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姐妹同时入宫,一个早早去世,一个成为后宫贤德的典范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唐朝帝王之中,唐睿宗李旦算是比较低调的。这与他本人性情洒脱,没有多少权力欲是息息相关的。他的后宫嫔妃之中,也是如此,导致知名度极低。相比其他君主,李旦后宫中的女子,没有谁特别出名。其实,李旦迎娶过一对姐妹,还是值得一提的。


这对姐妹姓王,姐姐的名字不可考,一般称为德妃王氏,而妹妹叫做王芳媚,后来被册封为贤妃。在李旦最为艰难困苦的时候,这对姐妹陪他度过了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也为他教育出了一个好儿子。


王氏姐妹的出身非常好,他的家族王氏,历来就是高门大户。她们的先祖就是平定侯景之乱的王僧辩。虽然王僧辩后来抵抗陈霸先兵败被杀,但后代人才辈出。比如两个孙子王珌、王珪都曾经做过唐朝初年的宰相。王珌的曾孙,就是王氏姐妹的父亲王美畅,官至润州刺史。


王氏姐妹的嫡母长孙氏也很不简单,是唐太宗长孙皇后的曾从孙女。家族人才自然也很兴旺。


这样“根正庙红”的家族,自然是李唐联姻笼络的对象。于是,王美畅的三个女儿之中,有两个就一同嫁给李旦。按照贤妃王芳媚的墓志铭考证,此时正好是唐睿宗李旦退位,武则天临朝当女皇之时。这也是李旦最为艰难的岁月。


据说姐姐王氏非常得宠,她精通音律,颜容美丽,举止优雅,为李旦生下了一子二女。这个儿子也是李旦成年儿子中最小的,叫做李隆业,后来因李隆基即位而改名为李业。两个女儿分别是后来获封的淮阳公主和凉国公主。


但王氏去世得很早,在她匆匆而去的生命中,就只有这几个子女作为人间的痕迹了。唐睿宗复位后,将她追封为德妃。德妃本来是李隆基母亲的封号,因为李隆基当上了太子,原来的德妃窦氏被追封为昭成皇后,这才将妃位让给了没在夫家享过几天福的王氏。


王德妃去世得早,她的儿女都没有成年,便交由几乎同时嫁给李旦的妹妹王芳媚抚养。王芳媚显然没有姐姐那么得宠,但她的才气却是在当时有一定的名气。据说她幼时就很聪明,六岁就能背诵诗歌,长大以后性格柔和,端庄仁爱。她来抚养自己的外甥,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王芳媚等到了唐睿宗复位,并被封为贤妃。在唐朝初年,六宫按照隋朝的制度,除了皇后之外,就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这四大妃子的地位最高。贤妃虽然排在最后,但唐朝初年的贤妃名气都不小,基本上也都是才貌出众的。


在王贤妃的精心抚养下,外甥李业也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他处处以李隆基马首是瞻,稳定了动荡很久的局势。他的同母妹妹淮阳公主和凉国公主去世时,孩子们都没有成年,李业一如自己姨妈一样,尽心竭力抚养他们长大,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女还要好。这令唐玄宗都颇为感动,亲自写诗赞颂他:


昔见漳滨卧,言将人事违。今逢诞庆日,犹谓学仙归。棠棣花重满,鸰原鸟再飞。


开元四年,作为太上皇的李旦驾崩,王贤妃为他在宫中服丧了三年。唐朝规定,如果有儿子的妃嫔,在天子驾崩之后可以和儿子一同生活,如果没有子女的就只能出家。王贤妃没有亲生儿子,但在唐玄宗的关照和李业的请求下,她得以出宫,与住在李业的王府之中,避免了晚年长伴青灯古佛的命运。


善良的王贤妃用心培养外甥李业,此时也得到了好报。《新唐书》记载李业对待这位姨妈“事之甚谨”。在后宫之中,能得到善始善终并不容易,王贤妃虽然没有获得特别的宠爱,也没有得到过权势,但她的结局,无疑比很多著名的宠妃要好得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