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在风雷鼓吹之下,今天行情顺利突破左侧。 今天与一上层老师,交流一个小时,大家观点基本都是一致的,就是本轮行情,要走三年甚至超过三年,也就是说三年内的行情大概率会上突破6124点。 上市公司保持15%左右的增速,上了6124点,我们才会与美国当下的PE持平。 所以,不会买个股的买指数大概率是要赚钱的。 今天银行方向还剩下青岛银行一字板与厦门银行,其他银行股外资有离场的意思。 突破了之后,大概率还是要靠小盘的科技股来鼓动人气。 我们小圈子里今天弄的是中联重科,二板烂板,整体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比照三一,中联大概率还是要上涨的。 对于大部分无技术的散户股民来说来说,买指数基金,或许是比较稳妥的事情。 不过我可以预料到的事,3000点股票无人要,4000点散户会疯狂入场,等着吧,大资金会完美的给你抬轿子。 大资金投资只有三个方向。 一是从基建地产周期转变为全球原材料周期。重点在铜、铝等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基础化工等传统产业。现在盯着的方是全球定价的原材料周期,原因是消费和出口两大动力,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再出发,由此导致企业需要大量补充原材料,拉动全球原材料行业的价涨量升。 二是从必选消费转向可选消费。重点是汽车、家电、家居、化妆品、服装以及旅游酒店等。国内良好的疫情控制,使得从2020年10月份起,可选消费的内需明显增加,加上出口需求的增加,可选消费品的行业景气度快速提升。 三是科技需要集中精力,重点在新能源和电子。当前科技板块的投资重点依然是在新能源以及部分的电子行业,主要包括新能源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智能驾驶产业链;电子的主要机会来自于下游需求确定、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苹果供应链、汽车电子和军工电子方向,思路还是相当不错的。 看到周期股的上涨,应该想到的是2007年。 12月1日伦铜连续四日收创七年多来新高,盘中最高升破7700美元,高盛应景地喊出了“铜价正通往1万美元的路上”。 高盛分析师Nicholas Snowdon等在12月1日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认为,铜的大牛市已经全面开始,铜价的走强不是非理性的,而是铜结构性牛市的第一阶段。 报告预计,进入2021年铜市将面临十年来最紧张的市况,2022年预计供应缺口会略有收窄,直到2023年才会供应过剩,因此铜价需要大幅上涨才能平衡这种紧张的基本面供应情况。 考虑这一背景,高盛将12个月期铜价格上调至9500美元/吨(此前为7500美元/吨);并预计2021年和2022年期铜价格将持续走高,均价分别达到8625美元/吨和9175美元/吨。 大家看看铜的期货走势,确实比较强。 中国十三个铜业公司谁会最赚呢? 显然,参照一下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