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月涨粉20万,这个做饭的头条号有什么神奇之处?

 蓝媒汇 2020-12-01

红烧肉、糖醋排骨、干锅肥肠、腐乳猪蹄,鲫鱼汤......每一道家常菜都是自家厨房里随手可及的食材和做法,厨爸杨自强在自己的头条号“美食强”上发布的众多厨艺小视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朴素味道,简单的做法配上一段音乐,传递着家的温馨。

9月份以来,美食强在今日头条上发布的家常烹调“红烧肉”“补虚鲫鱼汤”的视频在微博上被疯转,阅读量分别达到300万和100万,人民日报、成都商报等媒体纷纷转发,仅仅是“补虚鲫鱼汤”的视频在微博上的点点击量就超过了1300万。

一个打过工、卖过龙虾的厨爸,用3个月的时间就做到了头条号粉丝21万,每条视频播放量动辄十几万几十万,他是怎么做到的?

一开始只想拍一下自己做的饭

杨自强是安徽马鞍山人,高中毕业之后就去当兵了,退伍之后在工地干过活,卖过快餐,摆摊卖过夜市。今年七月之前,他还在微信朋友圈做着龙虾生意,那也是龙虾最火爆的季节。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接单、烧龙虾、送龙虾。龙虾都是他自己烧好发给客户的,他说他特别爱做饭,有时候一钻进厨房就是几个小时。

7月21日,杨自强开始入驻今日头条。“最开始的想法就是为了记录生活,因为对美食太喜欢了,就想把自己做菜分享出去。”

在头条上发布的第一部视频是小龙虾的制作过程,剪虾头、去头囊、取虾黄、抽虾线,甚至还给龙虾做SPA,美食强的第一期视频已经很有点剪辑制作的感觉,当然也很像是作为一个卖龙虾的美食广告——为了顾客吃得干净、吃的放心,烧虾的每一个步骤他从不漏掉。“慢慢来,我相信保持初心,我会越做越好的。”

直到7月25日,杨自强发布的美食创作视频都以龙虾食材为主,其中包括龙虾盖饭、蒜蓉小龙虾和十三香小龙虾的做法。

5天,5条龙虾视频,杨自强顺利通过新手期,被头条系统邀请转正。

据杨自强介绍,当他发现其中有一条龙虾制作视频点击量超过5.4万,确实挺意外的。顺利转正之后,想法也有了些许改变,自媒体经营带来的商业价值不可忽视,这也让本来就很有经营意识的他觉得,机会似乎来了。

图:杨自强

如今,厨爸杨自强的正式职业就是做自媒体,每天过着买菜、做菜、创作的日子。自由时间多了,陪家人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他没有工作团队,老婆休息时会做他的助手。他主要创作老百姓家常菜和两岁孩子宝宝餐的美食视频,截至目前,粉丝量已达20多万,在头条累计播放2000万余次。

他做过的一条家常红烧肉的视频,没有美食节目上那么花哨和炫技,但是整个视频的感觉就是,一个居家男人在认真给家人做一顿饭,并且这道红烧肉似乎还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来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这条看上去并不出奇的红烧肉视频,竟然达到了300多万的播放量。

杨自强做的红烧肉

从1万到20万,瓶颈期如何突破

仅仅3个多月,“美食强”吸粉20万,称不上爆红,但其势头绝对够猛。当然,对于杨自强来说,这一切来的其实并不容易。

杨自强每拍摄一条视频,大概都要花去一天的时间,为了呈现更好的镜头,他都要同时用到三四部手机,他的灶台被好几个手机支架围起来,乍一看上去像是在做实验。

“做视频是一件很费劲的事,一开始耽搁了不少生意,家人尤其是老婆很不支持。”

到了八月份,龙虾整体产量下降,在接连做过了各种味道的龙虾后,杨自强开始迷茫了,因为接替龙虾的几道家常菜推出后,关注度并不高,粉丝量也增长缓慢,他不知道粉丝喜好什么菜品,也不知道如何给视频定位,甚至不知道要做什么风格的视频。

这也是杨自强经营自媒体以来遇到的第一个瓶颈期,虽然遇挫,但依然选择坚持。随后发布的几个视频都有他家宝宝出镜,两岁的小苒苒吃起美食来一脸满足,“爸爸做菜宝宝吃”似乎成为粉丝一个新的关注点,这一阵粉丝增长量很明显,厨爸的视频风格也愈加明显。

8月4日清晨,关注“美食强”的粉丝量达到1万,杨自强便被系统邀请升V,“升V之后,感觉还是蛮开心的。”那之后,杨自强尽量保证每周推出5条视频,并且花大量的时间和粉丝们在留言区互动,粉丝想学做什么,他第二天就去买相应的食材,因此在菜品更新这方面他一点都不担心。

其实,做菜也不容易。每推出一道菜的制作视频,他必须做足准备工作。比如做“红烧带鱼”,在拍之前他买了8条带鱼,不断地尝试,希望给观众和粉丝带来最简单的做法,最好的味道;比如做“糖醋排骨”,调那个糖醋汁儿,也要尝试好多遍,糖、醋的比例,种类都在实验范围之内。


美食视频的拍摄过程

今日头条上的号主们最基本的收益就是头条广告,一般过了新手期不久就会收到开通广告的邀请,而短视频在今日头条上的权重也比较大。头条广告也是杨自强主要的盈利方式,粉丝打赏占收入的极少数部分。据杨自强透露,根据他目前推出的原创美食小视频的点击量、收藏量、转发量等指标,减掉购买食材的成本,他一个月大概能赚1万多。

留言区里,总有粉丝询问杨自强做菜所用的锅的类型和型号,“最近可能会考虑接一个锅品牌的广告”,这可能是杨自强在广告分成之外的有一笔收入。

干货总结:一定要花心思

总结一下自己的运营干货,杨自强认为有这么几点值得分享(敲黑板):

1,找准定位,坚持自己的风格,坚持专长。视频内容由家常菜+宝宝餐构成,家常菜都是普通百姓家里可操作的,宝宝餐是根据孩子年龄制作的;

2,儿子小苒苒出镜,满屏皆是小吃货的满足感;

3,视频操作简单易懂,关键步骤不漏掉,每次都他都会精心挑选一首歌,一段刚刚好的音乐贯穿头尾,恰到好处,视听都很舒服;

4,他自己和粉丝的密切互动,推出一条视频,都会在留言区和微博上看评论,回答问题;

5,标题还是要花心思,实在一点,口语化一点,让粉丝们感觉到真的好做、好吃,呈现干货;

6,是头条智能推荐系统很给力,通过对视频点击量、收藏量、完整播放量、涨粉速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给用户完成多次推荐。“经营自媒体,头条这个平台还是很不错的。”

7,比较自信的是,他做出来的菜的确是好吃,按照他的视频做出来的肯定没问题。

宝宝出镜

杨自强很谦虚,他说:“想做好自媒体,首先要提高自己做美食的技艺,要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美食强”以后推出的视频风格可能会稍作调整,但内容变化不大,依然以健康的家常菜和宝宝的营养辅食为主,希望传递给观众一种健康有爱的饮食观念。

关于视频的推广传播,杨自强表示目前还是先把头条号做好,待技巧更加娴熟、时间精力更加充分,合适的时机到来之时会考虑利用微博、大鱼号等平台对原创视频进行再加工和再包装。

撰文:程淑芳

关注头条大V生态,挖掘头条商业价值,提炼真正有用的运营方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