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专栏】阎纲散文杂感(插图)连载50:几则休闲小品【上】

 微风读书会 2020-12-01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几则休闲小品【上】

《“文摊秘诀”十条》

《答任建煜“作家人生10问”》

《邂逅《论语》十戒》

《也说《也说赠书》》

《散文,说长论短》

  “文摊秘诀”十条 

【小序】 不知多少次了,读过鲁迅作于1933年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的《文坛秘诀十条》,又于《幽默大王》的首页上重发之后重读,不禁冷笑几声。

《炎黄文化报》创刊,主编李彬催稿,何不投去重发,抛出一个热门话题,指望我省杂家诸公如毛錡、王愚、方英文等等胆识兼备者同题作文玩玩幽默岂不甚好?若事成,必有惊人之语,一针见血、一番热闹。

——1995年11月9日识

还是杂文时代,还是先生深刻,然时代不同,招数翻新,鲁迅当年的十条已不敷应用,故狗尾续貂,作《文摊秘诀十条》。过了十多年,新招叠出,再作《“文摊秘诀”十条(升级版)》,此番语云,屡试不爽,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须有一个以上政界(最好是文界兼政界大至尚书待郎的)人物做后台,在组织部门能说得上话。跟他们的秘书混得倍儿熟。

二、须有一个以上公司大款(最好是自命儒商的确敢在稿纸上和宣纸上划拉的效益不错的集团总裁公司老板)做朋友。跟他们的老婆混得倍儿熟。

三、须对文坛宿耆百般殷勤,使其不觉你右。切莫忘记在他们生日那天起个大早登门说些叫老寿星高兴的话,臭骂那些迟迟不让全集上马的人忘恩负义。

四、须对文坛新秀百般爱护,使其不觉你“左”。切莫忘记在收到他们的新书样本时打电话表示祝贺,臭骂出版社不拉点赞助请些名人开个作品研讨会什么的财迷心窍。

五、须在风云变幻莫测之时推行穿梭外交施行平衡政策,一会儿电话,再会儿拜访,不尽的一惊一乍,没完没了的嘀嘀咕咕。哪头都把你尊为上宾,哪头你都劝说宽容,哪头也摸不清你到底是什么态度。

六、须在报刊主事起码在报刊编辑部有旧部亲信尤其是在电视台有铁哥们。记者部好像还能找到关系。

七、须时时面面照顾影响。北方有另室南方筑金屋但不离婚。千万不能在同事老婆身上打主意。出手要大方,钱值几个钱?

八、须时时面面注意身份。老爹碍事老爹就是远房亲戚,老娘碍事老娘就是下人保姆奶妈子。

九、须知文以人传人以文传,多写多画多编多出书,去年发布要修中国什么史,今年扬言要立什么大师传,明年兴许会冒出领衔主编的一套中国的什么大全,一不留神,什么时候什么评奖果然榜上有名。客厅四周须挂满名人字画,而且应时更换,经常不断地。

十、须一次不拉地参加和组织社会活动。精神文明如何重要,环境污染多么要命,品德修养何其关键!假座什么“堂”什么“会”什么“馆”举办什么“英才”“先进”“杰出”“脊梁”征文颁奖活动,评它个“全国十佳”“二十特等”“三百优秀”,交纳两千三千块现大洋然后准予晋京领取奖状(欢迎携带家属),主办人赚它个三万五万十万八万百儿八十万的不怕有人暗中骂他(和她)财迷心窍胆子忒大脑子进水……

1991年 北京 古园

答任建煜“作家人生10问” 

问:你成功的经验和秘诀是什么?

答:才分不我,无论成功。

问:你最喜欢读什么书?

答:《辞源》《辞海》,《百科全书》。

问:你最大的嗜好是什么?

答:我的诨名“胃亏面”,再加上音像和说笑。

问: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答:虚与委蛇,“谋财害命”。

问:你是怎样看待金钱和名利的?

答:安贫乐道,钱不烫手。

问:你是如何处理周围人际关系的?

答:好心待人,不整人的都是好人。

问:你向往什么样的生活?

答:醉卧书林,寄情电脑,指天划地,含饴弄孙。

问:你喜欢和什么样的异性相处?

答:不带异性偏见的异性。

问:你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

答:生前有血气,身后有骨头。

问:请你对想成名的人说几句话。

答:大音希声,大器晚成。

 1995年9月 北京 古园

邂逅《论语》十戒 

无聊乱翻书,翻到陈年老刊《论语》。林语堂创办的《论语》,每一期封面的内页登有“论语社”同仁的戒条,全文如次:

