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首档纸片人选秀,沙雕欢乐多

 情报姬 2020-12-01

文丨阿毛 审核丨甜咖啡

排版丨雪花 封面丨雪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最近一档名叫《跨次元新星》的选秀。

按海外知名媒体BBC的说法,这是档瞄准二次元市场,全球首档推出虚拟人物题材的综艺。换句话说,它参赛的选手全部都是纸片人。

然而都播一个月了,这节目在阿宅的众聊天群里却完全没什么热度,反倒微博上的饭圈女孩们在给它宣传起来更要卖力。奇异的现象好似它是SCP里连接着另一个世界线的都市传说,颠覆人理智的同时拥有了一种魔幻的引力。

这是平行宇宙的二次元?

于是抱着作为调查员朴实的好奇心,我们斥巨资19元充值了IQY会员。

待到11集每集40分钟猛地刷完,我这是太阳穴直跳,心律不齐,只想去申请个工伤。

第一个直观感受是,这大概是《学了三年动画系列》的合集大电影?

像是穿模、鬼畜,那都是常规操作。这3D全息投影出来的纸片选手们各个骨骼精奇,就连比个V手势卖萌,都能整出点Dio大王的病娇气场。

接着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买家秀&卖家秀环节。

精美的立绘与粗糙建模对比之惨烈,在深刻表现了ACG从业者中设计师先进审美需求与建模工程师落后生产力的矛盾的同时,也伤到了观众的眼睛。

甚至还有位白毛萌妹全程唱歌不张香肠嘴。

居然也可以一本正经的解释成面部表情比较冷酷,恐怕连腹语大师都要直呼内行。

3D全息投影的技术力不够成熟这可以能容忍,毕竟不久前在上海的神楽Mea 1st live也翻了车。真正要命的地方还在于,这档节目总是散发着一种不懂装懂的偏见。

首当其冲的秋蒂选手,软妹摔Pose接车祸现场,为跑调而跑调,肉眼可见的拼了老命,只想要凹出一个天然呆人设。

后来的旗袍姐把这种浮夸的演出风格更进一步,不但放话“我是这个次元最美的女人”,还自吹自擂“追我的男孩子从这里排到了埃菲尔铁塔。”其妖冶之语调比十年前清宫戏里的反派更甚,尴尬得让人为国内声优的水平直捏一把汗。

要知道“纸片人”虽然字面平面的,但能让人产生感情的形象靠的都是个性立体,才让人愿意相信她/他是一个真实的人。而像这种扁平干瘪的脸谱人最后被选中晋级——就很让人怀疑,节目组是不是对二次元有什么误解。

更离谱的是在开场白中,节目组强调年轻人总是“一个人”,是因为有动漫角色的陪伴。目的上是想说虚拟角色可以给人带来能量,却总感觉他们在阴阳怪气二刺螈们生活自闭。

而其它像有的选手画风古怪猎奇,反倒都是些小问题了。

有豆瓣网友评价:「他们不懂二次元吧,二次元人物的立体源于他所在的世界,还有他经历的故事,啥也没有就一个丑娃娃去选秀又啥好看的。」

是的,其实与外界的偏见不同,御宅群体其实非常看重一个角色的内涵。换言之,一个人设她就颜好,想被人认可也必须是有东西能让她的人设立的住。

这个东西要么是原作的故事基础,要么是拟人的形象有网友们的大量同人创作,或者是Vtuber本身就可以与那些直播平台的大主播无缝切换,打游戏吹水整活吸引粉丝去有看她的欲望。

尤其以虚拟偶像的祖师娘初音未来来说,她能火起来的一大特点,其实在于她本身作为音乐软件,可以帮助制作人们合成出人类所无法达到的领域。进而唱出像「初音未来的消失」这样只有虚拟软件才可以驾驭的曲子。即使抛开外表她也拥有只有二次元才能拥有的实力。

可节目组呢?一水看下来90%的纸片人展示的只是对三次元选秀的拙劣模仿。他们生硬地学真人唱跳,生硬的学人讲煽情故事,生硬的凑CP。这些真人秀的套路搬到虚拟偶像的舞台上,就太让人觉得乏味和没新意了。

虽说指控《跨次元新星》完全不懂二次元属实是有点委屈。因为节目里也有个S组,当中倒是有几个角色很符合「角色立得住」的定义。

老姑,来自国漫《一品芝麻狐》,原作里是个贱贱的话痨骷髅。

可能是为了和谐不得不化个妆

VIVI女团,SNH旗下的虚拟女团,有动画有直播。

仲堃仪,完完全全没有资本的介入,是全凭同人爱好者的厨力努力学美术学建模,磕磕绊绊的整出来的一个粗糙形象。

这几位有原作有粉丝也有同人们赋予感情的创造,结果却是完全入不了导师们的法眼。反倒是有个二次元萌妹去韩国整了个容,改掉了画风,最后得到了评委的一致亮灯。

什么意思呢?重新定义二次元吗?

这是同一个人??

不过看一眼导师阵容你大概就能明白为什么。

毕竟不管是以「淡黄长裙蓬松头发」出名的虞书欣还是以“演技”而闻名的Angela大宝贝,都和二次元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唯一表现的像个粉丝的男团成员小鬼,哪个角度也不像是高纯度男孩的样子。

另外虽然二次元喜好是避开了,三流综艺的整活节目却是一个没落下。

像是有个12头身的粉色男孩,肢体僵硬关节抽搐,却因为有大资本乐华的站台,诡异的被选进了队伍。之后不忘碰瓷尬吹:“他唱歌比周杰伦还好那么一点点”

再来是有个叫米莉的角色,不停的在后面吃醋,甚至逼宫男导师不要选其它女性成员。频频上演一出叫人摸不着头脑的内卷现场。

也就是在这种种奇葩的迷惑操作之下,让《跨次元新星》与自己的初衷渐行渐远,最终在他原本宣称的二次元目标用户里掀不起一点波澜,热搜上只能靠饭圈的一点能量苟延残喘的续命。

最终才形成了“饭圈女孩追纸片人”的错位景象。

而本以为自己是主角的纸片人,则变成了现充偶像们的陪衬,以「虚拟角色」的群体名字模糊着面目,最终格式化成一团被定义成失败品的数据..

几个月后就不会有人记得,她们曾经来过。

在过去威廉吉布森的小说《虚拟偶像爱朵露》所描写的未来中,存在着一个叫做东英零的虚拟偶像,她甚至吸引了书里最有名望的真人歌手罗雷兹与之联姻。

而跨过《跨次元偶像》并不顺利的尝试,现在娱乐圈还会继续向着赛博朋克世界里描写的虚拟歌姬直步向前。不久之后,江苏卫视未来也联手B站,推出一档同类型节目《2050》。

只是BBC报道《跨次元偶像》的那篇文章里,有句话是这么展望虚拟偶像行业的:「不像有血有肉的對手,虚拟网紅可以全天工作,并且可以被轻易的制作成有不同市場定位的角色。此外,他们对精通网络的年轻一代很有吸引力」。

业内人士要是只看到这一面的话,那还是请放过纸片人们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