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支持视觉中国维权,这吃相能不能好看一点?

 蓝媒汇 2020-12-01

作者丨岳轻  来源丨AI蓝媒汇

继微信更新信息流之后,自媒体行业又迎来一波大事件。

7月3号,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在微博发文称,视觉中国利用自身研发的系统,长期搜索未授权疏忽使用他们图片的各种企业,然后漫天要价的要求巨额赔偿,不接受删除,只要挟企业签订年度合同。

张颖同时表态称,“侵权确实不应该,但这种漫天要价的商业模式更不应该,我不相信这样的勒索的商业模式能延续且能维持。”

其实,张颖所碰到的问题这几年屡见不鲜。如果以视觉中国、侵权、律师函等关键词在引擎上予以检索,会发现最远甚至已经到了2015年。且多数声音都是在抱怨视觉中国的“不道德”,称其要价过高,且态度极其强势。

视觉中国可能也会觉得一肚子委屈:什么时候维护版权反而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了?用户成了侵权有理,版权方反而“怀璧其罪”?

一,自媒体人的愤怒

在自媒体如火如荼的当下,侵权早就成了普例了。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数据显示,2015该法院审理图片著作权案件1000多件,2016年翻倍到2000件,截止20177月已经有2800多件,全年案件数量将继续翻倍。具体赔判数额上,2015年平均判赔额在1800/幅,2016年是1200/幅,2017年平均2500/幅,判赔金额在17年有大幅上升。

这种高速增长的态势,和部分自媒体人版权意识薄弱有着很大关系:一些自媒体号主在进行排版时,所使用的图片基本是从搜索引擎上下载的。当他们找到一张合适的图片时,往往会忽略图片上的“版权”二字,将水印裁剪完毕后进行使用。或者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引起版权方注意,结果触雷。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图片机构追讨版权使用费,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理所应当的。

但是广大自媒体人的愤怒在于,图片机构放长线钓鱼的套路显得非常下作,而很多莫名其妙的图片都被这些机构生成享有版权。比如有自媒体就向蓝媒汇吐槽过,一张周星驰电影的里截屏,竟然也被某图片机构拿来索要版权费用。而百度也是近年才对图片标注了版权,前几年做公号,的确也没有版权概念,这些坑看上去都很难避开。

另据AI蓝媒汇了解,传统媒体也收到过莫名其妙的“交涉函”。比如某都市报曾经收到过某机构的函件,声称其版权图片被该报公号“盗用”。经过编辑自查,其声称有版权的图片,恰恰就是本报摄影记者正常拍摄的新闻图片,“简直就是无赖讹诈!”

面对弱势自媒体,图片机构也往往是狮子大开口,不少运营者表示都曾收过一张图片一万的索赔价格,与公众号实际收入相差太大,“根本赔不起。”

有运营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我问了一个律师朋友,他说只要对方没有把侵权图片去做公证,删了就没事了,不要理。他分析,全国这么多公众号图片侵权,不太可能一一去做公证;如果理了,对方赶紧地拿去做公证,反而可能会有事。”

这些机构的应对也跟着升级,以前是发函联系,现在是直接发法院传票。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早早就把侵权图片拿去做公证了。而且,图片机构往往把要钱的事是委托给律师事务所,这些事务所本来就指着这件事挣钱的,当然不会轻易撒嘴,想合理解决,难度可想而知。

二.钓鱼埋雷,吃相有点难看

视觉中国等图片机构这次之所以引起“公愤”的原因,无外乎是刻意“埋雷”且维权手段并不光彩。

此前曾传出,视觉中国放出原图,任由引擎抓取。当这些没版权水印标识的图片被其他公司当做免费图片使用后,再起诉索赔,而且金额惊人。

去年四月,视觉中国曾将腾讯告上了法庭,诉讼书中称,被告腾讯未经原告方许可,在微信企业账号和新浪认证微博中使用了9张原告享有著作权的图片,请求索赔19万元。这种单张超过2万的价格对腾讯来说可能无关痛痒,但对于自媒体号主来讲,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据公号“微果酱”消息,此前曾有运营者收到了另一家图片机构全景网的诉讼传票,对每张侵权图片索赔1万块,于是运营者让律师联系对方,“估计他们以为找到了水鱼,于是把我们五年的文章估计都翻了一遍,又找出四十多张图片,感觉进了圈套...

无奈之下,也有自媒体推文表示:我的公众号因图片侵权被索赔100万,一年赚的钱都不够赔。

与此同时,这些图片机构也被网友爆出存在侵权等问题。2017年11月,摄影师常克永发文指责全景网盗版其45张作品在平台上售卖近10年,侵权情节极为严重,并向朝阳区法院提起诉讼,索赔百万。

当时,不少网友支持常克永这一维权行为,认为全景网在本身版权不清晰的情况下,还贼喊捉贼,吃相实在太过难看。

也有网友反应,不少图片机构还擅自将普通的国旗照片标注版权,四处碰瓷。

三,微信公号的免费图库在哪里?

在这种一团乱麻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头部自媒体已经给出了解决方案。

据蓝媒汇采访了解,这些自媒体选择最多的,是聘请美工和摄影师。如咪蒙、AI财经社等大号,其排版使用的图片均由美工制作而成。这一类手绘或设计出的图片,除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之外,还能赋予公众号独特的风格。

其次是选择“妥协”,和图片机构合作。据了解,如果提前和这些图片机构进行协商,签订年度使用合同的话,其给出的价格远低于索赔金额,尚在可接受范围内。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号主选择不使用图片。如知名媒体人、投资人魏武挥,仅使用一张原创声明作为图片,不涉及侵权问题。还有频繁更换马甲的王五四,虽然王五四一直在使用于谦的肖像,但从未传出侵权的消息。

还有小部分号主选择用谷歌等引擎搜索国外网站的图,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目前,微信公号在文字维权层面的努力有目共睹,然而,如何让更多自媒体有图可用,能尽可能的少受干扰,在维权之外如何提供便利,也该提上日程了。

毕竟,在公号下滑的情况下,如果大家连图都不敢用了,数据会更不好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经有多个图库免费向公众开放,可供自媒体使用。除此之外,今日头条方面在和东方IC达成合作后,也为头条号创作们提供免费正版图片。以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也是当下混乱市场中的最优选择。

部分信息来源自公众号:微果酱

附:十个免费图库及地址

来源:网易新闻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