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伊朗3」伊斯法罕半天下,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叙述着岁月的痕迹

 心境旅行 2020-12-01
 走进伊朗3 

心境旅行YSJ
伊斯法罕
图文作者:王长军(秦汉)

接上集:《走进伊朗2」初到卡尚,当地人称我们“秦”,为什么?伊朗与中国友好源远流长

 

伊斯法罕”一名源自波斯语“斯帕罕”,意思是“军队”,古时这里曾是军队的集结地,由此而得名。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公元前4、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多次成为王朝首都。为南北来往所必经之路,著名的手工业与贸易中心。


伊斯法罕早在玛代王国时已存在。伊斯法罕历史上多次成为波斯首都, 第一次为塞尔柱帝国的首都。第二次为萨法维帝国的首都。


伊斯法罕古代时期就与中国有着密切往来。资料显示,元朝的盛世之时,来自伊朗基什岛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就已经跋涉千里,跃动于后宫佳丽们的脖颈项间。


历史与今天相传递,1989年5月,伊斯法罕与我国西安结为友好城市。


伊斯法罕全盛时期,商贾云集,八方宾客汇聚,市内多数建筑物和清真寺都是那时建造的。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这里亦是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



伊朗有谚语说“伊斯法罕半天下”,真实性反映了该市古代的繁荣景象和深远影响。


伊斯法罕名胜古迹多多,在下一一道来。


伊斯法罕伊玛姆广场

伊玛姆广场(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位于市中心,革命前称国王广场。始建于1612年萨法维王朝的阿巴斯国王时期,当时是马球场。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乘坐古老马车游览伊玛姆广场,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里加普宫:位于伊玛姆广场西侧,建于17世纪初。

阿里加普宫是萨法维王朝的皇帝们用来招待外国使节的宫殿,看台是皇帝和王室客人观看马球和焰火以及检阅军队的地方。




皇宫偶遇伊朗学生集体游览,相机留下热情的孩子们笑容。




一身黑袍的伊朗妇女游览皇宫


隔窗远眺伊玛姆广场


大殿内墙上有数幅宏大的壁画和精致的雕刻艺术,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征战场面。




波斯女郎也有以胖为美的时代






伊朗大妈害羞而又热情,看到我给她们照相,略有羞涩。




紫铜打造的皇宫墙顶




伊朗大叔,酷像萨达姆




伊玛目清真寺:始建于1612年阿巴斯一世时期,是伊斯法罕最大的双层(层距15米)拱顶清真寺。

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


美国出版的《孤独星球》一书封面,就是此清真寺拱门。


清真寺的内外围墙和一些高大圆柱,都以蓝色的小块瓷砖拼嵌成一幅幅瑰丽动人的波斯传统图案。


精美的蜂巢式穹顶,繁复的马赛克花纹雕饰,美丽的孔雀蓝色调,故又称东方的“蓝色清真寺”。

清真寺穹隆形波斯风格建筑,形成一个完美的视觉奇观,彰显了阿巴斯一世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建筑天赋,是古代清真寺建筑中最为华丽的一座。


清真寺拱顶上的尖塔正对着麦加圣地。位于寺院南侧的大拱顶高54米,主要部分均为镀金或镀银,辉煌夺目,光彩照人




秦(中国),你好!


