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同济四院:合肥高新区某小学投标方案丨公立小学需要怎样的设计?

 幻j9j34yi4298z 2020-11-30


鸟瞰图

项目信息

建筑类型:教育建筑

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部的柏堰湖区域

建筑面积:27495平方米

项目团队:教育文体事业部


中间庭院透视

4月8日是漫长的一天。这一天,合肥高新区教育类建设项目的评标程序从10:30开始,到21:30结束。看似无休止等待讲标的过程中,我一遍又一遍地打开讲标文件默默温习,以至于数天之后的今天,讲标词仍然张口就来:

学园、花园、乐园——这是我们所理解的,基础教育校园所必需的三项基本特质。”

学园——作为校园设计,首要任务当然是系统、有机地布置校方要求的学习、运动和生活空间。但对于现代校园而言,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设置如图种种空间,以满足学生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迫切需要。这是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之地,在这里他们可以群聚讨论,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自助学习。

学园——丰富合理的非传统学习空间 

花园——每个孩子都像巨人泰坦,需要从大地母亲身上获取力量。设计立体景观体系,让自然在各处触手可及,让孩子能接触自然,了解自然,是为了让他们建立起对自然的敬畏和爱,和这个必须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人类社会一起,迈向正确的方向。

花园——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立体景观体系

乐园——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体制间的鸿沟,是每个低年级小学生面临的巨大挑战。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为此做出努力。建筑师在这里做的,是为低年级和有童心的高年级小学生提供游玩的乐园。在这里,孩子们探索自己的潜能并发展它,体会与同伴的友谊并巩固它,逐步发展观察能力、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

乐园——为低龄段学生量身打造的启蒙游乐场所 

“让我们设想三个小学生在这里的生活:

“小源是一年级新生,妈妈开车从北门进入校园,绕行到架空廊前停下,小源下车了,安全便捷地走进门厅。在他看来门厅以远的空间就像迷宫般吸引着他;他还想走出东门,坐在大台阶上看操场上大孩子们运动;或者去北边一廊之隔的体育馆逛逛。不过现在他得赶紧通过大台阶到达二楼自己的教室,快上课了。”

学生上学放学流线

中间庭院透视

“小悠三年级了,每天自个儿从西边主门走进学校,她对校园了如指掌。她逛过门厅旁的展厅,在一楼艺术教室跳舞唱歌,还在报告厅表演过音乐剧。她觉得自己的教室位于校园中心,到东边一楼的图书馆和楼上的专业教室都很方便,最棒的是中央内院就在隔壁,这可是有着室外小剧场、滑滑梯和大大小小惊喜的地方啊!”

“小帆快毕业了,她的教室在东南角顶楼。过了在校园中到处撒欢儿的年纪,她已经非常善于利用建筑师特意设置的各种口袋空间了。她和学生会的同伴们在交流厅讨论本周的工作情况,和历史同好在阳台争论凯撒和亚历山大谁是更伟大的统帅,或者自己窝在走廊小室里听音乐。”

北侧沿街透视

尽管信心满满,最终的评标结果是:在技术项第一的情况下,由于别的工作失误,与中标失之交臂。非常遗憾。不过我想,在教育改革浪潮下大量建设的公立小学,需要的也许会是这一种,满足孩子复合需求的设计。

以上是项目负责人的碎片化感想。

下面是主创设计师正经面孔的设计回顾:

校园规划

从上学放学的交通说起

由于小学的规模、用地等限制,当前小学普遍情况为一个主入口同时解决步行上学放学与车行接送,带来的城市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人车共用的入口没有条件允许接送车辆进入校园,接送高峰时期,接送学生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只能拥堵在入口处的道路两侧,大大超过了局部路段的承载力,人车流线的混乱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人车共用校园出入口拥堵乱象

通过对小学服务半径以内的居住区人行流线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西侧为已经建成使用的中学校园,我们将基地西侧仅作为主要人行出入口,如此,上述问题不会在小学校门口加剧,且两个学校入口相对布置有利于形成车行道路上的车辆缓行区,减小安全隐患。高峰期西侧道路较北侧道路更为拥堵,因此将车行入口置于基地北侧,便捷易达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对西侧人行入口的不利影响。

校园人车出入口布局

车行接送区参照了目前部分中学及国际学校的成熟做法,在校园北侧靠近车行出入口的位置布置环道,沿环道前进可到达教学楼门厅及田径场雨棚下方的室外灰空间,此处包含临时停车位与学生等待区,完成接送后车辆可沿道路驶出校园,无需掉头。

上学放学的学生流线

人、车出入口的确定将校园分成了北侧的可供车辆驶入区与南侧的人行区,考虑到北侧医药企业、道路规模、南向主导风向等因素,将食堂与风雨操场、田径场置于北侧,南侧形成相对完整的不受机动车干扰的教学区。

校园功能依人车流线合理设置 

功能交通布置

如何兼顾便于管理与易于使用

当前小学教学模式的变化使得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普通教室,各类专用教室、合班教室、图书馆等教学空间与各年级普通教室之间应当建立明确合理的交通联系,且应当尽量避免每个年级前往专用教学区时对其他年级产生干扰。

考虑到首层空间的开放易达与结构合理性,将面积较大的报告厅、图书馆、展厅、舞蹈教室等大面积公共教学空间置于底层,占比重最大的普通教室与各类专用教室布置与2-4层,局部五层用作行政办公,形成空间上的“三明治”分区。

教学区首层功能布置

在2-4层的平面分区上,专用教学楼位于东北侧将使用率较高的普通教室与体育场分隔,普通学区呈“L”型半围绕专用教学楼布置,学生可径直到达各专用教室,避免对其他教室造成干扰。在“L”型的普通教学区内,一至六年级的普通教室自西北至东南依次分布,年级越低越靠近车辆接送区,教师办公室、活动室等空间穿插在各个年级中。

教学区二-四层空间布置 

空间营造

校园不仅是学园,更是花园与乐园

我们以打造集学园、花园与乐园为一体的校园为设计目标,希望突破传统小学功能及规模限制下的单一空间,形成新型的教学、交往、活动场所。

未来的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教室里,而是应当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因此设计中应有意识的结合传统的教室营造丰富合理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在室外和公共区域,通过空间的引导,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教学需求,促进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的交流。

非传统学习交流空间 

景观设计上结合丰富的教学空间布置立体的景观体系,使景观绿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将校园打造为花园。考虑到了光照环境与景观视线,将景观屋面平台作为设计重点,北侧大平台可远眺大蜀山,景观视野优越,南侧的平台多结合教学区布置,为学生在学习之余提供休闲活动场所。

景观优越的屋面平台 

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岁,因此小学校园场所的营造应当是介于幼儿园与中学之间,在环境的设计上应当考虑到刚离开幼儿园的学生心理,打造可探索、充满惊喜的启蒙游乐场所。

立体错落的廊道体系 

教学区的中心庭院作为连接不同教学功能、联系不同年级学生的核心地带,应当有意识的营造引导性、可停留的空间。设计将丰富的空间类型进行有机组合,将不同的设计元素进行碰撞,使得不同年龄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场所。北侧大台阶弱竖向界限的同时为自由讲学、观演提供场所,二层的半封闭空间与大台阶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加上滑梯等趣味设施的点缀,形成了丰富的可互动空间。

丰富的中心景观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