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爱玉之人皆独爱苏工,可你了解过苏工的前世今生吗?

 和玉大叔 2020-12-01

高档玉雕的身价有好的名头很重要,毕竟无论哪里产地的和田玉成分都差不多,能欣赏的美感全靠手艺,在各种玉雕奖项的评选中,苏工工艺也一定是“高级感”的代名词,苏工是如何发展到今日规模的?今天大叔就聊一聊,苏工玉雕千百年的那些发展故事。

苏工为何可称为玉雕技艺之首?与历史渊源密不可分,即便和田玉的八千年历史充分展现出国人爱玉的特点,不过再好看的石头未经雕琢也不会被人喜欢,更不会有“传承”一说。《孟子·梁惠王下》有云:“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

2018年的时候,浙江的考古专家有了新发现,他们在良渚古城东北方向的湖州德清发掘出其中一处名为“保安桥”的遗址,有大量玉料、玉器半成品、成品、残件,还有加工工具砺石、磨石等与制玉相关的遗存出土,从断代来看,这片遗址属于良渚文化中晚期,距今也至少有45004800年的历史,虽然材料主要是蛇纹石玉,也能充分说明了江南工艺的悠久历史。

中国的玉器制作技术其实在历史上只有三次高峰,除掉上述新时期晚期,就等要到汉代了,汉朝国力稳定,版图辽阔,代表中华文明的基础词汇“汉语”、“汉字”、“汉服”都源于此朝。在工艺上并且继承了战国遗风,汉代用白玉比较多,线条大方,为后世的中华玉雕风格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明代承上启下,不但沿海地区贸易昌盛,社会推动下涌现出了譬如陆子冈、贺四等玉雕名家,为江南地区苏、扬工的传世名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啥到了清朝,苏工的名声才真正达到了顶峰呢?这是因为清代以前玉雕这门技艺都是为了皇家而服务的,比如北宋时期朝廷就已经在苏州设立“造作局”,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上,已有“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之说。皇家对玉器款式的要求是富贵大气,以祭祀、摆件等为主,所以擅长并精于大件“山子雕”的扬州工相对就比较火,苏州地区是在明中叶之后号称“江南首都”,对外贸易十分发达,玉石等高档消费品有了长足发展空间,苏州工也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的风格——“小、巧、灵、精”。

苏工真正的鼎盛,必须要感谢归功于乾隆皇帝,乾隆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玉石的皇帝,可乾隆帝偏偏一反常态,不喜欢那些奢华精致的扬州“山子雕”风格,觉得这种耗时耗力的技法太过铺张浪费,反而是更倾向于精巧小件的苏州工艺。宫里专门设置了“造办处琢玉坊”,并且多次招苏州工匠赴京制作玉器,还专门作诗称赞:“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这些工匠大多居住于京师前门一带,被称之为“苏帮”,这应该就是苏州工艺名满天下的传承初始。

近几年苏工其实已经演变为一种融合工艺,毕竟中国玉雕的中心再一次通过贸易迁移到了河南地区,加上和田玉的原料成本过度抬高,更突显了苏工在细节工艺上的追求,其实今天的苏州工艺并不再是专指居住在苏州的工匠,而是那些精于方寸之间展现玉雕美感的新工匠们,相信在年轻一代玉雕人的传承下,也许“苏工”与地域概念渐行渐远,逐渐演变成为精细玉雕的代名词,成为所有高档玉雕的真正背书。

←和玉大叔官方售玉微信

有趣的小哥等你来撩

仅售玉使用,鉴玉请公众号留言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