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建工地偶然发现的文物,精美无比成为头号镇馆之宝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广东省信宜县的一处基建工地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突然却翻出了一个沾满泥土的古怪物品。当时的人,虽然对文物知识并不是太了解,但也知道这是地里挖出来的宝贝,立即通知了当地文化部门,引起了县领导的重视。后来,将这件物品清理之后,才发现这是青铜器。

广东省博物馆闻讯后,也派出工作人员前来,并在附近展开了挖掘考古工作。结果原本让人很失望,整个附近都没有发现其它文物和墓葬,也就是说这件文物很可能是被人有意隐匿的窖藏。但是,就是这件文物,却获得了不同寻常的评价。

原来,它是一件铜盉,根据其发掘地地名,被命名为信宜铜盉。盉这件器皿,在现在已经消失,而在古代却是必不可少的酒具。它是作为调和酒与水的比例使用的,后来也兼有温酒的作用。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它诞生于商朝,在西周时期盛行一时,战国时代后逐渐消失。这件信宜铜盉,就是典型的西周青铜器。

信宜铜盉通高为26.2厘米,口径为14.2厘米。我们看到它的造型是不是很独特新颖?其实,在商朝至西周前期,青铜器的形制、大小、重量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是不可以混乱的。比如说铜盉,特点就是深腹、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盖和盉之间有链。而且,对于外形和纹饰,都有规定,务必做得敦厚凝重,装饰讲究繁复,图纹显得威严神秘。

然而,随着西周晚期的王权衰落,礼崩乐坏,各种典章制度都已经无法约束人们对于美的探索,对于新事物的追求。体现在青铜器上也是如此,所以这件信宜铜盉就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这段历史。

商朝时期的铜盉大多是四足,而且是空心足,而信宜铜盉则采用了实心三足,显然是参考了青铜鼎等器皿。盉身又采用了如同青铜鬲的形式,口沿夸张地向外侈,这是在商朝铜盉中所看不到的。

铜盉一侧供手提拿的部分叫做鋬,是由两条镂空的夔龙合面而成,中间还有小圆柱相连。铜盉令一侧倒酒的部分叫做流,是一活灵活现的龙首形象。铜盉盖上也铸造着一龙首,展现出不同一般的威严和肃穆。这种种造型,既庄重又诙谐,充满着种种的生活情趣。

在信宜铜盉的纹饰上,更可以看出精美的程度。铜盉颈中部是一圈夔纹,铜盉肩部是一条斜角雷纹,铜盉足则是雷纹和饕餮纹,在饕餮纹之间,还有一条夔龙图案。铜盉盖、流、鋬上,也布满了龙纹,无一处不显示当年工匠的良苦用心,无一处不展现当年的精湛工艺。

尽管在信宜的工地上,它是唯一的出土文物,但是地位非常之高,被誉为“广东省最美出土青铜器”。如果这个称号还不足以表达它的重要意义,那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事例来说明。

在2010年,广东省博物馆发起了镇馆之宝的评选活动。因为粤博馆藏丰富,当时的文物就达16.6万余件(套)之多,还不包括10余万册图书资料,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所以竞争十分激烈。国宝级文物宋代《墨龙图》、元代景德镇窑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都没有能够进入前十名,令人大跌眼镜。

然而,这件信宜铜盉却以绝对领先的票数,高居第一,成为了广东省博物馆的头号镇馆之宝。这种殊荣,既是实至名归,又是对信宜铜盉的极大肯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