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控制回路断线、事故总信号原理

 飞翔子华123 2020-11-30


声明

本号所刊发文章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无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敬。因某些文章转载多次无法找到原作者在此致歉,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控制回路断线原理
  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是由跳位继电器(TWJ)常闭触点与合位继电器(HWJ)常闭触点串联构成的。

正常情况下,TWJ及HWJ其中一个励磁,一个失磁,故常闭触点也将一个闭合,一个打开。当有什么原因引起跳位继电器与合位继电器同时失磁,常闭触点同时闭合时,就会出现“控制回路断线”信号,开关将不能分闸或合闸。
  引起控制回路断线信号的原因有:
  1)控制电源熔丝熔断或空开跳开,TWJ、HWJ继电器同时失磁,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报出。
  2)跳合闸线圈损坏,回路不通。
  3)断路器辅助接点DL出问题,同样引起外回路不通。
  4)由开关机构箱引至控制回路的各种闭锁信号(如弹簧未储能、气压低闭锁等),引起控制回路断线。

注意:出现控制回路断线信号,若开关处于分闸状态,表明合闸回路有问题,不能合闸;若开关处于合闸状态,表明分闸回路有问题,不能分闸。

必须指出:当开关在合闭状态,合闸回路的完整性被破坏时,或开关在跳闸状态,跳闸回路的完整性被破坏时,不能报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

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时,由于位置继电器的触点切换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如开关由分到合,TWJ的常闭触点已经闭合,而HWJ的常闭触点还没有打开,中间一般会有几十个毫秒两者都闭合的情况,如果不加判断延时,则会误报控制回路断线,监控人员对开关进行遥控分、合闸时也时常会有控制回路断线发上来,但又马上复归的情况,就是因为位置继电器的触点切换不同步造成的。

事故总信号原理

KKJ继电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双圈磁保持的双位置继电器。该继电器有一动作线圈和复归线圈,当动作线圈加上一个“触发”动作电压后,接点闭合。此时如果线圈失电,接点也会维持原闭合状态,直至复归线圈上加上一个动作电压,接点才会返回。当然这时如果线圈失电,接点也会维持原打开状态。手动/遥控合闸时启动KKJ的动作线圈,手动/遥控分闸时启动KKJ的复归线圈,而保护跳闸则不启动复归线圈。

KKJ与TWJ串起来构成事故总信号,当开关处于手合后位置(KKJ=1),且开关在跳位时(TWJ=1),发事故总信号。

除了手跳/遥跳外,其他通过保护跳闸与开关偷跳都会发事故总信号,注意:在现场对开关进行紧急分闸,由于没有经过控制回路使KKJ继电器复归,也会发事故总信号。

手合/遥合开关时由于TWJ返回较慢,当KKJ=1后,TWJ还持续几十毫秒,导致会发事故总信号,AVC系统对变电所内电容器进行合闸时,时常有单独的事故总信号发上来。

 

RCS941控制回路图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