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讲的真不是罗辑思维,是我的认知体系

 东方文捷 2020-12-01

我讲的真不是罗辑思维,是我的认知体系 

认知喜好奇

近期我最关注的一档自媒体节目是,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注意不是逻辑的逻,是姓罗的罗,因为主讲人叫罗振宇。虽然他主打的是视频节目,但是说实话我每次都是通过喜马拉雅收听他的音频。视频需要听和看的时间,我没有那么整块的时间,大部分情况是我边开车边听,利用我的碎片时间。

因为至爱,所以总要忍不住表白。

我发现我听罢罗胖的脱口秀,就无法听别的音频节目。不是别的音频节目没有内容,而是因为罗胖的声音波段和语速让我觉得舒适,醒脑。我觉得他说话时,嘴是微微撅着的,甚至能触摸到他的声音都是胖乎乎的。就因为这些具体的一点点,在我的听觉世界出现一种合成效果:如果不是罗胖的声音频度,我就觉得这个音频的输入分贝或者声音的清晰程度或者语速都有问题。我无法接收到其中的内容。

不要以为我因为爱,所以爱,进而盲目地偏爱。学生时代,难道你们没有那种体会吗?有的老师无论说什么都如雷贯耳,激活很多脑细胞在思考;有的老师讲的无论再怎么深刻,都如风一样飘过,就是无法吸引你的注意力。

在我认为,罗胖的优质音质输出的是优质的内容,经常让我脑洞大开。罗胖输出的是知识型内容,他经常拿一本书作为切入点,然后旁征博引,利用跳跃性思维,在某一点上给听众搭建知识架构,让听众用新颖的知识层面的角度看问题。

举个栗子,我第一次听罗辑思维的节目是《鄙视链是怎样炼成的》,罗胖用55分钟的时间通过罗列音乐、美术、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鄙视现象,阐述鄙视链一旦形成,就会有消除鄙视的技术产生,进而推动这个领域的长足发展。

音乐领域中,过去美声唱法鄙视通俗唱法。因为美声唱法难。美声唱法通过对发声、气息、共鸣的一整套训练,是为了解决音量问题。此时一对比,音量明显薄弱的通俗唱法就被鄙视,成了什么也不是。鄙视链形成,一项技术横空出世。

话筒这项电声扩音技术产生后,通俗唱法借助话筒,拔高自己领域的难度,莎拉布莱曼也可以和帕瓦罗蒂同台演出,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之间的鄙视链被缝合了。

大家看到此,是不是觉得罗胖讲的真是海纳百川,让人融会贯通,神清气爽呢?

是,我当时听时的感觉也是这样如痴如醉,知识层面上升了新的高度。

但是,听完那么令人激动的增加知识量的内容,我关了音频,给别人讲的时候,谈到的却是这一期节目中类似八卦的事例:为什么美国人会流行babique?日本女孩为何宁愿去援交也要去买一个限量版的LV包包。我讲着讲着怎么也讲不到知识那个层面,因为以上知识型内容是我拿笔拿纸,认真做笔记才获得的。

我觉得很好奇,为什么我们要吸收事物的精华,结果吸收的永远是满足自己好奇心的那部分八卦内容呢?这应该不是罗胖的初衷,但是却是事实。

我为了确认自己的吸收能力,又听了几档,仍旧是这样。

听《我们怎样“策划”papi酱》这一期,我讲给别人时,却只说了罗胖讲的要干就干大事的一句安徽俚语:“要劫就劫皇纲,要嫖就嫖娘娘”。

听《商人的道德难题》这一期,本来罗胖讲的是爱迪生与特斯拉在光电帝国中的创业道德问题,我讲给别人时,却只说了特斯拉是一个严重的强迫症患者,要拍手就一定拍3下,不拍3下,就拍6下,总之一定是3的倍数的故事,完全与罗胖的知识无关。

还有很多很多的类似内容,总结下来真的每一期都如此。我于是相信了,罗胖的口号真的是“有种、有料、有趣”,而大众吸收的最直接的就是有趣,循着有趣我才能钻研罗胖的知识结构。

终于说到我要表达的自己的观点了,那就是再高深的内容,请表达的一定要有趣,再有趣的内容,请表达的一定要接地气。

高深尖理论最终只能被人吸收为说人话的那部分,所以与人沟通,与众沟通,先接地气,再讲内容和主义。

“你是我的天,你是我的地,你是我的生命和氧气。”

不如只说一句:没你我活不了。

我讲的真不是罗辑思维,我讲的是我的认知体系,虽然只有一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