皇宫墙外的宣传画,每个人都拿着大毛巾,什么意思呢?大家自己猜。


伊朗图书馆外景揽胜


马路旁的雕像,打着伞,看着书,历史文化之城之一斑。


伊斯法罕大巴扎,清净没有中国的拥挤。


夜幕下的三十三孔桥,给伊斯法罕增添了无数的故事,这里也是伊朗当地人喜欢来的地方。


年轻人演奏乐器,唱伊朗的歌曲,人来人往。


恋人沐浴着午后的阳光


父子骑车散步慢悠悠


美丽的姑娘等待心上人的到来



伊朗大妈不跳广场舞,也常来桥上转转


小小水鸟也来桥下湊热闹


三十三个桥孔如时光隧道通向远方


日落总是最美丽的


桥下远山也梦幻


灯火阑珊伊斯法罕


宛如表带的三十三孔桥



热情伊朗一家人,善良的大嫂看我拍照辛苦,送给我西红柿,黄瓜,非得要我尝尝。


小吃店里的伊朗人


美丽幽静伊朗美女


伊朗姑娘美丽大方,明亮眼睛纯洁善良。


哈柱桥日出


哈柱桥由伊朗王二世于 1660年在一座古桥的基础上建造的。它既是一座桥,也是一座坝。

当桥洞封闭时,桥两侧的水位便会产生变化。桥有两层拱隆,采用不同颜色的地砖区分开。

在桥中央,还有两个很大的亭子,叫做国王会客厅。


萨法维时代国王经常在此举行盛典的。据说国王在桥中央,而每个大臣占据各个空洞,观看盛典。


世间的日出日落各不同,哈柱桥日出格外短暂,我们到达桥下时,还是一片红云,待我快步走上桥面时,红云已退,色彩减弱。


早晨,桥上依旧灯火通明。


桥孔里面看外面的世界。


哈柱桥桥底的桥洞很具特色 ,桥头桥尾各一只的神兽白天看不到眼睛,到了夜晚眼睛便会发光直射对方。


“四十柱宫”建于1647年,阿巴斯二世处理国事的地方的宫殿。


来四十柱宫以前,顾名思义应该是由四十个柱子组成,到到了宫殿前,转来转去只是数到20根柱子,怎么回事呢?

研究半天,原来是通过水中的倒影,从而形成了四十根柱子。


伊朗常年水源稀少,这里的水景显得格外珍贵,借水造景手法也足以见得人们对于水的格外珍惜。



仔细欣赏宫殿内的壁画,再现了皇家的往日生活。


围着皇宫慢慢踱步,狮子和仕女在讲诉着什么呢?


四十柱宫门外的小商贩


伊朗也有滕缠树


来伊朗之前还以为伊朗是一个单宗教国家,其实不然。旺克大教堂就是一座基督教堂。

这座教堂位于伊斯法罕南面的乔尔法区,乔尔法是伊朗与亚美尼亚边境的一个小镇,当年阿巴斯大帝为了尽心去打造伊斯法罕成为首都,特意从乔尔法引进了大批亚美尼亚工匠到这里,并把他们居住的区域命名为乔尔法区。


亚美尼亚人除了带来了技术还带来了基督教,基督教在这里生根发芽,他们建起了很多教堂,其中最精美的便是这座旺克大教堂了。


教堂内金碧辉煌,全是用金色做主色调的圣经题材绘画,中间还部有大量伊斯兰风格的纹饰,墙角上绘有炽天使加百列。如此“混搭”的内墙,也真是神奇。


墙上悬挂着幅幅壁画,讲诉着耶稣,玛丽亚等圣经故事。



这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圆形穹顶的教堂了,穹顶完完全全是伊斯兰风格的模样,也可以说它是波斯和基督教的双壁精美结合。


旺克大教堂院内还有一座纪念碑,纪念150年前亚美尼亚人被土耳其杀戮的死难着。


游客参观教堂内的博物馆


教堂内的一幅画,颇有点阿凡奇故事的味道。


远眺旺克大教堂


星期五清真寺,据说,伊斯兰教在刚刚传到波斯的时候,每到一个城市,必先修建清真寺,因为礼拜的时间是星期五,这些清真寺大多以‘星期五’冠名。


不同的“祈祷殿”历史不同,风格亦迥异,不同风格的装饰,叙述着岁月的痕迹。


我个可爱的孩童,清真寺内灿烂的笑容



伊斯法罕街景


蓝天白云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难以忘记的红苹果。祝愿伊朗人民和我们的世界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请看下一集
作者:王长军(秦汉)

关注公众号

搜索【境外游】欣赏更多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