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鉴◎方英文手札欣赏

 微风读书会 2020-12-01

来源《泾渭情》杂志

随着书写工具和手机运用功能的强大,作为中国书法主流文人书法作品或手札却特别稀缺。著名作家方英文在文学创作上,无论小说还是散文、小品文,写得摇曳多姿,风雅俊逸,在海峡两岸出版小说、散文作品数十部,并被译为英文、阿拉伯文等。出版作品盗版频繁,再版不断……殊不知,方英文创作的所有文学作品一概用中国最传统的毛笔书写完成,坊间称他是继鲁迅、茅盾后毛笔字写得最好的作家。

“手札”狭义来讲就是现代人讲的“亲笔信”,广义来讲就是近似于书信形式的书写,诸如读书眉批、札记随感、请柬庚帖、契约便条之类。所以手札又有着书札、尺牍的别称,具有强烈的民间性与个性化。

方英文的手札常常不拘一格,不是为了书法而书写,也没有严格的讲究,如杂志封面,书扉页、信封、废报纸、信皮、请柬等,有空白的地方他都会信手拈来,自然率意,书风温润,隽永清丽,经常受邀写匾题签。

诚如作家、书法家,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张瑞田言“方英文的手札,让我看到了一位当代作家精彩的毛笔书写,也让我确信,作家、书法家的身份将历史性地落在他的身上。”

东坡寒食帖诗三首,才气一般。刻意诉苦,旨在告诉政敌:苏某被你们整得很惨哦!政敌越高兴,他便越安全。此兵法之诈降术也。(七月廿八   方英文)

夸一个作家写字好,等于夸一个飞行员跳伞好【昨天读周涛表扬我字文(虽然亦有委婉批评),今晨依然得意喜悦。现凉水浇顶,笔移文事则个。七月卅一  采南台】

儿时七夕夜,上弦月定时出现,银河横过头顶。听母亲讲述牛郎织女故事,犹在昨日。那是传统的田园生活,纯粹自然,幸福指数远高于科技时代的我们。

南海局势似紧之际,不少人亢奋喊打。在我看来,喊打的人一定是做好了两种心理准备:一是一旦开打,你立即投嘴从戎;二是一旦开打,你断然将自个的独生子女送上战场。如果不是,你闭嘴好了。

我写字跟写文章一样,绝对只能独自安静完成。别说跟前站俩大人物,砸着洋炮、说着风凉话;就是有只蝴蝶飞绕,也无法落笔。但是遭遇美酒与命令之下,也只得就范。    七月九日

我主张毛笔字所写内容,应以现实生活为主。附带习帖,把字写好。文学、影视、音乐、绘画、建筑……等,皆有承载历史的义务。毛笔字古来更是如此。毛笔字如果甘愿自阉其性,就只能是纯粹的书法,与时代毫无关系了。七月十五日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