一、不反革命。

二、不评论我们看不起的人,但我们所拥护的人要尽量批评(如我们的祖国、现代武人、有希望的作家、非绝对无望的革命家)。

三、不破口骂人(要谑而不虐,尊国贼为父固不可,名之王八蛋也不必)。

四、不拿别人的钱,不说他人的话(不为任何一方作有津贴的宣传,但可作义务的宣传,甚至反宣传)。

五、不附庸风雅,更不附庸权贵(决不捧旧剧名星、电影明星、交际明星、文艺明星、政治明星、及其它任何明星)。

六、不互相标榜,反对肉麻主义(避免一切如“学者”“诗人”“我的朋友胡适之”等口调)。

七、不作痰迷诗,不登香艳词。

八、不主张公道,只谈老实的私见。

九、不戒癖好(如吸烟、啜茗、看梅、读书等)。并不劝人戒烟。

十、不说自己的文章不好。

《论语》同仁十戒,刺痛我的神经十处:

 

一、《论语》是不是完全能做到姑且不论,但它有勇气把这十条当做“同仁戒条”每一期公开刊登在内页让读者进行监督,它比六七十年后《收获》不登广告更多一些刺激。

二、《论语》十戒,有点骨头和魄力,不像是装样子,也不是装样子能够装出来的。难道他们没有想到有些人不高兴而这些人是惹不起的?

三、不乏人格精神,敢于说出“不批评我们看不起的人”,“不附庸风雅,更不附庸权贵”这样的话来;个性突出,声言“只谈老实的私见”,“不说自己的文章不好”。

四、不标榜、吹捧“学者”、“诗人”;反对肉麻地称“我的朋友胡适之”。鲁迅在《文摊秘诀十条》中写道:“须多谈胡适之之流,但上面应加‘我的朋友’四字”。我们不是在加冕“学者”、“诗人”之后,还要在花冠上镶嵌“著名”两颗宝石么?

五、“不为任何一方作有津贴的宣传”。试看我们现在作宣传而“不拿别人钱”的编辑记者还剩下几个?这不奇怪。有人出钱,有人出力,互利双赢,碍卿何事?记者有时像戏子赶场一样,这会完了去那会,瘦会不去去肥会,刚刚迟到又早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含现成的“本报讯”),一年下来,大把大把的银子。不要不服气。我也做过记者。

六、除一些守身如玉的党报党刊外,“决不捧旧剧名星、电影明星、交际明星、文艺明星……”而能养活自已或养胖自己的报刊,还能数出几位数来?

七、“不做痰迷诗”。老舍说:“夫痰无新旧,嗽久成痨;迷有浅深,心终作病:是以论语悬痰迷之禁也。”何谓“痰迷诗”?痰迷心窍、神经错乱、举止失常吧?你知我知,难得糊涂。“不登香艳词”?小巫见大巫,“香艳”算什么?

八、“同仁戒条”执笔者林语堂后来说道:“我在文学上的成功和发展我自己的风格完全是国民党之赐。”还说:“如果我们的民权不被取缔和限制,恐怕我永远不能成为一个文学家……即读者们所称为‘讽剌文学’者。我写此项文章的艺术乃在发挥关于时局的理论,刚刚足够暗示我的思想和别人的意见,使不致流为虚声夺人,空洞无物,而只是礼教云云的谬论;但同时却饶有含蓄使不致身受牢狱之灾。这样写文章无异是马戏埸中所见的在绳子上跳舞,亟需眼明手快,身心平衡合度。在这个奇妙的空气中,我成为所谓幽默或讽刺文学家。”

“同时却饶有含蓄使不致身受牢狱之灾”,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九、然而,鲁迅评价不高。鲁迅虽然“并非全不赞成《论语》”,但也并不满意《论语》。鲁迅企盼于讽刺与幽默的是匕首和投枪,是制人于死地的批判的武器。鲁何人耶!

十、今之报刊,调高旨远,均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已任,不知比当年的《论语》正确多少倍、干净多少倍,威武多少倍、不言而喻,实实在在应该比《论语》高出一头、两头、三头。

林语堂和《论语》

1996年8月3日 北京 古园

也说《也说赠书》

 

高平兄《也说赠书》(6月28日《今晚报》),煞是有趣,读罢却打了个冷颤。

您说“亲戚朋友是要赠的,他(她)可能不看,但至少会翻一翻,不会当垃圾处理掉。”我质疑。

要看什么样的“亲戚朋友”。雷抒雁告我说,网上拍卖他的签名书,很便宜,当然是从废品收购站的垃圾堆里捡来的,脏兮兮。我说我的书也受到同样的待遇,羞愧难当。事过不久,网上拍卖我的又一本签名书,上写“某某老兄惠存”,赠送的恰恰是雷抒雁赠予的同一个朋友。贾平凹名气大,也发现旧书摊上处理他的赠书,摊主不识货,垃圾堆里检来后立马出手,给钱就卖。平凹,绝,把它买到手,然后重新寄给那位朋友,留言:对不起,我给你又买回来了。

“对我的作品确实感兴趣的人……是要送他们参考的。”是的,我对高平的精短随笔和汶川地震写的短诗很喜爱,想“提出索要”,苦于线路障碍无法开口。

您又说:“为了表示友好,有时主动奉送;即使对方不看,算我自作多情,我也认了。”

