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47】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方克毅作品

 早6点半 2020-12-01

蹉跎岁月

方克毅(江苏)

文革期间,我被选派担任村小学民办教师。

所谓的小学就是个教学点,第一次去学校:两间草房,屋面是几根树棍担着,蓆子早已腐烂,被雨水淋湿的痕迹清晰可见,四周的墙壁都已开裂,裂缝可以伸进手指,三扇窗子有框无棱,小孩可以自由爬进爬出,两扇门基本无板,只剩木框。教室前面一块水泥黑板,油漆已经脱落,成了“花板”,没有一张课桌,一条板凳,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教室一头关着猪,另一头关着鹅,这里俨然成了饲养场。

面对眼前的情景茫然了,这种环境怎能上课?我打退堂鼓,找到了大队书记提出辞职,书记笑着说:“有困难我们共同解决,撂挑子可不行!”第二天派了两个农民帮助整理房屋,屋面铺上一层稻草,用一些旧木板把门窗钉好。房屋能遮挡风雨了,接下来的问题是空荡荡的教室,无课桌、无板凳,黑板也无法写字,怎么办泥?听说泥草课桌可行,这是没办法的办法。砌课桌是个体力活,孩子小指望他们是不行的,只好自己动手,乘还未上课,放弃休息,把教室地面平整好,这是砌好泥草课桌的基础,又做了上百块土坯,找了些向日葵杆子,和稻草,开始做课桌:先用土坯砌成桌腿,把向日葵杆子用稻草裹好放在土坯上,再抹上泥巴,一张课桌做成功了,一共做了十六张,整齐排列在教室里。买了一罐油漆,把黑板刷成黑色。四周的墙壁用黄泥泥平,泥巴干了,再用石灰水粉刷,贴上几幅画,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终于像个教室的样子,我虽然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心里很高兴。

孩子们带着小板凳来上学了,课桌虽然“土”,但是书本有地方放了,作业有地方做了,他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泥草桌毕竟是泥做的,孩子们趴在上面汗水融化了黄泥,再用手去擦汗,弄得满头满脸都是泥巴,老师也不例外,在泥桌上备课、批改作业,难免不沾上泥巴,半天下来手上、脸上都是泥,老师看着学生,学生看着老师,不约而同地笑了,正如当时流传的一句话:“泥桌子、泥凳子,泥老师带着一班泥猴子。泥屋子、泥黑板,学校教出一群泥腿子……”

简陋的教室四面通风,冬天来了,凛冽的寒风吹进教室,孩子冻得瑟瑟发抖,玻璃是紧俏物资,根本买不着,即使买着,破旧的窗子也无法安装,实在冷得受不了,用旧报纸封住门缝,用稻草堵住窗户,(当时塑料薄膜很难买到)寒风挡住了,教室里却是一片漆黑,看不见黑板看不见书,课怎样上呢?不得已露出一扇窗户,微弱的光线照进教室,孩子们只好忍受寒冷,睁着大眼吃力的辨认书本和黑板上的字。

学习环境如此艰苦,生活条件更差,农村的孩子,夏天男孩只穿一条裤衩,光着上身赤着脚坐在教室里,女孩比男孩多一件上衣。到了冬天寒风凛冽,孩子们穿着单薄的棉衣,破旧的鞋子,光着脚板,很少有人穿袜子,坐在冰冷的教室里,蓬松的头发,通红的脸庞,他们脸上、手上出现一道道裂口,鲜血直流。老师也好不了那里,衣服单薄破旧,只不过比学生整齐些,师生们都在以顽强的意志和严寒抗争,艰难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孩子们除了读书,还需参加农业劳动,每到夏、秋农忙时走出课堂到地里拾棉花、捡麦穗,脚戳破了,手划裂口,鲜血直流,痛得直叫唤,老师毫无办法,只能撕块布条简单包扎了事。

为了贯彻上级指示,学校开辟小农场,学生轮流劳动。体育课变成军事训练课,聘请退伍军人执教,接受成人化的军事训练。孩子们美好的童年生活,大好的求学时光白白地浪费掉,实在可惜。

学校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的圣地,老师履行培养教育孩子的职责。可是平静的教室却涌动着暗流,三尺讲台充满了凶险。“阶级斗争”的运动在校园不断开展,一波未息一波又起,高压的政治环境迫使老师们谨言慎行,为避免麻烦,课堂上只能灌输孩子似懂非懂的政治内容,否则扣上吓人的大帽子:给学生讲古今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污蔑为宣扬封、资、修糟粕,走“白专”道路;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指责为培养“五分加绵羊”的修正主义苗子;要求学生懂道理、守纪律,批评为束缚孩子“造反”勇气,缺少“反潮流”精神;鼓励学生向往美好生活,罗织诱导孩子追求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不愿艰苦奋斗,贪图享乐的罪名……老师的教育惘然无措,不知如何进行。

