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铍”之不存,“矛”将焉附?

 文化龙乡 2020-12-02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

古代攻击性冷兵器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直刺类、劈砍类、砸击类、钩挂类、啄击类、远射类等。有这样一种直刺类长柄制式兵器,无论实用性、广泛性还是延续性,都非其他兵器可比,它就是矛。在开篇《诗经·秦风》的这首仅60个字的诗歌里,竟两次提到了矛。

矛·商代·上海博物馆

矛几乎贯穿近现代之前的整个人类战争史。矛的起源很难考证,但这种在棍棒顶部安装尖锐器物或直接将棍棒削尖的武器最早可以追溯至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至迟在中国商朝,矛就已成熟而且大量武装于军队了。商代的矛头尺寸较小,铜矛由矛身和套筒(骹)构成,矛身大致呈三角形,尖部锐利,套筒(骹)下面安装长柄。

吴王夫差矛·湖北省博物馆

铜矛·西汉·徐州博物馆

进入铁器时代,矛开始大量用钢铁制作。从战国至汉末,总体上看,铁矛的矛头比以前的铜矛尺寸增加不少。在汉代直刺类兵器中,还有几种基本上可以归为矛类的长柄兵器,如铍、铩、鋋等。

铜铍·西汉·徐州博物馆

铍,在考古中常被误认为短剑,是因为铍的安装方式比较特别,铍头就如扁茎短剑一般,直身两刃,茎上开孔,木杆夹住铍茎,从扁茎开孔处镶入目钉,然后缠绳固定。之所以出土时常被误认为短剑,是因为木柄部分大多早已朽毁无存。铍的历史较为久远,春秋时期就已有记载,《左传·襄公十七年》:“使贼杀其宰华吴.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合左师之后”,至战国则应用更为广泛,出土了许多实物。许多铍还会有鞘,可以起到保护铍刃的作用,铍柄的末端一般还会有鐏。

铩是有镡的铍,鋋是铁杆的小矛,《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史记·匈奴列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可惜这两类似矛非矛的兵器应用不广,可能仅见于汉代。

鋋·西汉·徐州博物馆

铩·西汉·徐州博物馆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曾流行一时的长铍,会消失于汉代呢?

龙哥猜测可能有如下两个原因,一是铍可能本就是步兵或卫队才持有的兵器,如《史记》在叙述专诸刺王僚时载:“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汉代骑兵大发展,铍的作用自然相应弱化;二是铍头的安装方式过于复杂,并不适应大规模作战时的修配,铍头在木杆(柲)上的安装方式是目钉式,而矛头则是套筒式。矛头如果不牢靠,只需稍微修整一下木杆就可解决,这比铍头的固定要方便的多了。

铁铍·战国·西汉

铍虽然消失了,而矛依然向前演进。

南北朝因流行甲骑具装(人马皆披重甲),为增强突刺性,矛的尺寸进一步增加。这一时期的长矛矛头有的可达半米以上,这种长矛如长剑一般,已兼具横击的作用。如《周书》记载,南北朝时西魏大将王思政“下马,用长矛左右横击,一击踣数人”。矛的套筒多为燕尾式,这种套筒对矛头的固定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两侧护持的作用。

铁矛·汉

到隋唐,矛头又渐缩小,这种变化应该与流行轻装骑兵而防护能力下降有关。初唐,马上用的矛常称为矟(或称为槊),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皆善用矟。盛唐之后矛改称为枪。《唐六典》载,当时的枪分为四种:漆枪、木枪、白干枪、朴头枪。

其后宋朝枪种更加发展,《武经总要》曾载有九种: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鵶项枪、锥枪、梭枪、槌枪、太宁笔枪,可惜很多样式的实物尚未出土。五代两宋,善用枪者,王彦章、岳飞、李全皆青史留名。

《武经总要》枪九色·宋

赤峰大营子驸马墓出土一口错银铁矛(枪),属于贵族实用之器。从矛(枪)与柄的结合方式来看,颇有汉铍遗风,但矛(枪)根部的装饰确有典型时代特色。

错银矛(枪)·辽·内蒙古博物馆

明清,特大尺寸的制式枪头已不多见,只是到清末民国才又出现许多较大尺寸的枪头,然而这类枪头多是民间制品,非制式兵器。

现代,民间还有不少练武习枪者,但枪之型制与冷兵器时代军队装备的制式兵器已有很大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