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轮船招商局之我思

 裴伟看世界 2020-12-01

轮船招商局是一家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873年的清朝轮船运输公司。

为什么要成立这家公司,说来话长!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逐渐进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的优势下加速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他们要在中国攫取最大的利益。

与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内战,原本衰弱的大清朝变得更加衰弱,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产生的破坏力十分惊人。清朝当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在那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下,农业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根据相关计算,太平天国战争造成的人口损失达到了1.6亿,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造成人口损失最大的战争,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军人死亡2500万,平民死亡4100万)。可以想象当时的中国是多么的破败,在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真正的把它放在眼里,大清朝只是一只看起来很强大的待屠宰的羔羊。

当时中国的河运和海运主要被外资控制(旗昌、太古、怡和三家轮船公司),由于中国的科技技术落后,外资公司的轮船是大汽轮,而我们很多还是沙船(动力是风),在外资面前基本没有竞争力,所以中国沙船的生意越来越差。和所有的市场竞争主体一样,在没有取得垄断地位之前,大公司给出的价格还不是很离谱,甚至还是低价,让老百姓以为得到了实际好处,一旦取得市场垄断地位后,提高价格是必然,亲民价自然变成了攫取巨额利润的高价,在当时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没有办法阻止,因为这是外资公司是在合法的外衣下给出的正常价格。在这样的局面下,外国轮船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李鸿章很想在外资赚取的利润里分一杯羹,他每年向财政拮据的清政府要一点军费,要磨破嘴皮,有时候还拿不到。他后来想与其这样,还不如通过发展实业来赚钱,把洋人手中的利润想办法拿回来不就可以了吗?李鸿章深知,没有钱那么他的淮军就举步维艰,他之所以成为朝廷要员,主要是因为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有功。李鸿章很早就知道西洋武器厉害,他用西洋武器武装淮军,淮军打了很多大胜仗,但花钱也不少,因为西洋武器死贵。要解决军队战斗力的问题,需要先解决钱的问题,所以先能赚到钱是关键,创办轮船公司就是办法之一。

创建轮船招商局,需要专业人才,李鸿章幕僚很多都是科举出身,科举出身的人当时的地位最高,商人的地位最低,但为了发展商业,李鸿章让他的手下去找专业能力很强的商人来管理轮船招商局。这个工作其实并不是很难做,当时有些在洋行做买办的中国人,能力很强,他们为生活所迫为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开城拓地,但他们心底还是有爱国之心的。在当时的洋人眼中,买办的地位并不比普通的百姓高多少,还是为洋人瞧不起。根据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的回忆,有一次他坐轮船从上海到香港,因为风暴,轮船滞留在海上了,船上的淡水有限,结果船上的中国人每天喝的水和洗脸的水只有一点点,而同时船上还有100多只羊,那些羊每天都有大桶的淡水喝,唐廷枢虽然是当时轮船公司的买办,富裕之人,但也没有资格喝到更多的淡水。

唐廷枢(中国第一本英语词典的编写人)正式成为轮船招商局的总负责人后,采用了西洋的管理运作方式,轮船招商局在西洋的管理方式下与外国轮船公司进行竞争,争夺中国的航运市场。经过不懈努力,轮船招商局在外资的重重包围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1876年美资旗昌轮船公司由于市场逐渐被蚕食,最后被轮船招商局收购,招商轮局后来还逼迫英资太古、怡和轮船公司签订齐价合同,粉碎了外资获取巨额利润的可能。到了甲午战争前,轮船招商局共收入运费3400万两白银(要知道当时成立轮船招商局,清政府连20万两白银都拿不出来),轮船招商局不仅自己获利,还为国家纳税,另外为大量民众出行节省了费用,造福万民。

轮船招商局在19世纪下半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尤其是敢于且战胜外资的壮举值得称颂。实际上类似的故事在现实中每天都在上演,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出现而已。我想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要成就一番事业,不仅需要专业的人才、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也只有有坚定的信念才能避免短暂成功而导致个人忘乎所以或国家沉沦的局面出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