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疑似啤酒瓶盖的文物蹿红网络,真的是有人穿越到了明朝吗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中,出现过很多精美绝伦的文物,至今也是我们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品。有些文物在当时也比较小众,时至今天更是早已销声匿迹,所以很多人都不认识。有的文物却因为机缘巧合,和现在的生活用品极为类似,让人产生了误解,还以为是穿越而来的。

最著名的当属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因为外形酷似现在的玻璃杯,一度还被认为是盗墓贼遗弃的。然而,经过检验,它的材质是水晶,制作年代为战国时期,让人大跌眼镜,也成为了文史界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过,近期最火爆的文物,还是上海博物馆与嘉定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疁城遗踪”嘉定出土文物展中的文物。它被传到网络上之后,立即走红,是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因为它的外形,实在太像我们熟悉的啤酒瓶盖了。

我们看到网友上传的图片,确实和啤酒瓶盖非常相似,甚至还带有褶皱。只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它的表面都已经有了腐蚀痕迹。开玩笑地说,这真像是穿越者带过去的,严肃地说,这不会是盗墓贼喝酒壮胆,不小心留在里面的吧。

是与不是,我们先要还原文物当年被发现的场景。在2007年时,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与华江支路交汇处的江桥新农村建设工地上突然发现有一座古墓。上海博物馆和嘉定区博物馆立即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保存完好,从来没有被盗过,通过墓志铭可以得知,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男主人是李汝节,万历年间担任过登州同知。

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特别是宣纸比较多,表达了主人的情趣爱好,而发簪、铜镜、金银等随葬品也被发现,这件“啤酒瓶盖”就是女主人的陪葬品。文物工作者刚开始也楞了一下神,后来仔细研究,发现它确实不是啤酒瓶盖,而是一个银香盒。

银香盒是古代妇女所用的妆具,主要是用来装放香料。它的上盖略大于下盒,边缘做成凹凸的齿轮形,就是为了顺理嵌套上去。专家当场就曾经数过,这样的褶皱一共是19个,而啤酒瓶盖虽然因为生产厂家不同,颜色、图案各异,但执行的标准都是德国制造的标准“DIN6099",全部都是21齿。

更为关键是,啤酒瓶盖是由马口铁冲压成型后,在内表面滴热熔胶制成的,材质是铁,而这个银香盒却是用银制作而成的。虽然根据腐蚀的情况,可以看出它的含银量并不高,但毕竟也是银,没有哪个啤酒瓶盖会用如此奢侈的材质。

一件在明朝时很普通的文物,没想到却在今天走红网络。不得不说,广大民众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度、参与度也是越来越高了。其实,大部分网友都是调侃,这是将文物爱好与娱乐精神相结合,只是苦了博物馆的专家,不得不再三声明:这件文物来自明朝,绝非穿越。

其实,除了战国水晶杯、明代银香盒以外,还有元琉璃瓶也酷似啤酒瓶。这些文物因为偶然,恰好和我们熟悉的物品“撞脸”,便留下了这么多有意思的话题,更是进一步激发了我们探究历史的兴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