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见此人,朱元璋以为是乞丐,14年后让他穿龙袍下葬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众所周知,即便放在历代帝王之中,朱元璋的疑心病也是最重的。他戎马生涯,从最底层起家,横扫诸侯,驱除蒙古人,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在建国安邦之后,他大肆屠杀功臣,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惨案。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起点太低的他太过害怕失去一切,不能容忍任何人威胁皇权,威胁他的地位。但是,他却令画师将一位将领绘制为穿着龙袍,这才明朝历史上也仅此一例。



此人就是大将常遇春,他与朱元璋相会是在和州。当时,常遇春兴冲冲地投军,朱元璋却并不为意。其实,常遇春长得高大魁梧,膀大腰圆,应该是当兵的好材料。但是,元末烽烟四起,各种能人异士很多,军旅中不乏高人,朱元璋并没有看出常遇春的特别之处,反而冷冷地说了一句伤人心的话:



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明史》





朱元璋本人就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实在活不下去了才投军,他认为常遇春也是如此,并且将其当作混吃混喝之辈。然而,常遇春却没有动气,他坦诚告诉了朱元璋自己的来历。



原来,常遇春虽然出身苦寒,但他早年已经跟随绿林大盗刘聚。在落草为寇的岁月里,常遇春也曾拦路抢掠,入宅为盗,分得了不少银两,并不愁吃喝。然而,常遇春总感觉刘聚这些人太过肤浅,并没有什么抱负。这样打家劫舍的生活,常遇春过不下去,他亲自查探过,发现朱元璋的军队纪律严明,不害百姓,也看到朱元璋本人仗义豪侠,平易近人,所以他要投奔而来,为澄清宇内尽力。



这次会面过程远不算精彩,却拉开了君臣知遇的帷幕。常遇春没让朱元璋等待多久,马上就在衢州之战中大放异彩。当时,他统领三军将衢州围住,对手伯颜不花的斤也是一时名将。常遇春使用了吕公车、仙人桥、长木梯、懒龙爪等器械,伯颜不花则见招拆招,顽强守住了六扇城门。





关键时刻,常遇春冷静下来,想起朱元璋在临行之前传授他谋略为上的教导。他没有再靠蛮力,并不打算以人头换取城池,反而出奇制胜,派人偷袭城中的炮台,再进行猛攻。这样一来,元军军心大乱,被迫举城投降。



在常遇春的生涯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无疑是采石矶之战。采石是扼据大江要冲,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之所以灭南唐,就是曹彬以浮桥攻克采石;南宋之所以能抵抗金军,就是虞允文打赢了采石防御战,所以采石矶之战的成败,关系到朱元璋功业能否开创。



这一战的开始并不顺利,元军深知采石的重要,也吸取了历次战役的经验教训,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江面宽阔,朱元璋的水军一时无法渡过,还是常遇春以先锋的姿态,小船渡江,先行登岸。随后,他如同天神下凡一般,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南岸的元军不能抵挡,这也为大部队登岸争取了时间。此战因为常遇春的精彩表现,朱元璋以极小的代价取胜,顺势攻下太平、集庆,赢得了发展的空间和根据地,常遇春马上被升为元帅。



此后,常遇春更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他也以更为亮眼的表现赢得了所有名将梦寐以求的一切。在与陈友谅决战的鄱阳湖,常遇春一箭命中对方第一猛将张定边,终结了为期三十六天的水战。在攻打苏州时,他与徐达通力配合,全歼张士诚的部队。在北伐的过程中,他继续神勇表现,所向披靡,取得塔儿湾大捷,拿下元朝的大都、上都,从此赶走了盘踞中原百余年的蒙古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功劳越来越大,却没有受到朱元璋的猜忌,反而是备受信任。朱元璋甚至让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嫡长子即后来的太子朱标为太子妃,也就是未来的皇后。这几乎是表示,朱元璋愿意和自己的爱将共享天下。



然而,就如同当年的名将霍去病一样,常遇春完成了伟业,却走完了他的一生。在攻取元朝上都开平之后,他突然染病,并且就在军中去世,年仅四十岁。算起来,他为朱元璋效力不过十四年时间,却开创了明朝两百多年的基业。





消息传来,朱元璋悲痛万分,下令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这几乎是赏赐了所有能赏赐的一切。朱元璋并不满意,还要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开平既是常遇春最后一战所在地,也是当年北宋名将高怀德的封号。



常遇春的灵柩南归时,朱元璋亲自迎接。他不愿意相信自己的亲家、战友就这样离开,还要开棺睹容。想起常遇春百战百胜的功绩,朱元璋脱下自己的龙袍,披在常遇春的身上,当作寿衣下葬。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令人将常遇春绘制身穿龙袍的全身像珍藏起来。





这幅画像,至今仍然被北京故宫博物馆收藏。古代的尊卑观念极为强烈,臣子穿着龙袍形同谋反,大逆不道。然而,疑心病重度患者朱元璋特意为常遇春所作这幅画,可见他们的深情厚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