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前院】◆徐建梅

 白云之边 2020-11-30

作者简介

徐建梅,女,山东德州人,中学一级教师,爱好阅读,旅游,酷爱文字。喜欢在清浅的时光里捡拾生活中的美好,用文字诉说内心的情怀。作品曾在《山东教育》等刊物和各文学平台发表。

-作品欣赏-

前 院



周末出门,邂逅了十几年前“前院”里的邻居。
旧友见面,总感觉有说不完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的,没有主题。我们边聊边相互打量着对方,总想从对方身上找到从前的影子,可分明霜染青丝,隐约的皱纹里确有了岁月的痕迹……无情岁月催人老,人生能有几度春。只一句:孩子们都长大了,彼此就都懂了。
我们随意地聊着,几句话便聊到了从前。旧事重提,思绪纷飞,十几年前“前院”里的光影像一帧帧老电影画面浮现在眼前……那些欢声笑语,苦辣酸甜,才下眉头,却又上了心头。“前院”,这个见证了我十几年生活的地方,承载了太多,包容了太多,它镌刻了深深的生活轨迹,承担着一种心思,是踏实更是温暖……

确切地说,“前院”是单位的老房子,始建于何时我无从知晓,但听说它的年代委实很久远了。青砖青瓦的外墙业已剥落,斑斑驳驳的,很有年代的厚重感,也颇有些古意。它像极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任日月流转,四季更迭,岁岁年年,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坚守着,默默地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一砖一瓦仿佛都讲述着光阴的故事;一草一木似乎都诉说着岁月流长。
这里,也曾是我就读中学的地方。三年的苦乐年华,所有流过的泪水和汗水,都化作无限成长的力量……
毕业后,我有幸回到家乡中学任教,而彼时的中学已迁至新校区,距离老校很近,步行大约五、六分钟的路程。
老校光荣“退休”了。它像一位负重很久的赶路人,终于完成了任务,可以卸下重负长长地舒一口气了。然而,随着一对对璧人喜结连理,这里又成了年轻教师在单位的家。老人怕孤单寂寞,我想老校也是如此吧。接着,一个个小生命陆续诞生了,打破了这所老校的宁静。从此,老校区又重新热闹起来。渐渐地,“老校”这个称呼无缘由地被“前院”替代了。

上班的第一年我结婚了,也在前院安了家。两年后,女儿出生了。
我家的房子临着院里的人行道,人来车往的,怕女儿乱跑,便买了红砖、水泥,请人帮忙修了院子、厨房和大门。一个玲珑、简单的院落便建成了,它的样子更像家了,虽简单但感觉温馨而踏实。
次年,一个莺歌燕舞、杨柳含翠的春天,几只北归的燕子来家做客,并在小院的大门内筑了窝。“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燕子的到来,使我的小院更添了许多春意、温馨和热闹……
春天的时候,我在小院里靠墙的地方开辟出一片地,种下了草莓、茄子、豆角、丝瓜等;房门一侧种上大地红、蝴蝶兰、地瓜花,另一侧则摆放了大小形状各异的花盆,趁东家串门,西家闲坐的机会,便把人家的花移了来,东拼西凑竟也有十几盆;大门外的墙角也不闲着,种上了凌霄花和爬山虎。
老路每天清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侍弄这些小生命:浇水、施肥、捉虫,乐此不疲。人勤地不懒,它们在老路的辛勤耕耘和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竞相绽放。淡紫色的蝴蝶兰随风飞舞;粉红色的大地红,似星星镶嵌在绿叶之中;火红的地瓜花喜气洋洋;凌霄花也开了;爬山虎更是长势喜人,它们凭借自己非凡的本领,依附着院门外的墙壁不断向四周攀爬……院子内外弥漫着浓郁的芬芳,引来无数的蜜蜂和蝴蝶,热闹极了!
至夏天到来,蔬菜和草莓也成熟了。红彤彤的草莓羞涩地躲在绿叶之中;碧绿的豆角条条垂挂,似“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瓜秧最是繁茂和活泼,它利用一切可以攀援的东西,煞有介事地爬满了墙头和房顶,有的则翻过邻居的墙头,潜到人家的院子里,邻居家自然也乐得其惠泽……见这些顽皮的小东西有这样极强的生命力,我突发奇想,借助晾衣服的绳子,横七竖八地再栓上几道,一端固定在墙上,引丝瓜秧爬上去。等它们攀着绳子密密匝匝地覆盖了整个院子的时候,小院便完全掩映在绿荫之中了,间或有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落下来,也似乎多了些凉意,根本感觉不到它的炎热。这些小生命给我家院子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日子也觉得活色生香了。

