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冰慧作品《匆匆地逝去,我的故乡》

 作家驿站 2020-12-02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作家驿站”关注我们!


         《作家驿站》欢迎您



匆匆地逝去,我的故乡


                    吕冰慧       

           

   有人说,故乡是游子离开后就再也找不回的地方。对于台湾同胞来说,乡愁是一道绕不过的海峡,故乡则是那片辽阔的土壤。我行年十六,从未长久地离乡,但却眼睁睁看着我的故乡逝去。


   互联网发展了,我的故乡也随之走了。我曾经去看了看我的小学,虽然只是粉刷一新,但感觉已经大不同了。那个铺了塑胶跑道的操场我印象最深,因为小学一年级报名时,那条跑道正在修建。小学旁的小商店不见了,店面全规规整整的,原来的那种伸出店面不少的小搭廊不见了。小学对面那家我魂牵梦萦的酱香饼店和我觉得世界上最棒的馄饨店永远只在昨天开业了。


   除去修缮一新的建筑,就连路也变了。以前一下雨就淹水的水泥路铺了柏油,路也加宽了,变得又新又阔。路加宽的同时,有一些东西不见了。初中时最喜欢逛的文具店拆迁了。马路好看了许多,可怎么走都没有原来的那种感觉了。柏油路让这个小城更具现代感,畅通无阻的舒适让人渐渐沉迷于现代化的好处之中。街道两旁升起高楼,霓虹灯闪烁,掩盖了这个地方过去的悠扬。


   路新了,车也新了。已经有些年头的公交车全都换成了更现代的车型,售票员没有了,代替的是投币箱。即使公交车仍然像个沙丁鱼罐头一样,可原来老式的拉车门方法,售票员的吆喝,车行进时咯吱咯吱的声音,都永远成了过去。车变了,风景也变了。从前上小学时坐三路车,上下车的是党校站。党校是个很大的院子,已经不再作党校使用,杂草荒芜,房子老旧,带着一股上个世纪的气息。后来,它成了一个大商场。那种慢慢的闲适被现代化夷为平地。当党校支离破碎时,它可曾为这个小城的死去发出一声叹息。


   时代在进步,在变化。我的故乡不能免于其乎。可如果走进新时代的代价是失去整个的故乡,那这现代化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拼死追求的,难道就是永远的失去吗?时间是淡淡的乡愁,我在今天的这头,故乡在明天的那头。故乡啊,成了一个一去不返的地方!





 

 投稿说明
        1、本平台欢迎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字,体裁包括:诗歌、散文、杂文、短篇小说。
        2、投稿必须以“文章+体裁+作者简介+照片”的方式投稿,投稿邮箱:   1146596930@qq.com
        3、投稿必须关注“作家驿站”微信公众号zjyz5225,并加主编微信ygx5225以付稿酬。
        4、稿费支付方式为: 赞赏总金额的60%,赞赏费低于10元(包括10元),无稿酬。有播音朗诵的,作者40%,播音者20%,平台40%。配音自愿,需要请投稿时注明。
        5、稿酬支付日为文章登出7日后,请及时与主编联系;超过稿酬支付日,视为主动放 弃。
        6、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
        7、本平台刊发文字,可往报纸杂志推荐。


 金牌主播名单
        雪峰(团长) 宁静  岁岁平安   陆小青  素兰


 注:文内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提醒,我们马上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