枯燥的政治学习每周都有半天,学生放假,教师集中,学时事、学政治,教学业务从不安排。

暑假本应是老师休息的时间,却要集中学习。连篇累牍的文章,不厌其烦的讨论;无休无止“斗私批修”,使人麻木、崩溃,恐怖的气氛使那些在旧社会服务过老年教师;家庭出身不好的中年教师;文革中表现不积极的青年教师,惶惶不可终日,时刻担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尽管他们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可能随时准备站在台上接受批判,听候处理,为了“纯洁”教师队伍,一些人强行离开心爱的课堂,回农村劳动。

我经历这样一件事:在“批林(林彪)批孔(孔子)”运动的小组会上讨论谈体会:“在现实生活中,做个中间派听领导的话,积极投身运动。”这个发言不知怎么传到上面,噩运来了,教师大会上公社领导不点名的批评;“一个教师,一个党员有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他没有党性原则、丧失阶级立场,也不配当教师。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派要接受正确领导,抵制错误领导,刘少奇的话能听吗?走资派的指示能照办吗?敦促这位老师好好反省……”大会后,我成为典型人物,大字报的谴责,会议上的批判,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自己寝食难安,做好回生产队劳动的准备。后来不知哪位领导发善心从轻发落,作检讨完事,我庆幸自己逃过一劫。

“反潮流”、反“师道尊严”甚嚣尘上。培养孩子造反精神,鼓励学生“头上长角、身上长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学习北京小学生“黄帅”给老师写大字报,揭露他们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罪行。小学生懂得什么,全然受大人指使,教师之间的不团结,此时是绝好的“借官沟出私水”的机会,借孩子的手出自己的怨气,你斗我、我斗你,人人自危,极大的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平静的校园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斗争”上,无暇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时光流逝,贻误宝贵的教育机会,浪费了他们的青春年华。

教师社会地位的低下,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老师被称为“臭知识分子”,“臭老九”,(当时“老九”不知道是怎样来的,后来找到出处,封建社会职业分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读书人的地位不如娼妓,比乞丐好一点,难怪很臭。

待遇微薄也是地位低的重要原因,由于师范院校停招,缺少老师,只能在农村中招收知识青年替代,这些青年既是老师,又是农民,他们虽然呕心沥血培养祖国的未来,得到的报酬却是农村一般劳动力所得的工分,既要生存养家又要工作,肩负着沉重的担子。

文革结束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教育战线迎来百花齐放的艳阳天,党和人民做出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彻底改变落后面貌。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最守规矩的是学生,最羡慕的职业是老师。民办教师转为公办老师,享受应有的待遇,极大地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学校——这个昔日被冷落的地方,繁花似锦,蒸蒸日上,显示出勃勃生机。

我,一个退休老教师,由青丝变成白发,见证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虽岁月蹉跎,但青春无悔,我们为教育事业,谱写光辉的篇章。

不久前国家教育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名为在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捧着着鲜红的证书,端详着庄严的国徽,读着亲切热情的赠言,我激动不已,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肯定和赞扬,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在那非常的日子里,是我们支撑新中国的基础教育,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保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为此感到无尚光荣、无比自豪,我们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我永远热爱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人民教师!

【作者简介】方克毅,退休老师,从教四十多年。热爱文学,退休后撰写多部长、中、短篇小说,一百多篇散文,在市、区级文学刊物上发表,有的获奖。现在是南京市浦口区作协理事。

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征稿启事

在人们的心目中,文学始终有着生机勃勃的力量,教育历来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长期以来,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扎根生活、个性独特、充满灵气的教师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推动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的发展,培植全国教师文学的中坚力量,早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特举办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稿对象:全国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的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

二、征稿题材:不限(亲情、爱情、友情、美景、哲思等都可以,正能量就行)。

三、征稿要求:每位作者散文限投一篇,5000字以内,散文诗限投两章,每章1000字以内,诗歌(含古体诗词)限投5首,每首50行以内,或单首200行以内。所有作品只要不是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的都可以参赛,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的作品请勿再投稿参赛

四、投稿须知:来稿须注明“教师作品征文”字样,附带100字左右作者简介、生活照片二张和详细通联。

五、参赛要求:参赛者须关注“早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并跟踪大赛进展情况,才能参赛。

六、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1231日。

七、投稿邮箱:sczgz2018@163.com

八、评奖方式:在作品质量符合推送条件的前提下,依据阅读量、赞赏量开展评选。自作品推送之日起,10天内阅读量达到500后,每超过100记1分;赞赏量达到10笔(每笔5元以上有效)后,每超过1笔记5分。按得分多少评定获奖等级。作品自推送之日起10天后增加的阅读量和赞赏不再计入总分。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各5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6名,奖金各2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10名,奖金各100元+荣誉证书。

首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组委会

6点半文学微信公众号编辑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