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夏葆元作品展(1968-1988)明在沪开幕

 无心生大用 2020-11-30

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夏葆元作品展(1968-1988)明在沪开幕

时间:2013/7/25 17:13:43  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2013年7月26日下午,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将隆重推出“薪火相传——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与“薪火相传——夏葆元作品展(1968-1988)”。展览以两个二十年,将通过大量的文献、实物、影像及原作,以有亮点的展陈方式,体现他们顺应时代、独立进取、奋力开拓,为创造上海油画雕塑院的辉煌所作出贡献学术成就。 

  自2011年起,上海油画雕塑院推出了总题为“薪火相传”系列展,旨在梳理上海油画雕塑院院史,通过详实的个案研究,挖掘和总结内在的学术传统。至今已经成功地主办过六个“薪火相传”系列展。 

  “薪火相传——陈逸飞文献展(1960-1980)”分作 “学生时代”、“进入油雕室”、“崭露头角”和“时代标杆”四大篇章。通过展出各个阶段的水彩、速写、素描、习作、草图、原作、笔记、照片、出版物、影像等,结合宏大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全面真实客观地呈现出陈逸飞早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艺术轨迹,以及在他创作激情最为丰沛的十年间所创造的艺坛奇迹。 

  展览紧紧围绕着陈逸飞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开路先锋》(1971年与魏景山合作)、《红旗》双联画(1971年)、《黄河颂》(1972年)、《占领总统府》(1976年)、《踱步》(1979年)等一系列具有时代标杆意义的经典传世佳作,从学术的高度,美术史的角度,通过大量的文献、实物、影像、及原作,展示出一件件优秀艺术作品诞生的过程和艺术演进的规律。无疑为广大观众全面理解和深入欣赏陈逸飞的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切入点,将有助于重新建构一代大师在人们心目中更为立体、丰满和真实的形象。许多作品与文献都是首次对外公开展出。 

  “薪火相传——夏葆元作品展(1968-1988)”汇集了夏葆元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优秀作品,主要包括油画、素描和水墨连环画三个门类的80余件精品。其中包括由上海油画雕塑院收藏的《部长与我》、《清贫——方志敏》等,许多作品都是首次对外公开展出。 

  当年被誉为上海美专三才子之一的夏葆元,其作品充满着艺术才气和都市情调,且人物造型准确、生动、细腻。尤其是他的素描和水墨连环画,被广为推崇。陈丹青曾评价夏葆元的素描是“介于德加、门采尔、珂勒惠支、谢罗夫和左恩之间……即便今日,上海画派的圈子里的没有谁不知道这素描的源头始自夏葆元”。 

  陈逸飞与夏葆元,两位同时代艺术家的两个二十年,共同为我们营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经典回顾。 

  为配合展览,在总共一个半月的展期内,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将推出两场专题讲座《走进大师陈逸飞》和《回望七十年代》,分别由陈逸飞的弟弟陈逸鸣和夏葆元主讲。同时,还专门为暑期里的广大青少年朋友举行两场公共美术教育活动。 

   展览将一直持续至9月12日结束。

上海油画雕塑院常务副院长肖谷在介绍展览作品情况

《占领总统府》



《占领总统府》草图

陈逸飞油画作品

陈逸飞油画作品

陈逸飞素描作品

夏葆元先生(右一)在展览现场

夏葆元作品《孙中山伦敦蒙难》节选

夏葆元作品《徐悲鸿往事录》节选

夏葆元作品 《 1986部长与我》

夏葆元作品《清贫》

夏葆元作品《陕北老农》

夏葆元作品《小提琴手之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