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弟弟向外嫁十余年的姐姐讨债:“别家的姐弟是亲人,我们不是”

 心流小铺 2020-12-01

有一群女人,她们结婚后,心里装着的全是娘家人,事事为娘家人着想。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物质上,能帮衬娘家人她们绝不迟疑。

特别是家里还有弟弟的女人,她们为了帮自己的父母减轻负担,不管弟弟是买车买房,还是结婚彩礼,女人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弟弟。

这种女人,在网络上被称为“扶弟魔”,她们确实在帮扶弟弟的事情上像着了魔一样,哪怕让自己的婚姻陷入困境,她们都在所不惜。

当然,她们要帮扶自己的弟弟,是她们的权利和自由。但,她们的“事迹”在生活和网上传开后,却让另一些女人陷入到了烦恼之中。

01

在湖南邵阳的一个小山村里,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妇养育了三个儿女,大女儿叫冬梅,二女儿叫小兰,小儿子叫阿山。

姐弟三人都是80后,大姐82年,二姐84年,弟弟86年出生,从小时候起,弟弟阿山就是家里的宝,父母姐姐都很疼爱他,即便是在农村,弟弟几乎是不用干活的。

2000年初,大姐和村里的人到广东打工,每月能往家里寄上好几百元,每次陪着父亲用汇款单取钱的时候,小兰也想着自己也要出去打工,像大姐一样,挣钱让家里过得好一些。

到2002年底的时候,大姐突然好几个月才往家里寄一点钱,听村里的人说,冬梅谈了个广东化州的男朋友,男孩家里出了点事,钱都给男孩子了。

那时候,电话很少,找人也不方便,每次小兰陪着父母在街上往广东打长途电话,总是找不到人。小兰决定,自己也去广东上班,看着姐姐,把姐姐带回来。

02

小兰到了广东,找到了姐姐,也和姐姐进了同一个工厂。

刚开始,冬梅还顾忌小兰,很少和男朋友见面。可随着小兰在工厂越混越熟,也有不少男孩子追求,没有时间管姐姐的事,冬梅继续和男朋友交往。

很快,小兰和一个广东茂名的小伙子恋爱了,她和姐姐约定,两人一起凑钱往家里寄,但男朋友的事,都不许告诉父亲。

从小到大,她们最敬畏的就是父亲。

2003年年中,工厂搬迁,姐姐说去男友家玩几天回来一起找工作,结果,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因为,她已经怀孕了,奉子成婚。

小兰已经习惯了,没有太意外,只是希望姐姐过年的时候回家,好好给父母说清楚。

姐姐不在身边,小兰能够依赖的就只有男朋友了,在男朋友的软磨硬泡下,他们在外面租了房。

03

2004年春节的时候,小兰也没有回湖南老家,而是去了广东茂名男朋友家过年。一点也不意外,小兰和姐姐一样,两个年轻人私定终身。

湖南老家的父母,又急又气。生气的时候,总说就当没有生养两个女子。

直到孩子要上学了,需要上户口,姐妹俩才鼓足勇气回家要户口本登记结婚,木已成舟,老人也只能认命。

冬梅和小兰,结婚后一个在化州,一个在茂名,折腾了几年还是又回到了她们熟悉的工厂,这时候,弟弟阿山也出来打工了,每次来广东做几个月又回去,玩几个月又出来做几个月。

期间,租房生活费都是两个姐姐安排的,每次回去还得准备几千块钱,让阿山带给父母。

近10年来,一直如此。

04

转眼,阿山30出头的人了,一直没有成家,父母为此着急万分。

前些年给阿山介绍这个看不上,介绍那个嫌弃这嫌弃那的。可过了30岁,家里没有姑娘可以介绍了,即便是在工厂里面,两个姐姐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搭桥了。

关键是,阿山不仅挑剔,又懒又不上进,一起共事的女孩子,都看不上他。

最近,阿山说辞职去广东惠州上班,一个朋友说那边工资要高一些,过去多挣点钱,看能不能娶上媳妇,家里的父母老了,指望不上了。

两个姐姐都不同意阿山去惠州,都说做熟不做生,何况在这边,遇到事姐弟还可以商量应对。

谁知阿山说:

“算了吧,你们俩就这样嫁出去了,一分彩礼都没往家里拿,还说什么照顾我。”

阿山说的是气话,但也是认认真真的心里话。

“除非你们一人让姐夫拿个八万,十万的彩礼,我就跟着你们在这边上班。”

“算了,别家的姐弟是亲人,我们不是。”阿山补充说。

讲真的,冬梅和小兰,每人都是两个孩子,也嫁到了乡下农村,根本没法答应弟弟的要求,只能看着弟弟拖着行李箱,消失在姐妹眼里。

写在最后:

阿山是发自内心希望两个姐姐能帮他一“大”把,他对自己的未来已经开始有了从未有过的迷茫和焦虑,或许,他心里已经认定,自己可能注定单身一生了。

看着弟弟生气地离开,两个姐姐又愧又恼,愧的是没能帮父母分担,恼的是弟弟到今天,都还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到姐姐没有帮助他上。

是的,这些年,姐妹两人虽未一次给家里一大笔钱,但总是时不时的给父母一些钱,只是那些钱,大多被弟弟挥霍掉了。

到最后,弟弟还希望两个姐姐能像别人家的姐姐那样,竭尽所能帮他一把,失望之后,连姐弟亲情都丢了。

可叹,可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