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朝阳区高三期中语文试题中几道题目的思考

 石老师讲语文 2020-12-01

       大家知道,一份优秀的试卷,要求尽量做到每道题的考查点明确无误,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思考,锻炼学生能力。我们选择练习题目的时候也应该以此为标准,题不是练的阅读越好,而要精选试题,全面覆盖高考考点。

       另外,我一直引导学生要学会分析试题,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当你能找到题目本身存在的问题的时候,你对考试就理解的更深刻了,就能在平时的复习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朝阳区期中试题,个人认为还是有不少问题,今天逐一进行分析。题目网上都有,我前两天公众号里也发过,这儿就不占篇幅了。

长文阅读:     

1、这道题很简单,不过我们要明白命题者想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连贯性的掌握。大家可联系海淀文言文阅读中解释“古圣人”“佳公子”特点这道题,和分析“初心”那道题。虽然一个是现代文,一个是文言文,但是从考查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涉及到对上下文关系的分析。

4、个人认为这道题出得不好,有生拼硬凑之嫌。四个从《论语》当中选出的句子都有丰富的内涵,而文章讲的是建筑,两个问题离得稍微远一些。B、C、D三个选项均是说如何从政及为人的,我看不出有什么理念,A项其实是有儒家讲的“中庸之道”的理念,但是文章中写北京旧城的建筑,我也没发现和A项相近的内容。因此我觉得这道题是有问题的。没有什么训练价值。

5、B项我认为可以改成考查第一段文中的修订、承载、精髓三个词更有意义。

7、这道题出得太随意了,难度基本上为0,四个成语也没什么可比较的,关键是前三个和未来发展都没任何关系,因此个人认为这道题也没价值。

8、这道题比较好,请同学们记住,分析任何事物都要学会分角度。

文言文:

9、实词考查注意以下几点:要学会和课本当中的句子相联系,学会用成语研究古汉语实词词义,要学会从词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推测。

13、翻译题值得一练,找出采分点很重要。

诗歌鉴赏:

16、这道题很好,虚实结合是古诗词常用的一种手法,是必须掌握的,在问答题中也会经常用到,何为“虚”,何为“实”?同学们清楚吗?不清楚的去找资料。

17、一般来讲鉴赏都要结合作品,注意,结合不是你说第几句,而是要说那句诗或者哪个词是什么意思,这才叫结合。

散文阅读:

21、这道题考修辞手法,但是和海淀那道考修辞的题差很多,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以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应该注意哪些点,如何分析,如何表达。

我的分析如果对你有所启发,就点个赞,转发一下,我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能够看我写的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