确立能打胜仗的价值追求,是军人价值观建设的重要课题。

尚武是衡量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尺。一国之强盛,必定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作支撑;一国之衰败,必定以一支不能打仗的军队为先兆。满清“八旗子弟”曾驰骋疆场、骁勇善战,为建立大清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终因安于享乐、玩物丧志,在太平军和八国联军面前无力再战。

甲午战争更是决定清朝命运之战。战前,清政府投入北洋水师的经费一点儿也不比当时日本投入海军的少,装备也不比日本联合舰队差,却由于疏于战备而不堪一击,最终被迫割地赔款。由此可见,军人是否爱军习武,与国家存亡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能战方能言和。没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就没有国家安宁与和平发展。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能打胜仗是党和人民的最高要求,也是军队和军人的价值所在。

只有坚持以能打胜仗作为根本价值原则,按照实战化要求评价军事训练,检验军事斗争准备成效,才能使各项建设和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聚焦;只有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主业上,按照打仗的要求搞训练抓战备,才能具备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本领;只有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各项准备,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才能有效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滋生守摊子、过日子思想,用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如果战备方案停留在纸上、空喊在嘴上,真刀真枪的操练不多,战斗力势必难以提升;如果训练演习习惯于跑龙套、走过场,演习如演戏、作战像作秀,满足于纸上谈兵,能打仗、打胜仗就会落空。尤其是在周边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军队战备训练任务更加紧迫,不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练兵”、“怎样练兵”和“为什么打仗”、“怎样打胜仗”的问题,就难以激发广大官兵能打仗的斗志,催生打胜仗的豪情。

战争是血与火的考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平时不真抓实备,战时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要坚持以能打胜仗的目标来统筹各项建设,以能打胜仗的要求来组织军事训练,以能打胜仗的标准来检验军事斗争准备成效;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摔打磨砺部队,切实由练为看、练为考转到练为战、练为胜上来。

下期预告:方略时评: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和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