“自作多情”要看对象,滥送不是多情,多情往往回赠寡情。我送过一本书给我自认为的老同行、小弟弟、大人物,见面问他收到没有,说收到了,上我的书柜了,然后说:“送书的人太多、太多……别想都上我的书柜!”这是实情,能够理解,日理万机,贵在选择嘛!可我劝老哥,情不可多,“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只怕情多累美人。”

您还说:“可送可不送的,坚决不送。”这也难说。你的一本书出版,“自己的文章”嘛,花朵儿一样,不小心弄出个什么什么,你能不打听谁是评委、谁跟评委能说上话,然后,恭恭敬敬地送上门去?那是起码应当做的,如您所说,“即使对方不看……我也认了。”

狗尾续貂,再补充五条:

一、不孝敬父母的——不送。

二、不是正派的评论家——不送。

三、凡评论名家,专心写作,心无旁骛——不送。

四、频频受邀参加作品研讨会而无暇读完或根本不读人家作品就发言的评论家——不送。

五、常常迟到,领了红包就走人的评家——不送。

六、请写评论文章首先开高价的——不送。

注:凡对自己新书的质量有充分把握的,不在此限。

2009年7月北京古园

散文,说长论短

编家穆涛,不耻下问,催请对散文的长、短发表意见,遂成此文。

稿子越抻越长,先秦百家的凝练不多见了,汉赋的铺陈大行其道。

信息时代,码字不用竹简,传播不用手钞,作家3天成书,5日出版,被人嗤笑——“像蹿稀!”

但长篇幅的散文多起来了却是事实。短未必好,“虽小却好”岂不更好?长未必不好,“虽好却小”不也遗憾?

当散文的疆界越来越大,大到囊括所有的纪实文学时,散文的“长”便势不可挡,几十万字的不谓稀奇。看你怎么认定。《酷吏列传》是人物合传还是散文甚或报告文学?(文中10人中的9人均为武帝时人,报告当朝啊!)《水经注》既是史地水道名著,也是优美的山水散文。就文体来说,《往事并不如烟》是人物传记还是时政散文?《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是传记文学、回忆录还是长篇散文?

《美文》一贯致力的“大散文”极富包容性,更多地继承了古典散文的传统,是一次上规模的大行动,激励千千万万文学爱好者参与其中,只要辞章用心、真情流露,总会出人才的。

小说分长、中、短,《美文》把散文也分为长、中、短,让事实上存在的长短之分“合法化”并且叫响。但是长短的分野只能以篇幅大小计。1984年,我为《中外著名中篇小说选》作序,说获奖的短篇中,字数接近或超过《阿Q正传》的不是个别现象,要是不加限制地拉长,势必放纵笔墨以致失控,所以,我在孙犁谈中篇有别于短篇的五点之外,添加一条说:“中篇小说的字数大体在三万以上,十万以下。”

参照上说,中篇散文控制在三万字以下,短篇控制在万字以内,长篇作家也望手下留情。信息时代,忙得要死,谁愿意盯着又长又水的文字打哈欠?你想折磨人,你就把话说尽。

刊物怕读者受折磨,设专栏征集“精短散文”,再精、再短,限制在两千字以内吧。

真正的作家惜墨如金,字字珠玑。茅盾早在1945年就提醒作家说:“把字数多寡的条件看得重些,先求能短,也许是对症发药的。”

刘禹锡贬朗州(常州)时,蜷曲在一间斗室,用平易的文言写了《陋室铭》,尽述其之不陋:“何陋之有!”句法多变,属对精工,地道的散文诗,仅用了81字!今人平凹,用文绉绉的大白话写了《游寺耳记》,奇崖怪树,一路胜景,豁然开朗,如入桃源,一身仙气,妙语惊人,算上标题不过323字。其《四月三十日游青城后山》,高、深、静、虚、光、色、野、迷——“人全然都绿了”——“站立不动,让花雨淋着。”精短不到500字。

还有更短的,如佚名的《一碗油盐饭》:“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复调咏叹,(算上标点)凡59字。韩翰的《重量》:“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使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32个字。苏忠的《痛》:“奶奶抱着我把我轻轻放进摇篮我抱起奶奶将她轻轻放入棺木。”27个字。散文诗,也就是诗。

古人面壁苦吟,不惜捻断胡须,精短而且浓郁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五绝,20个字;七绝,28个字;《十六字令》,16个字;《忆江南》,27个字;《如梦令》,33个字;《天净沙》,28个字——那艺术魅力啊,世代为之倾倒,了得!不可抗拒!

“任凭你千军万马,老僧只凭寸铁伤人。”千字以内的,管它叫“微型散文”,如何?

2009年6月

阎  纲,1932年生,陕西咸阳礼泉人,1949年参加工作,1956年供职中国作家协会,后调文化部,编辑家兼评论家。后期以散文随笔著称。著有《文坛徜徉录》《神·鬼·人》《冷落了牡丹》《文学警钟为何而鸣》《我吻女儿的前额》《美丽的夭亡》《阎纲文化之旅》等二十多部。

魏锋专访(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