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以为黄金在古代常见,其实很稀少,仅存几件也是一级文物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古装电视剧中,常常有用黄金买卖的情节,似乎金子在古代稀疏常见。其实,在古代尤其是明朝之前,一般还是使用铜钱,白银都只是大宗交易中使用,至于说黄金,那只是极少使用。当然,作为贵金属,黄金作为货币也还是存在的,在南宋的时候就出现过金叶子。


金庸小说《侠客行》中,谢烟客没有散碎银两,只有不少金叶子,还需要去汴梁兑换。同样,在古龙的小说《绝代双骄》中,小鱼儿要出恶人谷,屠娇娇拿出一些金叶子给他,他还嫌弃不能当饭吃当水喝,出了恶人谷之后就丢弃了。


两位大师精通文史知识,这种金叶子就是在南宋时所用极少而昙花一现的货币。这个“叶”,当然不是指金子被打造成树叶的形状,而是通“页”,是将金子制成四方形的黄金薄片,形状如同书页一般。它携带方便,又好藏匿,甚至可以随时裁剪。


不过,这种金叶子,流传到现在的已经极为罕见了。在浙江博物馆中,就有一件馆藏珍品,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它长为94毫米,宽为40毫米,重量约为40.6克。经过现代仪器测量,它的含金量为97.018%。在它的表面,并不是如同刚做出来那样金光闪闪,光滑无比,而是显得很粗糙,还有许多黑点,并形成了一层包浆。


在浙江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金叶子上面,还有戳记。那是在金叶子的中央,赫然打着“南王二郎”四个字,这是金银铺主或金银匠名字,在当今存世的类似金叶子上,还有“韩四郎”、“陈二郎”。手工艺人以这种方式对金叶子的成色质量负责,并在下方打上“十分金”的印记。


这种货币,不仅是后人附会,而是在很多古代笔记中都曾经出现。最为知名的是元朝人编写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就明确记载在南宋出现过这种金叶子,或者叫做叶子金。但是,无论是流传的还是出土的,都一直没有被发现过。


直到21世纪后,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以及国家建设的如火如荼,不少沉睡在地下的文物被发掘,在浙江杭州、湖州、温州就出土了极少数的折垫状金箔,上面还带着戳记和铭文,这些就是所谓的金叶子。实物的发现,证明了古代文献中的金叶子并非子虚乌有,而是确有其事。


金叶子还分两种,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的,其中浙江博物馆的就是折成十页的大型金叶子。它被发掘后,马上送到文物管理部门,由专家鉴定后,一致认为对南宋的经济、文化研究,起到了补充作用。同时,因为比较少见,完全符合国家一级文物的价值。


今天到浙江博物馆参观,还能见到这样金光闪闪的金叶子。可能在当时都是稀罕的物件,现在已经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可供普通百姓一同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