春华秋实,春秋几度,日子在平淡而安稳中逝去,光阴在四季中流淌,每天急匆匆奔波在学校和前院之间。对于上班族,自己带孩子的艰辛和疲累无以言说,但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有自己陪伴,感觉虽苦尤乐。孩子哭了,笑了,生病了,摔倒了,会自己吃饭了,从咿呀学语到讲述幼儿园里的故事了,从蹒跚学步到和小朋友相互追逐了……这之中流过多少泪水已记不清,但我从面对孩子生病时的束手无策变得坚强而从容。女儿在长大,而我也在成长。这段苦乐杂陈的时光,每一段都值得永远保存和记忆,沉淀成生活的阅历……
这一切,我记得,前院也记得!
等前院的孩子们陆续成长起来,院子里每天都充斥着孩子们稚嫩、快乐的笑声,而前院这位慈祥的古稀老人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在他膝下承欢,前院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伊甸园……
春天,他们在花丛中、阳光下捉蝴蝶、采野花,女孩子们相互把野花戴在彼此的发辫里嬉笑一番;夏天,他们在雨后的草丛里捉青蛙,晚饭后又呼朋引伴一起过家家;秋天,他们在草丛里逮蚂蚱;冬天来了,他们就伸出小手抚摸六角的雪花,再堆一个长鼻子的雪人……
孩子们最热闹和温馨的时刻莫过于夏季的傍晚。各家在院子里摆了小桌和凳子,有时铺一张凉席。院里的小朋友便随便选择谁家聚在一起,或者追逐嬉戏,或一起玩玩具、过家家,或躺或卧,在凉席上玩耍打闹……稚嫩纯真而清脆的笑声在黄昏的晚风中飘荡,醉了夕阳,又扯起一枚弯弯的月亮。
待暮色阑珊,掌灯时分,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不久,空气中便弥漫着晚饭的香味。前院里则响起高一声低一声的呼唤:“回家吃饭了……”那是大人们喊自家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听到有人拖着长音高声回应:“在这儿吃呢……”听到回话,转身回家,至于孩子在谁家,根本不去理会,反正饿不着。

前院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前院的气氛永远是融洽、和谐和友好的,邻里之间无论大事小情互帮互助是常事,无论手头有多忙,只需招呼一声,便爽快地答应着帮忙去了。谁家有事外出了,中午或者晚上如果回不来,只需打声招呼,孩子便无需挂怀,保证渴不着,也饿不着,自会有人照应;谁家做了好吃的,也会记得给孩子们留一份;年轻妈妈们遇到啥难事,自有院里热心的大爷大娘们帮忙。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初为人母的我第一次给孩子做棉衣,拆了做,做了拆,煞费周折,总也做不合适,年过七十的杨大娘听说后,主动上门,戴上老花镜一针一线,半天功夫便帮我做好了,她那慈祥的样子像极了已过世的姥姥。
有邻居在任何困难都不是事儿,二十多户人家,相处的许多年里,从未见邻里之间红过脸,吵过架,搬弄是非,制造矛盾,睦邻友好是前院永恒的主题!前院,充分体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前院里最热闹和放松的时候是放暑假之后。
结束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彻底放松下来了,前院的牌友们便开始聚集起来,午休后,听到有人在院子里大喊一声“上人了”,不一会儿,各家各户便有人端着水杯陆续走到院子里,几个人自成一桌,开启了热火朝天的暑假生活。小院又沉浸在热闹和欢乐之中!在那个还没有网海茫茫的慢节奏时代,自娱自乐便是人们最快乐和最原始的消遣方式。没有参与打牌的女人们一起逛逛街、聊聊天、洗洗衣服、看着孩子们嬉闹……
时光荏苒,眨眼间孩子们上小学了。前院的人们陆续在城里买了房子,有的孩子便转学到小城上学了。随着前院里搬走的人越来越多,院子里逐渐冷清下来,花开花谢已无太多人问津。
再后来我也在小城安了家,前院也很少回去了。院子里的绿植们岁岁枯荣,兀自热闹也兀自寂寞,再无人陪伴和欣赏,冷落了那一院香。至最后几户人家也搬走了,真的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了。前院彻底寂寞了,他更加老迈了!当我再去看望他的时候,斑驳的墙壁上写着斗大的“拆”字!我仿佛听到了这所老屋暗自啜泣的声音……如符号一样镶嵌在光阴里的老屋,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在时代变迁的大潮中轰然倒下……
三年前的春节再次路过的时候,前院彻底不见了,已成为一片废墟。一家人驻车走在废墟上,想找到点儿从前的念想,可女儿只找到了她儿时的一只布娃娃……
重回首往事堪嗟,零落花如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